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

山水随笔两则随笔

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有一则故事:一个穷困潦倒的秀才,穷到吃不起饭了还要顾及面子,于是就在自家门后放了一张猪皮,每出门时便在那张猪皮上蹭一下嘴巴,油光光的,让别人一看就有刚吃了浑肉的印象。实际他的肚子瘪瘪的,只装了一些草根树叶,可为了虚荣,即使别人赏他美食,他也是摇着头说:“吃过了。”但一避转人,他就会失声痛哭,因为他又错过了一次一饱口福的机会。

这是60年我在省城读书时读到的一则故事,当时虽然饥肠辘辘,却也没有引起感慨。可最近的一些物事却让我突然地想起了这则故事来。

那日,孩子们送来一盒豆奶粉,包装高档,十分艳眼。拆开漂亮的大硬盒子,在白色护膜的板块上钳放着三个透亮的方形玻璃瓶,瓶面都贴着广告宣传单似的彩色纸片,打开瓶盖,里面银色的袋子里装着150克的豆奶粉。我对孩子们说:“包装太华丽了,这么好的包装扔之可惜,留之又无用途,华丽得太侈奢了。”老伴拿起玻璃瓶看了看,说:“有用,冬天还可以用它腌糖醋蒜的。”我说:“是买了豆奶粉,不是买玻璃瓶子的。”孩子们说我大惊小怪,笑我落后,说现在商店里琳琅满目,豪华包装比皆是。可我总是想,像豆奶粉以及其他一些食品,本来都是形而下的物事,却过高地进行了形而上的操作,太文化了,超现实,脱离实际,也就会成为商家和顾客之间的阻隔。就在这个时候,我突然地想到了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里的这则故事。那个秀才用猪油蹭抹嘴巴,却为自己制造了障碍;这盒豆奶粉豪华的包装不也是为自己制造了障碍,难有回头客了吗?

由此,又想到最近看到的一则德国人用“裸购”抗议商品过度包装的信息。德国人是崇尚节俭的,北京老知青马献时去年赴德国考察,在汉堡一家餐馆用餐,一桌饭菜只享用三分之一就结账走人。这在国内也许是熟视无睹也无人去管的事情,你花钱吃饭买单,与他人何干?可谁想在德国却有几个白人老太太和他们论理,最后还被社会保障机构工作人员罚款,并告诫他们:“资源是全社会的,不能够也没有理由浪费!”一个富有的国家,人们竟还是这样的意识,真让人惊叹!“裸购”是德国兴起的一种无包装购物的消费新革命。在德国很多商品都没有包装,直接堆在货柜上,商品的使用说明和生产日期就直接印在商品的表面,选购起来也挺方便。即使商家运货时防止商品碰撞的箱子也是重复着使用。这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减少了材料资源的损耗,自然也就降低了商品成本和商品价格。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的那个秀才为了虚荣自欺欺人,我们商店里的那些豪华包装了的商品不也是在自欺欺人吗?看起来艳丽豪华,琳琳琅琅,很有现代化的商品感,其实包装远超物值,就远离了顾客。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崇尚俭朴的国家,也应该兴起“裸购”革命,为了我们生存的环境,也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

由同名药品生发的感慨

读刘墉,故事是这样的:两个“打对台”的食品企业。王厂长这家名曰“痴痴”的食品在市场上很火,另一家却创制了一种名叫“吵大仙”的食品,做得比“痴痴”分量大,口味新,价格还便宜。业务经理对王厂长说:“我们的痴痴是非降价不可了。”可王厂长说不能降价,降价会被人说以前是暴利,损伤自己的信誉。于是,他又出了两种新口味,并让广告代理设计广告,说是“革命性的产品,包装新、分量大、口味独特、价钱便宜。”突然,市场上出现了三种新食品,孩子们看得眼花缭乱,吵着要吃新口味。不久,那家的“吵大仙”便在市场上不见了。王厂长说:“我用现成的设备、现成的厂房、现成的员工、现成的管道,只是加点新作料,放进新包装,换个新名字,就把他打垮了!”于是,他让业务经理“涨一点价”。这个故事当然和我要说的事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我总是想着这个故事。

那日,去临汾,住女儿家。女儿买回一盒通窍耳聋丸,我正患耳背,便详细看了说明,它的功能:清肝泻火,通窍润便。用于肝经热盛,头目眩晕,耳聋蝉鸣,耳聋肿痛,目赤口苦,胸膜满闷,大便燥结。我就是耳聋蝉鸣,耳聋肿痛,以至于耳背,还头目眩晕,目赤口苦。基本对症,我便按药盒上要求的用法用量服用,一次6克,一日二次,一盒8袋,四天用完,耳聋蝉鸣消减,效果尚好。

于是,又去临汾的时候,特到向阳西路的一家药店去买。仍是通窍耳聋丸,可是包装不一样了,每盒也只有四袋。我看说明,功能主治清肝泻火,通窍润便。用于肝经热盛,头目眩晕,耳聋蝉鸣,耳底肿痛,目赤口苦,胸膈满闷,大便燥结。每袋6克,一次一袋,一日2次。药名一样,说明一样,只是厂家不一样,女儿买的是 省天光药业有限公司的,一盒8袋,每盒1 元;向阳西路药店卖的是长春人民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一盒4袋,每盒15元。售货员说:“厂家不同,药是一样的。”那就买,服用以后,效果仍然挺好。

服完,我还想再用此药,便让小女儿在当地的县城药店去买。买回来的却是耳聋通窍丸,厂家是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乐仁堂制药厂。不管厂家是谁,也不管通窍耳聋,还是耳聋通窍,我总觉着这应该是一回事。可药盒包装较前两种都大,每盒装5袋,价格却是45元。看功能主治是清热泻火,利湿通便。用于肝胆火盛,头眩目胀,耳聋耳鸣,耳内流脓,大便干燥,小便赤黄。一次一袋,一日一次。也对症,服用后,效果也挺好。

我知道,我说的这几家药厂不会存在如刘墉故事中那两个厂家的欺诈倾压和竞争,可也生出一些感慨。我是医盲,但总觉得成分一样,药性一样,功能一样,或基本一样,包装不一样,价格却大为迥异,数量少的反而比数量多的价格要高,而且高出很多。即使这也是个很难说得清的问题,但总会让人心理不能平衡。医药是救死扶伤的道义事业,却围着钱的问题做文章,让人费解。虽然当前社会物质化,物欲横流,市场经济支配,但作为医药行业,既应顾利也要顾义,这应该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

共 2 1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随笔两则》均由古代名人的著作中选取的小故事为引子,进而发掘出作者对于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的思考。《由商品包装引起的思考》一文,作者借纪昀先生《阅微草堂笔记》中穷酸秀才死要面子饿肚子的故事,进而思考现代“包装过度”的现象,引发人们思考。《由同名药品生发的感慨》一文,作者借刘墉先生所著寓言,以及自己买药时所亲历的一些事情,揭示了商品(包括药品)存在更名炒作的嫌疑。两则随笔都揭示出了国内商业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揭示了商品生产者在利益面前存在浮躁的心态,而不是一心一意为人民而生产产品。作者从一些细节出发,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发人深省。感谢赐稿,祝创作愉快!【山水神韵:米饭团团】

1楼文友: 15:06: 7 有时候国人的确比较浮躁,不过社会发展需要一个阶段,所谓的 商业模式 ,或许是时代发展的必经阶段,但我们仍然希望人们能够在思想上更快地有所进步。 不要问我去哪儿,永远在路上。

2楼文友: 21:47:19 看完了文章,不由感慨,你应该庆幸你能知道有这种药存在。那么,那点钱又算什么呢?另外提示一下,药不可乱吃,不可多吃。 一个写诗的人。

楼文友: 21:10: 4 作者一时不慎,将马献时老师转发的文章误以为马献时本人的文章。马献时老师没去过德国。作者笔下之误,特向马老师道谦,并向读者道溓。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省作协会员、大宁作协主席、出专著5本,

佝偻病如何治疗

孕期小腿抽筋是缺钙吗

孕妇腰酸背痛是缺钙吗

糖尿病胃轻瘫消化不好的治疗方法
小孩为什么流鼻血
怎么调理小儿脾胃虚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