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北大最新研究透过数据之眼看北京雾霾是否有计划

北大研究团队“空气质量评估报告(三)”

编者按:

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治霾提到了“蓝天保卫战”的高度,更提出要加强大气治理研究的科学性、精准性。这段话不仅说到了许多人心坎里,也点出了科学治霾的方向和当务之急。近年来,首都北京被贴上了“雾霾”这个新标签,人们在艰难呼吸的同时,也渴望弄明白:自己身处一个什么样的空气环境?这个环境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今天,本文将为各位读者介绍北大陈松蹊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就最近四年的空气污染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从统计学的角度拨开北京空气迷雾。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研究背景:基于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015年3月和2016年3月,陈松蹊带领的北大光华和北大统计科学中心团队先后发布了两份空气质量评估报告,《空气质量评估报告:北京城区年PM2.5污染状况研究》和《空气质量评估报告(二):中国五城市空气污染状况之统计学分析》。今天下午,《空气质量评估报告(三):北京地区年区域污染状况评估》在北京大学正式发布。

这份报告集中研究分析了北京市全部空气质量监测站点2013年至2016年四年间共超过一千多万条的污染物浓度和气象数据。同之前的两个报告相比,所使用的监测站点的数量从原来的4个增加到36个,所研究的污染物从只有PM2.5增加到同时包括PM2.5、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臭氧在内的六种常规污染物。

在方法上,本报告将之前两个报告所使用的对气象变量在时间维度上的调整方法进行扩展,加入了在空间维度上的气象调整,提出了时-空气象调整方法,对北京2013年至2016年的空气质量数据进行了全面、综合、系统的分析。

为方便阅读,我们将摘取该报告内容进行分期推送,本期将围绕北京市PM2.5数值四年来的总体表现进行介绍和分析。

北京市目前共有36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其中12个为国控站,23个为市控站点,1个为美国驻华使馆。为了更好地分析北京市污染分布的区域性特征,研究团队将北京的36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划分为三个区域:中心区域、南部区域和北部区域。中心和南部区域位于北京的平原地区。中心区域含有25个站点,它包括六环路所环绕的区域以及北六环外的昌平和顺义城区两个站点;南部区域指同河北交界的区域,有3个检测站点;北部区域包括延庆、密云、平谷和怀柔,共有8个检测站点。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 北京市全部站点分布。红色圆点代表污染物监测站点,蓝色三角形代表气象站点:

●:污染物监测站点▲:气象站点

区域差异:同在北京 PM2.5浓度不尽相同

你在北京,我也在北京,我们可能呼吸着不同的空气 ……

现在,人们每天都可以通过各种软件来获知当天和最近几天的空气指数,了解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然而长期而言,空气质量到底是在向好还是变差,却难以得出清晰结论。为此,研究团队首先就北京市PM2.5值在年每个季度的均值浓度进行了比较,做了一个综合不同季节、年份和区域空间的分布地图,我们来直观感受下四年中北京PM2.5的变化:

北京市PM2.5季均值浓度(微克/立方米)在不同年份的空间分布地图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常州看白癜风专科医院
合肥治疗白癜风
台州妇科习惯性流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