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宁夏中宁县文联主席(1)

刘乐牛,宁夏中宁县文联主席。四十出头,有着西北黄土坡上男人们共有的黝黑的皮肤,有着西北小伙如红高粱一般朴实和率真的性格,一说话先笑,很是平易近人。我认识他是在2012年11月中卫市作家协会第二次会议上。那时我才知道他已是一位很有名气的诗作者了。我为错过阅读他前两部“心灵之作”深感遗憾。对于他的新诗集《当我再次比喻月亮》,我叮咛自己再也不能错过阅读的机会了。原因是被他对诗歌的热恋、对写诗的执着及不离不弃的情怀深深感动了。熟悉黄土高原上四季风的人,都知道它强劲有力,节奏强烈而鲜明。而他的诗歌也如黄土坡上的四季风,只要从你的耳边刮过,就很难忘记它所呈现出的“特性”。也正如他在《我所理解的诗歌及与诗歌有关的》一文中所阐述的那样,他说诗歌对于他“有着完善生命,灵魂救赎的功能。”是的,读他的诗,也是在完善我们的生命,也是在救赎我们的灵魂,因为他诗里的精神世界,能使我们“对生命、价值、尊严等人生重要概念有更深的理解”,能“获得玉润珠圆、柔静明亮的自我”。因此他的诗里有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有一种特别的人生精神世界,那就是他对真善美的解读。源于他诗里脆生生的生命质地,真实而富于教化的精神境界。
一、美丽的希望在别样的春里
刘乐牛说:“在诗里,我们用心灵的光辉为现实世界的事物着色上温,给没有意义的赋予了意义,给没有内涵的加载了内涵。每首诗的意义因而成了我们活着的意义,每首诗的内涵因而也成了我们生命的内涵。”我认为这“生命的内涵”赋予了他诗里的精神世界——对家乡的爱恋与希望。
如他在《风吹过越冬而来的黑草垛》里这样写到:“风吹过越冬而来的黑草垛时,泥土胎动/冬眠中苏醒的蟾蜍/从暗中,翻出了一片活过来的疤痕”这是诗的第一小节,作者并未写明是“春风”,但“胎动”一词唤起了我们无限的遐想:春风来了,大地母亲孕育的小生灵要诞生了。多么温馨,多么欣喜!可不是吗?你看:在大地母亲的肚子里待得太久的那只“蟾蜍”,“翻出了一片活过来的疤痕”,那就是它的苏生!大地母亲的苏生!我们为这只“蟾蜍”的到来感到这个春的世界如此欢欣!作者并未停留,而是在第二小节中又写到:“院子里,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正笨拙地走动着几疙瘩/温暖的花棉,它视而不见/也不去看,去年的杏树,已换上了干净的花衬衫。”小鸡的出现,给诗歌的画面增加了动感;杏树“换上了干净的花衬衫”给诗歌的画面增添了色彩,这一切都给人以春的喜悦。“啄破”、“笨拙地走动着几疙瘩”写出了小鸡新生命诞生的初始,它的世界里有什么?杏树姐姐换上的“干净的花衬衫”是多么的漂亮,春天是多么美丽清润呀,怎么还不能点燃小鸡的眼呢?让读者感到奇怪!接着在第三小节中告诉了我们答案:“它沿潮湿的墙根缓缓爬行/对什么都无动于衷,似乎整个冬天/它就躲在土里研究暗淡的村庄史/知道重新插好的篱笆,依然会爬出新的苦瓜”,啊,村庄史是暗淡的,这让我想到了中国是农业大国,人类的文明不管多发达,依然是农民们在承担就沉重的负出。即使春天来临,他们还是有摆脱不掉的苦难。这也是蟾蜍翻出的一片活过来的“疤痕”吧。幸而,诗人没有就此停留在悲世的层面,而是将这些悲悯完全镶嵌在复苏的希望之中。冬天总会过去,新插好的篱笆依然会结出苦瓜,希望还在,苦尽处一定是甘甜的曙光。在这里,作者借“小鸡”对春的淡然来表达对生养诗人的村庄的一种希望与寄托:可爱的家乡一定会如杏树换上的干净的花衬衫一样美丽,因为辛勤“插好篱笆”的父老乡亲们,一定会将可爱的家乡打扮的更美,这是农民们长久的艰难的期盼。全诗借用蟾蜍、小鸡、杏树、苦瓜等意象,通过暗喻、拟人等手法,审视了家乡的现状——暗淡里蕴藏的关于土地的生生不息希望。
二、一花一草的世界让人敬畏
刘乐牛说:“诗歌必须击活在灵魂中看到的天地物象。它们是媒介,只有击活它们,让它们按特定的次序和结构排列,读者才能感受到你灵魂想要呈现的东西。更进一步地说,创造诗的过程,就是作者将自己不断外化,同时又将世界不断内化的过程,而凭借的意象,只不过是作者与大自然的共同特征,它通过作者赋予的内涵,会把作者心性中的东西与天地间存在的事物对应起来。”当我我读到他的诗《当我注意到草时》,我强烈地感到灵魂被撞击的幸福乃至疼痛——为“草”的胸怀、品质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他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为信念屈服,团结一起、战胜一切困难的人的精神世界。
诗是这样写的:
“当我注意到草时,草籽储藏起的粒粒旧火/已把春天烧到了天涯/席地而起的绿,重新进入灾难不断的季节/在连绵的大地之上,编织着起伏荡漾的生命之歌谣”以上是诗的第一节。
读到此处,草的胸怀、草的坚忍不拔的力量已经在读者的心里燃起了熊熊的大火,它烧灼着我们内心深处的“小”来。是的,每一颗草的内心都有一把火,它们燃烧了整个春天,这个春天是多么的蓬勃——因为那些“席地而坐”的绿已告诉了我们春的热烈与勃勃。它们装饰了大地。可是,大地上上演着连绵不断的灾难——也许是地震、泥石流、人为的破坏……这些都不能阻止它们生命歌谣的传唱,因为它们手拉手、心连心,编织了起伏荡漾的生命歌谣在大地上蔓延……这样强大的生命之绿怎不烧灼着我们内心深处的“小”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如果诗人是在这里有意化用这句千古传唱的绝句,那么这一节诗要比白居易所要表达的坚韧来得更强烈更彻底!
“它们还是那么柔弱、善良,在风里安身立命/忍着被践踏的痛楚/不断欣欣向荣,它们朴素的衣衫落满尘埃/星星点点的花朵,依旧寂寞地闪烁着飘泊的梦魂”以上是诗的第二节。
我们不得不承认,它们尽管强大,但它们还很弱小。它们不得不“安身立命”,而又“忍着被践踏的痛楚”——它们的并不华丽的衣衫上“落满尘埃”,它们的并不妩媚、并不灿烂的花朵“寂寞地闪烁着”,但它们的信念里依旧“闪烁着漂泊的梦魂”,它们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它们依旧年年在不被注视里“欣欣向荣”。啊,可爱的草们,你们何尝不是我们人类坚守梦想的精神支柱?
“它们腰间经过的波浪,仍然与大海/一脉相承,血肉相连的根/时刻准备着为一棵棵大树,稳住洪水中的江山/它们以卑微显示出来的声势/让我再次相信,紧贴泥土的风起云涌该是多么浩荡”这是诗的第三节。
它们的信念在这一节里更为明显,它们要“为一棵棵大树,稳住洪水中的江山”,它们“以卑微显示出来的声势”,再一次让我们相信了“紧贴泥土的风起云涌该是多么浩荡!”是呀,大地上美丽的繁荣,谁说不是来自于民众的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呀!在这首诗里,刘乐牛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不畏艰难、团结一起的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世界。
……
通过自然的物来表达一个灵魂的世界,只是他的这本诗集《当我再次比喻月亮》的一个特色。诸如他在《草》里说“草命卑微,草不伤心,草啊——紧贴石缝,死死抓住了自己柔韧的呼吸”,来告诉我们在困境中的不放弃必会像草一样“绿,终于被草,穿过了泥土中的针孔”;又如:《蚯蚓》一诗里所传达出一种安贫乐道的美,坚守的美,令在功名利禄里浮躁不安的人感到汗颜。他说“黑暗是蚯蚓承蒙的天恩/生活在冰冷的土里,软弱的身子不争不抢/根本无法/在阳光下生存,黑暗明白,黑暗欲把它们藏起来”,它们正是面对与生俱来的黑暗,不逃避,不羡慕什么,尽心编织属于自己的生活,这是一种心无旁骛的做事风格,怎不令我们敬仰?……刘乐牛就是这样,通过“一花一草”所呈现的“精神世界”让我们敬畏。
三、善意光辉的投射与外化
刘乐牛说“通过诗歌,感受到真善美法则的存在。”是的,在诗里,他是怎样传达“善良的光辉”呢?我认为是“将一缕遥远而亲切的光线,传递给了我们。”(《陶罐》里的一句诗。)不信,请跟我一起来阅读《温暖的心窝》吧!
“这只鸟窝就安在没有碗大的一片凹处/从瓜蔓上爬过来的绿叶,不远不近地围护在四周/六枚比葡萄大不了多少的卵,就以薄薄的暗灰色的壳/相互依靠地偎在里面稀疏的柴草上/整体看来,更像个柔软的拳头,轻轻地捣在大地宽阔的胸膛//我低头看着它,微微的喘息,不知是缘于/刚才那片鸣叫的黑影,猛然腾向天空时带来的惊吓/还是因为别的什么,但可以肯定/用不了多久,里面就会有几只嗷嗷待哺的软唇/对天张开,几双由黑暗到朦胧的眼睛/就会找到世间被爱填充的母亲,整个季节,又将被默默感动一次//我不敢轻举妄动,我唯恐惊扰了这正在孕育的幸福/我小心地后退了两步才轻轻绕过去/我宁可放弃两株瓜,也不能伤害了这戈壁最温暖的心窝。”
诗的第一小节,作者用叙述的表达方式将深深烙在作者心中的那个“鸟窝”存在的地点、大小及鸟窝里卵的数量、卵的形状、颜色、周围的环境,尽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言辞蕴含温情和爱抚的情怀。如“相互依靠”、“偎在”、,“柔软的拳头”,“轻轻地捣在大地宽阔的胸膛”这些词句,唤起了读者内心对“鸟窝”最柔软的情谊。这是这首诗一开始给我们定下的感情基调。
请看第二节:作者和读者都明显地听到了“鸟窝”里的生灵因“猛然腾向天空时”“鸣叫的黑影”“带来的惊吓”所发出的“喘息”,还是因为“我”的关注的惊扰,它们张开了可爱的“软唇”,眼睛里找到了母爱的抚慰,这是一次“默默的感动”——来自自然的母性的伟大!这是幸福对“我”的一次洗礼!
“我不敢轻举妄动,我唯恐惊扰了这正在孕育的幸福/我小心地后退了两步才轻轻绕过去/我宁可放弃两株瓜,也不能伤害了这戈壁最温暖的心窝。”我的一颗仁爱之心在这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的举动,唤起了我们人性的美----“善意的光辉”,它来自于作者对一个自然界的小动物幸福的呵护。陶弘景曾在《答谢中书书》中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即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也就是说,陶弘景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而我们的诗人刘乐牛却从一个“鸟窝里的故事”发现了幸福的美妙,并能维护这种幸福,也不失为一种境界呀!这种境界是“人性里善意的光辉”,它的光芒诱发了读者内心的人性美。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我们的责任。
这样的例子很多。在《蛛网》里,当“那只在墙角,忙了一夏天的蜘蛛/不知去了哪里,只剩/薄薄的空网,在深秋的清晨借了曾颤抖的霜粒/”在诗人的眼里,“霜粒化的露珠,挂满了它相互交织的银灰色丝线/像一篇泪花闪烁的美丽梦境/悬浮在,夜色熬出的屡屡心血上”诗人善良的心,感念蜘蛛一夏的辛苦,所以他“没有破坏它,希望它/在秋风走之前,尽量多挂一会”,这份对自然生灵的怜悯,蕴含着作者对万物的敬重之感,读来让我想到了孟子所说的“本心“中的:恻隐之心,恭敬之心。又如在《负担》里,对“一滴露珠“的注视,在诗人的眼里它是花朵用最后的力气说出的爱情,在它无处安身之时,我看到它”,“完全消化在了自身的纯净里”,“我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在《对不起》里,诗人一颗善良之心更是“暴露无遗”。他向“这片压砂的隔壁说一声对不起/向被他铲除的每一根草、每一朵花、穿梭在花草之间的每一只蚂蚁、他们在干旱中依依相依,风雨千年,是我剥夺了它们基本生存权”;他向“他用农药杀死的蝗虫说对不起,还有那只被我无意间惊走的野兔,你有嗷嗷待哺的儿女,如果你再来,我一定会悄悄躲远;还有被我捉来却没有养活的小狗,还有那几株干死的果树……这让我想起了作者蓝蓝写的一篇散文《向一颗积极(芨芨?)草道歉》。此文不足六百字,却以相当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低吟出一曲人性美的赞歌。而刘乐牛诗人何不是如此呢?他能敏锐地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去关注生活中的每样小事及小生命。仔细想想,不正是这些小事及小生命才组成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和社会吗?如果每个人都能怀着一颗善良之心,去体贴大自然,去善待那些小生命,那么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定会和谐。正是因为我们忽略了自然界中一棵棵微不足道的小草、蛛网、鸟窝、一只没养活的小狗、被我们铲除的每一根草、每一朵花,被我们践踏的每一只蚂蚁、无意间惊走的野兔……所以才没有发现生命的美丽;正是因为我们没有想起应该向它们说声对不起,所以才一次次的纵容了自己的愚蠢与无知。刘乐牛的诗里的每一样小生命,都能使作者阐释出一个深刻的道理,真可谓是意境蕴藉。读者读后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的,诗人的心在忏悔中诉说着一个高尚的灵魂,那就是我们应该有一颗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心里装着他人,为他人的愉快而自己快乐的活着。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写诗是件幸福的事,这幸福并非来自诗的内容,而是来自诗歌创作过程中作者感受到的宁静和充实。”让我们感受着他诗里的精神世界——宁静和充实,做心灵高尚的人,从而为社会的和谐尽一份微薄之力吧!

共 5080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此篇赏析之文,作者对刘乐牛的诗集《当我再次比喻月亮》解读极为透彻完美,分析非常细致精辟。作者选举了几首有代表性的诗歌,从三个方面:一、美丽的希望在别样的春里;二、一花一草的世界让人敬畏;三、善意光辉的投射与外化,来阐述刘乐牛的诗歌有着完善生命,灵魂救赎的功能。他的诗里能使我们“对生命、价值、尊严等人生重要概念有更深的理解”,刘乐牛的诗里的每一样小生命,都能使作者阐释出一个深刻的道理,真可谓是意境蕴藉。让我们感受着他诗里的精神世界——宁静和充实,做心灵高尚的人。这样美丽的诗歌,通过作者的赏析,真有一种想叫人先睹为快的冲动。很好!推荐阅读!【编辑:一盏茶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26 8】
1 楼 文友: 2012-12-26 17:42:0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天涯,祝圣诞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 2012-12-26 19:52:00 非常感谢您的雅赏,对我的写作是极大的鼓励,谢谢!山西妇科专科医院
湖南治疗牛皮癣方法
四川生殖医院贺心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