都市

雀巢灰镜头随笔

在报纸上看到这一幅“灰镜头”,心情也随之灰暗下来。

这幅照片以苍茫的色调凝固了梦想与现实的分野;以高调的反差定格住人间的冷暖、世态的炎凉。这就是在第42届世界摄影大赛中,日常生活组获得了一等奖的作品--《纽约的非法中国移民》。

本年度大赛的主题是表述困境中的人类及生活状况。

我们借台湾摄影师张乾琦的慧眼看到了这样一幅场景——繁华的纽约长街车水马龙,两旁的建筑鳞次栉比。在其中一幢楼宇外悬空的脚手架上,一个健壮的男人几乎裸身,靠在护栏上,埋头吞食着一大碗面食。

照片是俯拍的,我们只能看到男人低垂的头颅,而看不到他的任何表情,但他的肢体语言却无声的倾诉着他对这碗面的渴望,所以无视脚下如织的车流、如蚁的人群。

摄影师只撷取了窄窄的一线天光,整幅照片给人一种压抑感。凝视照片,我不难发现曾经直视同胞困境、直逼人性主题的那双藏在镜头背面的、善良的眼睛。

如果将这个捧着大碗面、穿着短裤、趿拉儿拖鞋的男人置身于田庄或沃土,也许只是一首田园牧歌式的乡野风景,但这个男人的大背景恰恰是纸醉金迷的美国大都市,于是这种奢华和贫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读者眼睛于此停顿。

也许还不到心灵为之震撼的程度,但是一定会引发类似悲哀的情绪。这种情绪随着照片中笼罩的灰尘一般弥漫开来,像是风沙入眼。

从灰镜头中的高度看,这层脚手架不过三、四楼的高度,却在人心中形成了巨大的落差。非法移民的劳工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只能在半空中寻找寄居的立足之地,成为攀延的“爬山虎”,舍弃了生命的重量,不惜将梦想跌得粉碎。

他们都是母亲的孩子。当母亲放飞孩子的同时可否想到,这半空的种子是不是也可以生根、发芽,甚至开花、结果?

从灰镜头中的季节看,依稀的行人已经是长衫长裤了。这个男人却裸露着健壮的身体,抗拒着高空的寒风。他在冬天流着盛夏应有的热汗、在酷暑却常常生发出隆冬的寒意。这寒意来自心灵,与时令无关。

正如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与季节无关。

从灰镜头中的光线看,应该是傍晚了。飞鸟归林的时分,行人和车辆都在投奔自己的家园。这只迷途的鸟雀在异国的水泥丛林中没有一砖片瓦的家,也只能在人屋檐下俯首低眉,掩饰着尴尬的身份,以原始的力量讨一份生活。

黄皮肤的中国人啊!会不会在这灰色的时空中遥想故乡的黄土高坡,想起久别的江东父老?会不会把乡愁打叠方正、寄给故乡的泥屋草舍?当时,是不是在这顿大碗面中品尝出老家阳春面里的那种古老的春光?

这张照片的主人公肯定没太多的感想,他只是抽空吞一碗生命必须的“养料”。

这也许是一天中惟一的食物,所以才狼吞虎咽、感受一种生命的充实。之后呢,怕又是日复一日的忙碌、年复一年的空虚。小说《北京人在纽约》的扉页有一段题记——

如果你爱他,

就把他送到纽约,

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他,

也把它送到纽约,

因为那里是地狱。

小说毕竟是梦想的产物,而眼前的现实却将天堂和地狱界定分明。

我想摄影师的初衷一定不仅仅是为了解读天堂和地狱,而试图借这幅照片透视出尘埃之上的寂寞、黑白之间的灰色。

美国是盛产传奇的国度,投奔于此的人们也许都怀着一步登天的理想,抛家别子、背井离乡,然后在飞黄腾达之后荣归故里,但不知是否明白这一去一来却要用一生的光阴。

在美利坚苍茫的天空下,这个男人以无情的现实终结了一个神话。

这张照片能够获得世界大奖,更证明了在这幅灰镜头前曾经有过多少凝滞的步履、沉默的伫立,就有多少双悲悯的眼睛。

题图:ChienChiChang/纽约,中国移民()

共 141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幅获奖摄影照片《纽约的非法中国移民》拍摄的是傍晚时分在纽约,脚手架上的中国男人在一缕天光下捧着一碗面专注地在吃,脚下是车水马龙。作者从拍摄照片的内容、高度、光线、背景、季节和时间上,深层解读了关于困境中生存、生命和尊严的几个人生重大课题。精炼、质朴的语言中蕴含了思想的深度和感情的温度,于平易中见深刻;结构精巧,表达方式引人入胜,寥寥几笔,已经传神,把流离失所的怅然和无可奈何写得恰如其分。读者虽不曾看见照片,却如亲眼目睹,心灵被震撼,心情灰暗而沉重。。:哭泣的键盘 【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4:28:47 由于电脑的滞后,我打不开照片,但朋友的文字却让我们似乎看到了照片

2楼文友: 09:09:16 图文诗歌,浑然一体,文字直逼心灵深处。

楼文友: 22:00:29 心灵受到震撼,不仅仅是照片,还有这篇深刻的文字。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孩子上火

小孩上火怎么办

宝宝上火吃什么

哪些原因会引起腹胀
滇南本草
三岁宝宝脸发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