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
老雷躺在床上看着几颗残留在夜空的星星
黑夜里,老雷躺在床上看着几颗残留在夜空的星星,不停地思索着自己的一生。
相伴一生的东西都已在满脸的苍桑中证明了自己的老去。只有老雷还渴求展现自我的价值。昨日,邻里的老东西终于走了。与老雷斗争了大半辈子还是走在了老雷的前头。看着十多股来贺丧的花灯队,老雷并没有看热闹的心情。那个瘪嘴的老婆满脸的皱纹挤在笑得变样的老脸上就像一堆揉乱的麻线:“死老鬼,那挨千刀的老梁死了,你不去送送”。“要去你去,别跟喝了马尿似的兴奋”。
老雷奇怪,仇人死了,可自己为啥没有高兴的感觉。难道老得麻木了。
那条走路都歪着屁股的老狗挨着老雷躺下了,看着老狗年幼时的记忆成了老雷的故事。
年幼的时候他一直认为哄饱那个饥饿的肚皮是一种幸福。
老雷的出生让他成了饥饿的试验品。一面是战争的疯狂肆虐,一面是旱灾带来的土地上的黄灰飞扬。在地里,劳碌的人们把希望种进去,收获的除了失望就是泪水。即使就在那个丰收的日子里,四十年代的岁月,老雷的父母又能给老雷几顿抻破肚皮的饱饭。老雷像一条饥饿的小狗时时盯着可以吃的东西。对于母亲的那双老奶,不图吃饱只图在饥饿的时候有哄骗肚皮的东西。所以在嘬干净母亲的乳汁之后,六岁的老雷也舍不得吮吸奶头的机会。虽然有母亲的奶头可以暂慰,可饥饿依旧时时缠绕着老雷。很多时候,肚子叽里咕噜的响声让老雷弄不清是在放屁还是肚子叫。小时的老雷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在父母耕种的时候,父亲赶着牛在前面犁着地,母亲在后面播着种,老雷在母亲的后面捡着吃。往往当父母发现的时候老雷早已将种子伴着牛粪吃了个半饱。
所以当土地分产到户的时候,老雷希望用辛勤的劳作给自己和父母几顿吃饱饭的机会。他像一条不知疲倦的牛儿,时时刻刻钉在自己的土地上。土改是喜人的。那时的老雷有使不完的劲。特别是在父母许诺把下一次的丰收当成老雷讨老婆的彩礼,老雷更是加大了劳动的力度。早上太阳还没睡醒,老雷父子就吵得地边的鸟儿不得安静。因为做欢了的老雷的爹总喜欢用那五音不全的嗓子吼叫那自编的民歌。晚上出窝的地鼠也经常被老雷父子噼里啪啦的劳作声吓得分不清东南西北。
成家后老雷认为有儿子是一种幸福。
隔壁的老梁很有种,一口气生了五个儿子。老雷婚后两胎都是女儿。一天,老雷和老梁犁完地坐在田埂上休息,同样休息的几只狗儿耐不住寂寞,玩起了交配游戏。
老梁踢了面前的狗几脚骂道:“跑啥骚,反正又没本事整出个带把的来,死了连抱灵牌的都没有。”
老雷一直秉承老辈人的训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老雷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得承担起传种接代的责任。听了老梁的话,老雷一阵无名火起。
“你说谁,再说一遍。”
“我说狗,谁爱听谁是狗。”
老雷打人了,打的是老梁,两人从田埂滚到地里,滚成了落汤鸡又滚成了泥猴子。两个老婆在田里大叫,叫着叫着,手里的秧苗也变成了战斗的武器。
老雷赌气了,赌自己的气,他决定种出传种接代的种来。
所以他开始种地,种完山上的生活之地,种家里的自留地。一直种得让老婆差不多成了生育工具。当老婆给他生了九个孩子有了三个儿子之后,他终于停下了生育的脚步。
当了爹的老雷认为拥有更多的土地是一种幸福,他带着老婆和大大小小的孩子不停地开荒。而开出的土地种出的孤零零的庄稼并没有让老雷饱尝了幸福的滋味。而较多地土地却给他带来了地主的称号。
文化大革命,老雷迫切的需要摘除帽子,他把不被挨整当成了幸福。可老梁那条老狗却把整老雷当成了乐趣。老雷因为成分问题被连长老梁支出去做副业,家里那个婆娘可吃够了老梁的恩惠。
打谷子,各家的男人挑的谷穗各家的婆娘打。老雷没在家可又得按斤头记工分,老雷八岁的儿子抱了老梁老婆的一抱谷穗。“死地主儿,啥时都忘不了剥削人,打死你个兔崽子”。二小子被打得满脸是血。
分玉米是在玉米地里,家家分完后剩下的才是老雷家的,老雷老婆带着孩子把满是“稀化赖”的玉米搬到家时,连狗也困得睁不开眼。
最让老雷心苦的是,老娘死了,想要一颗挂大钱的松树也得向老梁不停地磕头。
终于等到了自己做自己主的日子,老雷像一条护家的老狗随时守卫着自己的土地。可是岁月总是催人老,忙忙碌碌的日子把老雷变成了一个消磨时光的老人。
老雷老了,那口一直引以为傲的牙齿,因为三颗假牙的入侵不得不宣告过去辉煌的结束。
在村头的大树下,老雷和老梁在无聊的打发时间。他不停地擦着三颗假牙。
“老祖、老祖我要吃核桃。”
“妈妈,妈妈,老祖不帮我弄核桃……”
“小子,这东西要是在过去,老子一咬就碎。”
“可现在你他妈就咬不碎。”老梁露出那光秃秃的牙床笑道。
“你老狗又咬得动?”
老雷手里反复摸梭着村里曾孙子的核桃,摇摇头回家去。可昨天老梁走了,树下少了斗嘴的人。
老雷决定到城里去。
他把在儿子家过日子当成一种幸福。
他最想去的是老大家,毕竟老大给了老雷太多的骄傲。辛辛苦苦的劳作,老大终于成了村里的第一个吃皇粮的人。劳累和委屈随着老大穿着制服回到村里化成了自豪。
老雷来到了老大家。
“我的爹耶,带那么多的粗粮来干啥,我们又不是猪。”
在大媳妇地道的四川话里老雷放下了从家里带来的一大包东西。第一天老大媳妇煮了一锅玉米从早上吃到晚上。第二天,饭桌上的菜是老南瓜,从第一天吃到老雷要回家。老雷觉得肚子饿,就像小时候的那种感觉。
老大媳妇的精打细算,让苦了一辈子的老雷也不得不甘拜下风。那住在云南生在云南却抄着一口标准四川口音的老大媳妇,正如她的职业一样是一个超称职的会计师。她真会算,算干净了丈夫的口袋,又开始计算丈夫家人的情感值多少钱。
老雷又勉强住了一天,因为老大的眼泪。
老二接回了老雷。
在老二家老雷学会了做饭(农村里的大家长意识让老雷从来没上过灶坛),也学会了到广场打牌。可是老雷总觉得悠闲的日子里少了点什么。
一年后老雷病了,浑身酸痛,不得劲。老雷说:“可不是老梁那老狗在那边没事干,想叫我过去吧”老二陪着老爷子住了好久的医院,可效果一点也不明显。老大太忙,没空来看老头,老大媳妇来了。医生说老雷得了冠心病,得做心脏搭桥手术。老大媳妇说这是富贵病,她那贫困的家庭难于承受,更何况她生的是女儿。老三带着老婆走了去打工了。老雷突然听女儿说老二媳妇在卖地基。那地基是老二媳妇的姐姐给的。老雷很生气“卖嘴吃脚后跟的家伙”。
二媳妇送饭来了,在她帮着老雷翻身的时候,婆婆问她:“地基卖了”?“还没呢,人家只给10万,我要15万”。
“15万,不正是医生说得那个价码吗”。
老雷突然想哭,可老伴分明在哭“儿啊,你爹这病不治了,他这么大把年纪,你们卖了今后住哪,再说你们是三兄弟”。
“妈,你就当只生了我们,爸的病,我俩口子医定了”。
也许是老天可怜,有一天省城的专家下来,主治医师把老雷的病情送了上去,专家们一直认为老雷心脏可以不做搭桥手术,因为他的心脏旁的毛细血管的血可以供他那颗老心使用。
老雷出院了。
主治医生说,你们让老人回老家吧,那里更适合他。
老二夫妻二人把老雷送回了家,其实老二也知道老雷的病根在那。
老雷又回到了老家。
“老梁,狗日的,老子又回来了,我就让你阴谋不得成。”家里到处是青苔、到处是灰尘,老三两口子的臭鞋、脏衣到处都是。家里连一滴水都没有。老雷除了摇头只会摇头。
老雷又拿起了犁靶。在地里在田里老雷像一只回到家里的老狗,不停地撒欢。
老二媳妇说老雷的幸福在地里。
老雷真的老了,他说他到老了才知道自己的幸福在哪里。
老雷的幸福在耕耘了一辈子的地里。
回到家,老雷一头扎进租给别人种了的自己的土地,那稀稀疏疏的玉米苗揪的老雷心疼,他把别人对土地的糟蹋当成了仇恨,他立志重新让自己的土地长出傲人的庄稼。
老雷把希望寄托在了乡上推广的科学种植之上。
在城里,老雷见证了科学文化的重要性,也见证了时代发展的飞速,虽然老了,但他同样迫切地希望用科技来改变自己弄了一辈子的土地,他更希望证明自己老了的价值。他不希望成为那群只会为打工的儿女看孩子的半老人(年纪大约五六十岁)的伙伴,他更看不起丢下土地而去外面淘金的人。老雷又赌气了,都那群只会种地而种地的半老人们的气。
一天老雷正吆喝着同样老的老牛在家里最大的一块田里挣扎。一个年轻的男人走进了老雷家的田里,他说他是者腊乡农技站的,想把老雷他们村作为抗旱玉米地的育种基地。老雷喜欢文化人,因为他自己一直把自己当成文化人,所以他很听文化人的话。
老雷又把自己家最大的田拿来做玉米育种基地。
村民不再说老雷疯了,但他们都在等老雷的笑话。“制种可能吗?我们祖祖辈辈只有买种的命”。
那个姓沈的技术员也把老雷家当成了工作基地。从下种到玉米长出第一株穗。沈技术员带着老雷抽穗;带着老雷把公玉米穗的花粉如何放在母玉米柱头上;带着老雷给玉米施肥、浇水。
玉米长大了,从羞答答的嫩芽长成了一棵背着两三个玉米包的玉米妈妈。老雷是幸福的。他静静地蹲在地里,看着一棵棵不停往上挣的玉米,他觉得自己就是那玉米,那种想要绽放快乐的欲望不停地撕扯着他。
玉米种收获了,在沈技术员的帮助下,老雷把一棵棵黄黄的玉米粒从机器里拿了出来。数着一亩地就收获到的四千多元钱。老雷笑了,那满脸的皱纹与眼睛揉在了一块儿。
种植种子,投入劳力较少,收入高,解决了旱灾的难题。村里人喜欢跟着老雷做。在老雷的带领下,耐旱高产的玉米种植已经成了村里种植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第二年,者腊公革村成了成片育种的示范村。
在田里老雷开着犁地的拖拉机。
“喔哟哟,大老爹(辈分较大)去了一趟城里还机械化了”
“享不了福还当不成农民。“别笑我老(老雷已经70岁),有种我们几个来试试”老雷向那群半老人们叫道。
“试试就试试,我几个还赢不了你佬倌”
可最终老雷还是赢了,而且赢得气不喘心不跳。而那群半老人在老雷德嘲笑声中变成了一群泥猴子。“妈的,机械就是好用,我得好好用科技。”
在上级领导的要求下,全县的农业生产规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挖沟设水渠、建田间地头的小水窖,老雷仔细地按要求去完成。
在挖三面沟的时候,村里人都在嘲笑老雷是个劳苦命的老牛,可老雷却高兴得跑上跑下,忙得不亦乐乎。等到水下来的时候,看着一股股流淌到田里的水,老雷笑了:“争水的年代已经成为故事罗,老梁活着想跟我打架都没机会罗。”(多年来因为争水多次发生打架斗殴的事件甚至人命案)。
老雷对上级是百分之百信任的。他像一个认真的小孩子,认真地按照乡农业局工作人员的指导完成自己的种植。
在农技站技术员的指导下,老雷开始了对水稻的种植,沟与沟、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是以前种水稻的两倍,行中间还用糯水稻来作为隔行。
“哎呀,大老爹是希望稀落落,大包包。”
“一举两得,又当新姑爷又当爹。”
当然村里人是不会理会老雷的壮举。只觉得老雷又上了农技站的当。(以前推广技术因没直接到田间地头所以都失败了)。开始的时候,老雷的庄稼没有村里种的密的好看,稀稀的,没有那片绿得耀眼的颜色。老雷在嘲笑的眼神中也犯了嘀咕。可农技站的人叫老雷相信他。
秋到了,老雷的田里发生了变化,很多村民指指点点。因为老雷田里那沉甸甸的谷穗扎得他们眼疼。村里的稀种、套种因老雷开始了。收获了双倍的稻子老雷对科学有了更执着的信仰。
“活到老,就要学到老,老祖宗的话是不会错的。”老雷觉得自己不糊涂,因此这话成了他的口头禅。
2009年百年不遇的干旱面前。老雷严格要求自己跟随上农技站人员的脚步科学地完成着一系列的播种。农技站技术人员根据砚山的土地和气候特点,增加了农作物的种植密度,把按时节、等待雨换成了适时抗旱早播;把盲目施肥改成了按配方施肥。老雷在技术员的指导下种植了抗旱玉米的种植,在旱灾面前老雷的庄稼依然丰收。 共 5578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老雷的幸福】用生动风趣、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成功的刻画了一个不断追求幸福、思想与时俱进的老农民形象。老雷的幸福是什么?是吃饱肚子?是儿孙满堂?是安逸的城市生活?都不是,老二媳妇一语道破,老雷的幸福在生他养他的土地里。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依靠科学技术的指导,幸福就在我们的眼前!小说在老雷和老梁的“斗争”中展开,故事脉络清晰,语言朴实、流畅、风趣,主题鲜明,是一篇非常成功的乡土小说!推荐共赏,问候作者,期待更多作品!【山水神韵编辑:夜之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 051644】
1 楼 文友: 201 -05-16 11:28:52 一片成功的乡土小说,作者功力深厚,拜读问安!
2 楼 文友: 201 -05-17 18:29:07 恭喜文友佳作获精品,小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欣赏问好太难等!口感符合儿童需求效果好的止咳药徐州治疗白癜风方法通心络胶囊治疗颈动脉斑块有效果吗
相伴一生的东西都已在满脸的苍桑中证明了自己的老去。只有老雷还渴求展现自我的价值。昨日,邻里的老东西终于走了。与老雷斗争了大半辈子还是走在了老雷的前头。看着十多股来贺丧的花灯队,老雷并没有看热闹的心情。那个瘪嘴的老婆满脸的皱纹挤在笑得变样的老脸上就像一堆揉乱的麻线:“死老鬼,那挨千刀的老梁死了,你不去送送”。“要去你去,别跟喝了马尿似的兴奋”。
老雷奇怪,仇人死了,可自己为啥没有高兴的感觉。难道老得麻木了。
那条走路都歪着屁股的老狗挨着老雷躺下了,看着老狗年幼时的记忆成了老雷的故事。
年幼的时候他一直认为哄饱那个饥饿的肚皮是一种幸福。
老雷的出生让他成了饥饿的试验品。一面是战争的疯狂肆虐,一面是旱灾带来的土地上的黄灰飞扬。在地里,劳碌的人们把希望种进去,收获的除了失望就是泪水。即使就在那个丰收的日子里,四十年代的岁月,老雷的父母又能给老雷几顿抻破肚皮的饱饭。老雷像一条饥饿的小狗时时盯着可以吃的东西。对于母亲的那双老奶,不图吃饱只图在饥饿的时候有哄骗肚皮的东西。所以在嘬干净母亲的乳汁之后,六岁的老雷也舍不得吮吸奶头的机会。虽然有母亲的奶头可以暂慰,可饥饿依旧时时缠绕着老雷。很多时候,肚子叽里咕噜的响声让老雷弄不清是在放屁还是肚子叫。小时的老雷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在父母耕种的时候,父亲赶着牛在前面犁着地,母亲在后面播着种,老雷在母亲的后面捡着吃。往往当父母发现的时候老雷早已将种子伴着牛粪吃了个半饱。
所以当土地分产到户的时候,老雷希望用辛勤的劳作给自己和父母几顿吃饱饭的机会。他像一条不知疲倦的牛儿,时时刻刻钉在自己的土地上。土改是喜人的。那时的老雷有使不完的劲。特别是在父母许诺把下一次的丰收当成老雷讨老婆的彩礼,老雷更是加大了劳动的力度。早上太阳还没睡醒,老雷父子就吵得地边的鸟儿不得安静。因为做欢了的老雷的爹总喜欢用那五音不全的嗓子吼叫那自编的民歌。晚上出窝的地鼠也经常被老雷父子噼里啪啦的劳作声吓得分不清东南西北。
成家后老雷认为有儿子是一种幸福。
隔壁的老梁很有种,一口气生了五个儿子。老雷婚后两胎都是女儿。一天,老雷和老梁犁完地坐在田埂上休息,同样休息的几只狗儿耐不住寂寞,玩起了交配游戏。
老梁踢了面前的狗几脚骂道:“跑啥骚,反正又没本事整出个带把的来,死了连抱灵牌的都没有。”
老雷一直秉承老辈人的训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老雷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得承担起传种接代的责任。听了老梁的话,老雷一阵无名火起。
“你说谁,再说一遍。”
“我说狗,谁爱听谁是狗。”
老雷打人了,打的是老梁,两人从田埂滚到地里,滚成了落汤鸡又滚成了泥猴子。两个老婆在田里大叫,叫着叫着,手里的秧苗也变成了战斗的武器。
老雷赌气了,赌自己的气,他决定种出传种接代的种来。
所以他开始种地,种完山上的生活之地,种家里的自留地。一直种得让老婆差不多成了生育工具。当老婆给他生了九个孩子有了三个儿子之后,他终于停下了生育的脚步。
当了爹的老雷认为拥有更多的土地是一种幸福,他带着老婆和大大小小的孩子不停地开荒。而开出的土地种出的孤零零的庄稼并没有让老雷饱尝了幸福的滋味。而较多地土地却给他带来了地主的称号。
文化大革命,老雷迫切的需要摘除帽子,他把不被挨整当成了幸福。可老梁那条老狗却把整老雷当成了乐趣。老雷因为成分问题被连长老梁支出去做副业,家里那个婆娘可吃够了老梁的恩惠。
打谷子,各家的男人挑的谷穗各家的婆娘打。老雷没在家可又得按斤头记工分,老雷八岁的儿子抱了老梁老婆的一抱谷穗。“死地主儿,啥时都忘不了剥削人,打死你个兔崽子”。二小子被打得满脸是血。
分玉米是在玉米地里,家家分完后剩下的才是老雷家的,老雷老婆带着孩子把满是“稀化赖”的玉米搬到家时,连狗也困得睁不开眼。
最让老雷心苦的是,老娘死了,想要一颗挂大钱的松树也得向老梁不停地磕头。
终于等到了自己做自己主的日子,老雷像一条护家的老狗随时守卫着自己的土地。可是岁月总是催人老,忙忙碌碌的日子把老雷变成了一个消磨时光的老人。
老雷老了,那口一直引以为傲的牙齿,因为三颗假牙的入侵不得不宣告过去辉煌的结束。
在村头的大树下,老雷和老梁在无聊的打发时间。他不停地擦着三颗假牙。
“老祖、老祖我要吃核桃。”
“妈妈,妈妈,老祖不帮我弄核桃……”
“小子,这东西要是在过去,老子一咬就碎。”
“可现在你他妈就咬不碎。”老梁露出那光秃秃的牙床笑道。
“你老狗又咬得动?”
老雷手里反复摸梭着村里曾孙子的核桃,摇摇头回家去。可昨天老梁走了,树下少了斗嘴的人。
老雷决定到城里去。
他把在儿子家过日子当成一种幸福。
他最想去的是老大家,毕竟老大给了老雷太多的骄傲。辛辛苦苦的劳作,老大终于成了村里的第一个吃皇粮的人。劳累和委屈随着老大穿着制服回到村里化成了自豪。
老雷来到了老大家。
“我的爹耶,带那么多的粗粮来干啥,我们又不是猪。”
在大媳妇地道的四川话里老雷放下了从家里带来的一大包东西。第一天老大媳妇煮了一锅玉米从早上吃到晚上。第二天,饭桌上的菜是老南瓜,从第一天吃到老雷要回家。老雷觉得肚子饿,就像小时候的那种感觉。
老大媳妇的精打细算,让苦了一辈子的老雷也不得不甘拜下风。那住在云南生在云南却抄着一口标准四川口音的老大媳妇,正如她的职业一样是一个超称职的会计师。她真会算,算干净了丈夫的口袋,又开始计算丈夫家人的情感值多少钱。
老雷又勉强住了一天,因为老大的眼泪。
老二接回了老雷。
在老二家老雷学会了做饭(农村里的大家长意识让老雷从来没上过灶坛),也学会了到广场打牌。可是老雷总觉得悠闲的日子里少了点什么。
一年后老雷病了,浑身酸痛,不得劲。老雷说:“可不是老梁那老狗在那边没事干,想叫我过去吧”老二陪着老爷子住了好久的医院,可效果一点也不明显。老大太忙,没空来看老头,老大媳妇来了。医生说老雷得了冠心病,得做心脏搭桥手术。老大媳妇说这是富贵病,她那贫困的家庭难于承受,更何况她生的是女儿。老三带着老婆走了去打工了。老雷突然听女儿说老二媳妇在卖地基。那地基是老二媳妇的姐姐给的。老雷很生气“卖嘴吃脚后跟的家伙”。
二媳妇送饭来了,在她帮着老雷翻身的时候,婆婆问她:“地基卖了”?“还没呢,人家只给10万,我要15万”。
“15万,不正是医生说得那个价码吗”。
老雷突然想哭,可老伴分明在哭“儿啊,你爹这病不治了,他这么大把年纪,你们卖了今后住哪,再说你们是三兄弟”。
“妈,你就当只生了我们,爸的病,我俩口子医定了”。
也许是老天可怜,有一天省城的专家下来,主治医师把老雷的病情送了上去,专家们一直认为老雷心脏可以不做搭桥手术,因为他的心脏旁的毛细血管的血可以供他那颗老心使用。
老雷出院了。
主治医生说,你们让老人回老家吧,那里更适合他。
老二夫妻二人把老雷送回了家,其实老二也知道老雷的病根在那。
老雷又回到了老家。
“老梁,狗日的,老子又回来了,我就让你阴谋不得成。”家里到处是青苔、到处是灰尘,老三两口子的臭鞋、脏衣到处都是。家里连一滴水都没有。老雷除了摇头只会摇头。
老雷又拿起了犁靶。在地里在田里老雷像一只回到家里的老狗,不停地撒欢。
老二媳妇说老雷的幸福在地里。
老雷真的老了,他说他到老了才知道自己的幸福在哪里。
老雷的幸福在耕耘了一辈子的地里。
回到家,老雷一头扎进租给别人种了的自己的土地,那稀稀疏疏的玉米苗揪的老雷心疼,他把别人对土地的糟蹋当成了仇恨,他立志重新让自己的土地长出傲人的庄稼。
老雷把希望寄托在了乡上推广的科学种植之上。
在城里,老雷见证了科学文化的重要性,也见证了时代发展的飞速,虽然老了,但他同样迫切地希望用科技来改变自己弄了一辈子的土地,他更希望证明自己老了的价值。他不希望成为那群只会为打工的儿女看孩子的半老人(年纪大约五六十岁)的伙伴,他更看不起丢下土地而去外面淘金的人。老雷又赌气了,都那群只会种地而种地的半老人们的气。
一天老雷正吆喝着同样老的老牛在家里最大的一块田里挣扎。一个年轻的男人走进了老雷家的田里,他说他是者腊乡农技站的,想把老雷他们村作为抗旱玉米地的育种基地。老雷喜欢文化人,因为他自己一直把自己当成文化人,所以他很听文化人的话。
老雷又把自己家最大的田拿来做玉米育种基地。
村民不再说老雷疯了,但他们都在等老雷的笑话。“制种可能吗?我们祖祖辈辈只有买种的命”。
那个姓沈的技术员也把老雷家当成了工作基地。从下种到玉米长出第一株穗。沈技术员带着老雷抽穗;带着老雷把公玉米穗的花粉如何放在母玉米柱头上;带着老雷给玉米施肥、浇水。
玉米长大了,从羞答答的嫩芽长成了一棵背着两三个玉米包的玉米妈妈。老雷是幸福的。他静静地蹲在地里,看着一棵棵不停往上挣的玉米,他觉得自己就是那玉米,那种想要绽放快乐的欲望不停地撕扯着他。
玉米种收获了,在沈技术员的帮助下,老雷把一棵棵黄黄的玉米粒从机器里拿了出来。数着一亩地就收获到的四千多元钱。老雷笑了,那满脸的皱纹与眼睛揉在了一块儿。
种植种子,投入劳力较少,收入高,解决了旱灾的难题。村里人喜欢跟着老雷做。在老雷的带领下,耐旱高产的玉米种植已经成了村里种植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第二年,者腊公革村成了成片育种的示范村。
在田里老雷开着犁地的拖拉机。
“喔哟哟,大老爹(辈分较大)去了一趟城里还机械化了”
“享不了福还当不成农民。“别笑我老(老雷已经70岁),有种我们几个来试试”老雷向那群半老人们叫道。
“试试就试试,我几个还赢不了你佬倌”
可最终老雷还是赢了,而且赢得气不喘心不跳。而那群半老人在老雷德嘲笑声中变成了一群泥猴子。“妈的,机械就是好用,我得好好用科技。”
在上级领导的要求下,全县的农业生产规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挖沟设水渠、建田间地头的小水窖,老雷仔细地按要求去完成。
在挖三面沟的时候,村里人都在嘲笑老雷是个劳苦命的老牛,可老雷却高兴得跑上跑下,忙得不亦乐乎。等到水下来的时候,看着一股股流淌到田里的水,老雷笑了:“争水的年代已经成为故事罗,老梁活着想跟我打架都没机会罗。”(多年来因为争水多次发生打架斗殴的事件甚至人命案)。
老雷对上级是百分之百信任的。他像一个认真的小孩子,认真地按照乡农业局工作人员的指导完成自己的种植。
在农技站技术员的指导下,老雷开始了对水稻的种植,沟与沟、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是以前种水稻的两倍,行中间还用糯水稻来作为隔行。
“哎呀,大老爹是希望稀落落,大包包。”
“一举两得,又当新姑爷又当爹。”
当然村里人是不会理会老雷的壮举。只觉得老雷又上了农技站的当。(以前推广技术因没直接到田间地头所以都失败了)。开始的时候,老雷的庄稼没有村里种的密的好看,稀稀的,没有那片绿得耀眼的颜色。老雷在嘲笑的眼神中也犯了嘀咕。可农技站的人叫老雷相信他。
秋到了,老雷的田里发生了变化,很多村民指指点点。因为老雷田里那沉甸甸的谷穗扎得他们眼疼。村里的稀种、套种因老雷开始了。收获了双倍的稻子老雷对科学有了更执着的信仰。
“活到老,就要学到老,老祖宗的话是不会错的。”老雷觉得自己不糊涂,因此这话成了他的口头禅。
2009年百年不遇的干旱面前。老雷严格要求自己跟随上农技站人员的脚步科学地完成着一系列的播种。农技站技术人员根据砚山的土地和气候特点,增加了农作物的种植密度,把按时节、等待雨换成了适时抗旱早播;把盲目施肥改成了按配方施肥。老雷在技术员的指导下种植了抗旱玉米的种植,在旱灾面前老雷的庄稼依然丰收。 共 5578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老雷的幸福】用生动风趣、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成功的刻画了一个不断追求幸福、思想与时俱进的老农民形象。老雷的幸福是什么?是吃饱肚子?是儿孙满堂?是安逸的城市生活?都不是,老二媳妇一语道破,老雷的幸福在生他养他的土地里。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依靠科学技术的指导,幸福就在我们的眼前!小说在老雷和老梁的“斗争”中展开,故事脉络清晰,语言朴实、流畅、风趣,主题鲜明,是一篇非常成功的乡土小说!推荐共赏,问候作者,期待更多作品!【山水神韵编辑:夜之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 051644】
1 楼 文友: 201 -05-16 11:28:52 一片成功的乡土小说,作者功力深厚,拜读问安!
2 楼 文友: 201 -05-17 18:29:07 恭喜文友佳作获精品,小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欣赏问好太难等!口感符合儿童需求效果好的止咳药徐州治疗白癜风方法通心络胶囊治疗颈动脉斑块有效果吗
- 下一页:无敌屠苍生系统第一百六十八章
- 上一页:百炼神体42
最近更新
- 06月21日都市大丹犬咬人吗位置
- 06月21日都市外出期间拉布拉多犬总是乱跑怎么办位置
- 06月21日都市外出旅游我们与松狮犬需要注意哪些事情位置
- 06月21日都市给狗狗吃肉干有哪些好处位置
- 06月21日都市多久给狗狗洗一次澡是最合理位置
- 06月21日都市夏季防中毒绝招避免比熊犬中毒要注意哪些事位置
- 06月21日都市夏季边境牧羊犬的剪毛热位置
- 06月20日都市猫得传染性腹膜炎怎么办健康的小猫儿位置
- 06月20日都市猫尾巴有什么用猫的尾巴怎么清洗你知道吗位置
- 06月20日都市猫咪饲养的几大禁忌位置
- 06月20日都市猫怕什么味道一般猫讨厌酸味位置
- 06月20日都市猫咪训练有技巧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