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没有想到
摘要:没有想到,不经意间,凝聚他近18万字的散文集呈现在了我的面前,让我眼前为之一亮,钦佩之情难以言表。 读梅赞的《远去的凉亭》散文集,就如同沐浴阳光、渴饮清泉、春赏青草、夏吟鲜花。
认识梅赞是在《楚天都市报》的副刊上。因为我也喜欢在业余时间随手涂鸦几句,常有“豆腐块”被该报刊用。那时,看梅赞的文章,觉得他的文字老到、功底深厚,以致我以为他是一位久经文字沙场的老人。后来,在内部业务刊物上也常常看到梅赞的名字,才知道他与我年龄相仿、在同一单位的不同地点。再后来,我们因工作需要调到一个写字楼里办公。日常照面,我们也时常聊聊文学的话题。没有想到,不经意间,凝聚他心血的近18万字的散文集呈现在了我的面前,让我眼前为之一亮,钦佩之情难以言表。
拿到这本散文集时,是一个初春的上午,正是阳光明媚,借着这美好时光,我一口气阅读了其中的部分篇章,为他的真情所深深感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细细地品味着每章每节、每文每字,可以说是字字珠玑,难以释手,让我铭心刻骨。
这本集子共有七辑,分别是《那时花开》、《飘泊的乡愁》、《看电影》、《就这样被感动》、《草叶情思》、《爱是不能忘记的》、《屐履处处》。在我看来,每一辑就是一扇流动的窗口,每一个小标题就是一行绿色的诗行。透过这一扇扇窗口,我看到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叹,对生活的思考,对自然的赞美,像一首首诗、一片片景,亦像是历史烟云在我眼前悠然飘过。正如作家梁必文在序中所描述的那样“有乡情、友情、亲情和爱情,有喜悦、有痛苦,也有欢笑和叹息。点点滴滴,信手拈来,自然质朴,真情流露。”
生活的篇章,总在泼墨和留白之间写意。梅赞用诗意,将流年里的水瘦山寒,书写成开阔的意境,冬来萧瑟,春来明媚,平淡的日子,用温暖的笔描述。透过《那时花开》这扇窗,我仿佛看到柔软、清彻的隽水,看到大市的时光、白霓桥的石板街,闻到桂花的馨香。让我印象深刻的当是用作书名的《远去的凉亭》。作者在此辑引言中,感叹道:我站在凉亭口,猛吸一口清风,大声地吆喝,声音在群山间婉延传播。此时的山径,弯弯曲曲,掩在青枝绿叶间,时隐时现,那不正是一段丰富而历尽磨难的人生吗?由远去的凉亭生发出对人生的感怀。作家梁必文在序中对此篇也是情有独钟,他点评道:古时候交通不便,除了舟辑之外便是步行,“凉亭”便成了旅途之人长途跋涉不可或缺的短暂的驿站。正所谓“长亭接短亭”,遮风挡雨庇护众生,那也是文人墨客咏物抒怀的寄托。现代交通发达了,“凉亭”也早已随之消失了,但永也消逝不了的是那一抹远去的风景和美好的记忆。作者以它作为书名,可见匠心。
在静谧中与自己的灵魂对望,在安静中花开独妍,自嗅其香,体味那种属于自己的情感。透过《飘泊的乡愁》这扇窗,让我穿越到了那“动乱年月”。在这辑里,让我最为动情的是《风雪夜归人》。因为我与作者有着同样的经历,有着同样的生活体验,有着感同身受的情感期盼。想像着作者描述的那个情景,一种感动涌动于心。一个鹅毛大雪的冬天,姐弟俩翘首盼望父亲的归来,母亲忙里忙外,把家里清扫了一遍又一遍,等着父亲回家过年,而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父亲的身影。原来,因为雪下得大汽车不通,父亲只好从一位老农手里买了两只箩筐,担着弟、妹走了60余公里山路,穿越风雪艰难回家,肩膀被扁担磨出了血。写到这里,作者哭了;看到这里,我也流泪了。为那深深父爱而感动,为那亲情的力量而感怀!这辑里,作者还写了《太阳下最崇高的工作》、《故乡的味道》、《城市炊烟》、《外公门前的香樟树》、《一条家织布裤》、《清明忆》、《帆布包》、《牛皮带和红五星》、《漂泊的乡愁》、《繁花》等等。平凡的故事,不平凡的生活场景,总是让人有种感动的力量。
将一些年的风雨、一些年的光阴、一些年的故事,都写在珍惜里。透过《就这样被感动》这扇窗,那暖暖的棉絮,那芹菜的清香,那冬夜的温暖,那长萦心头的时光,总是让我感到一阵阵的温暖。这种温暖既是文学的,也是写实的,尤其是《陪岳母看世界杯》让人好生感动。岳母是鄂南一农村老太太,原本对足球一窍不通,平时没兴趣,也没有时间去看那玩艺儿。自作者的小舅子、岳母的独子肝癌晚期在家休养后,岳母为了陪球迷儿子排解病中的寂寞,竟学会了看足球。后来,儿子不在了,但岳母为了儿子,爱足球却成了瘾。由于远在武汉,作者和妻并不能常回鄂南去陪老人家,常常打电话回去,与岳母说着世界杯的事儿;或者在重大赛事时,抽时间回家陪老人家看球,让岳母冲淡心中的苦痛。这种孝心让人情动于心。在这扇窗里,还有很多情感风景,如《献给蓝天》、《就这样被感动》、《母亲的快乐》、《姐姐买花记》、《拾荒者的爱》《是花就要开》、《雪夜的红玫瑰》、《一壶茶油》、《栀子花香》等,每道风景都很迷人。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很注意生活的观察与积累,往往能从一些人们并不注意的小事中,观察到很动人的故事,并能让人在这些故事中受到教益。
生命最该拥有的本质就是质朴,它是人生的底色,一个质朴的人,一定是懂得感恩的人、诚实的人、安心的人。《草叶情思》是作者向我们打开的另一扇窗。在这扇窗里,我们读到的是清新雅致。这里有雅致的诗,更有雅致的人;这里,我们看到了湖北诗坛教父级的诗人曾卓老人,正所谓“他在,灯不会灭。”读到了涌动于心的“三毛的文字”。从此,雨季不再来,自己的心便豁然开朗了。从《惦记叶文福》、《江南之恋——怀念饶庆年》、《梁必文印象》到《为徐鲁而醉》等文章中,读到了文人的惺惺相惜、对文字的坚守,就如同作者在《为徐鲁而醉》中所描述的那样:“十年,不知不觉地,他竟出版了17部著作(仅我所知道的)之多,这是何等的惊人的成绩,也包含了多少勤奋和辛劳。”作者在此辑中关注的不仅仅是身边的作家、诗人朋友,他的眼光还透视着古今中外,如《邓拓.马南邨》、《走近苏雪林》、《李叔同与中国裸模》、《阮籍与嵇康》、《音乐怪才瓦格纳》、《法布尔与昆虫记》等。
作者为了守住文字这片窗口,是经历过风霜雨雪的,以致他自己对这种坚守就有一种惊讶。他在后记中写道:那个在大市中学简陋的父母的办公室里,翻动着七十年代的报纸、杂志的懵懂少年是我吗?那个在偶然的机会与《诗刊》相遇,打开一扇扇文字明丽窗口的青葱少年是我吗?那个面对面与鄂南诗人叶文福、饶庆年、梁必文、徐鲁先生谈话的浪漫小伙是我吗?那个在书中哭过、笑过、骂过的 飞扬的热血青年是我吗?正是这样一些机缘,使我深深地爱上了写作。记人记事,吟花咏月,写景状物,感慨感叹。可以说,这本散文集凝聚了作者的喜悦、痛苦、忧伤,笑声、叹息……
在这丰盈饱满的时代,缺少的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将心靠岸。梅赞对文字的坚守,并非空虚落寞,而是在孤独中寻一份力量;对文学的坚守,并非荒凉无助,而是不让这个世界荒芜。在梅赞的心里,文学这扇窗是明媚的;在我心里,这扇窗也是明媚的!
附作者基本情况:
梅赞,男,196 年12月生,湖北汉阳人。现在某金融单位工作。
1980年代开始写诗作文,作品散见于《长江文艺》、《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家庭》、《现代人报》、《金融时报》、《芒种》、《散文诗》等报刊杂志。
出版有诗集《为你而歌》(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与人合作出版有诗集《黎明的雨点》(长江青年诗丛,1986年版)。 共 289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梅赞2 岁就与人合作出版了诗集,可算是少年天才了,作者对梅赞也深深的敬慕。赏析文介绍了梅赞的散文集《远去的凉亭》从名字看就充满人文色彩,意境幽怨。社会是喧嚣的,也可以说是浮躁的,梅赞在金融系统工作,很难得他有一份宁静淡定的心境,不但出版有文集,小文还经常在报刊杂志发表。作者即欣赏梅赞的文字技艺,更敬佩梅赞的修养和为人。是啊,文如其人,只有懂得生活,有着雅致格调的生活,有着高尚追求的人才能有那么多的好作品问世。能读懂别人,能了解到别人,那自己的水平也和他相差不远了。很好的赏析文,很好的励志文,只要是好文,不论是别人写的,或者是自己写的,都会喜爱,这来自对文字的赤诚。好散文,推荐共赏!!【编辑:陕西派】
1 楼 文友: 2015-12-10 19:48: 4 古时候交通不便,除了舟辑之外便是步行, 凉亭 便成了旅途之人长途跋涉不可或缺的短暂的驿站。正所谓 长亭接短亭 ,遮风挡雨庇护众生,那也是文人墨客咏物抒怀的寄托。
学习学习,赞赞赞
2 楼 文友: 2015-12-10 19:51:27 生活的篇章,总在泼墨和留白之间写意。梅赞用诗意,将流年里的水瘦山寒,书写成开阔的意境,冬来萧瑟,春来明媚,平淡的日子,用温暖的笔描述。
学习学习,赞赞赞
楼 文友: 2015-12-10 19:54:29 读梅赞的《远去的凉亭》散文集,就如同沐浴阳光、渴饮清泉、春赏青草、夏吟鲜花。
学习学习,赞赞赞
4 楼 文友: 2015-12-10 19:55:24 感谢赐稿,祝写文愉快,佳作连连。
5 楼 文友: 2015-12-10 21:0 : 感谢荷塘,此文被《中国文艺家》刊载! 总有一段文字浸润你的灵魂。
6 楼 文友: 2015-12-10 21:14:42 陕西派,你精彩的点评更是让人回味无穷。谢谢了! 总有一段文字浸润你的灵魂。
7 楼 文友: 2015-12-10 2 :09:08 欣赏学习明月老师的美文,祝愿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生活幸福!
回复7 楼 文友: 2015-12-11 07:21: 6 谢谢阿巧,因为你们的热情,我感觉很幸福。哈哈。
8 楼 文友: 2015-12-11 09: 4:54 欣赏佳作,祝一切安好! 我不希望在文字中迷失自己,我更希望在文字地堆砌中,证明自己。
9 楼 文友: 2015-12-11 10:58:25 欣赏学习老师作品赏析,钦佩梅赞对文字的坚守。向老师问好,遥祝顺康!
10 楼 文友: 2016-01-16 11:57:48 作品赏析情感饱满,点赞到位,文理畅达,思辨泉涌。读后使人开阔眼界,明辨双重作者的写作境遇。问好本文作者,且向梅赞致敬。 因不知未来如何,就记录现实和过往。痛经的日常保养江门中医牛皮癣医院广东治疗白癜风费用
认识梅赞是在《楚天都市报》的副刊上。因为我也喜欢在业余时间随手涂鸦几句,常有“豆腐块”被该报刊用。那时,看梅赞的文章,觉得他的文字老到、功底深厚,以致我以为他是一位久经文字沙场的老人。后来,在内部业务刊物上也常常看到梅赞的名字,才知道他与我年龄相仿、在同一单位的不同地点。再后来,我们因工作需要调到一个写字楼里办公。日常照面,我们也时常聊聊文学的话题。没有想到,不经意间,凝聚他心血的近18万字的散文集呈现在了我的面前,让我眼前为之一亮,钦佩之情难以言表。
拿到这本散文集时,是一个初春的上午,正是阳光明媚,借着这美好时光,我一口气阅读了其中的部分篇章,为他的真情所深深感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细细地品味着每章每节、每文每字,可以说是字字珠玑,难以释手,让我铭心刻骨。
这本集子共有七辑,分别是《那时花开》、《飘泊的乡愁》、《看电影》、《就这样被感动》、《草叶情思》、《爱是不能忘记的》、《屐履处处》。在我看来,每一辑就是一扇流动的窗口,每一个小标题就是一行绿色的诗行。透过这一扇扇窗口,我看到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叹,对生活的思考,对自然的赞美,像一首首诗、一片片景,亦像是历史烟云在我眼前悠然飘过。正如作家梁必文在序中所描述的那样“有乡情、友情、亲情和爱情,有喜悦、有痛苦,也有欢笑和叹息。点点滴滴,信手拈来,自然质朴,真情流露。”
生活的篇章,总在泼墨和留白之间写意。梅赞用诗意,将流年里的水瘦山寒,书写成开阔的意境,冬来萧瑟,春来明媚,平淡的日子,用温暖的笔描述。透过《那时花开》这扇窗,我仿佛看到柔软、清彻的隽水,看到大市的时光、白霓桥的石板街,闻到桂花的馨香。让我印象深刻的当是用作书名的《远去的凉亭》。作者在此辑引言中,感叹道:我站在凉亭口,猛吸一口清风,大声地吆喝,声音在群山间婉延传播。此时的山径,弯弯曲曲,掩在青枝绿叶间,时隐时现,那不正是一段丰富而历尽磨难的人生吗?由远去的凉亭生发出对人生的感怀。作家梁必文在序中对此篇也是情有独钟,他点评道:古时候交通不便,除了舟辑之外便是步行,“凉亭”便成了旅途之人长途跋涉不可或缺的短暂的驿站。正所谓“长亭接短亭”,遮风挡雨庇护众生,那也是文人墨客咏物抒怀的寄托。现代交通发达了,“凉亭”也早已随之消失了,但永也消逝不了的是那一抹远去的风景和美好的记忆。作者以它作为书名,可见匠心。
在静谧中与自己的灵魂对望,在安静中花开独妍,自嗅其香,体味那种属于自己的情感。透过《飘泊的乡愁》这扇窗,让我穿越到了那“动乱年月”。在这辑里,让我最为动情的是《风雪夜归人》。因为我与作者有着同样的经历,有着同样的生活体验,有着感同身受的情感期盼。想像着作者描述的那个情景,一种感动涌动于心。一个鹅毛大雪的冬天,姐弟俩翘首盼望父亲的归来,母亲忙里忙外,把家里清扫了一遍又一遍,等着父亲回家过年,而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父亲的身影。原来,因为雪下得大汽车不通,父亲只好从一位老农手里买了两只箩筐,担着弟、妹走了60余公里山路,穿越风雪艰难回家,肩膀被扁担磨出了血。写到这里,作者哭了;看到这里,我也流泪了。为那深深父爱而感动,为那亲情的力量而感怀!这辑里,作者还写了《太阳下最崇高的工作》、《故乡的味道》、《城市炊烟》、《外公门前的香樟树》、《一条家织布裤》、《清明忆》、《帆布包》、《牛皮带和红五星》、《漂泊的乡愁》、《繁花》等等。平凡的故事,不平凡的生活场景,总是让人有种感动的力量。
将一些年的风雨、一些年的光阴、一些年的故事,都写在珍惜里。透过《就这样被感动》这扇窗,那暖暖的棉絮,那芹菜的清香,那冬夜的温暖,那长萦心头的时光,总是让我感到一阵阵的温暖。这种温暖既是文学的,也是写实的,尤其是《陪岳母看世界杯》让人好生感动。岳母是鄂南一农村老太太,原本对足球一窍不通,平时没兴趣,也没有时间去看那玩艺儿。自作者的小舅子、岳母的独子肝癌晚期在家休养后,岳母为了陪球迷儿子排解病中的寂寞,竟学会了看足球。后来,儿子不在了,但岳母为了儿子,爱足球却成了瘾。由于远在武汉,作者和妻并不能常回鄂南去陪老人家,常常打电话回去,与岳母说着世界杯的事儿;或者在重大赛事时,抽时间回家陪老人家看球,让岳母冲淡心中的苦痛。这种孝心让人情动于心。在这扇窗里,还有很多情感风景,如《献给蓝天》、《就这样被感动》、《母亲的快乐》、《姐姐买花记》、《拾荒者的爱》《是花就要开》、《雪夜的红玫瑰》、《一壶茶油》、《栀子花香》等,每道风景都很迷人。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很注意生活的观察与积累,往往能从一些人们并不注意的小事中,观察到很动人的故事,并能让人在这些故事中受到教益。
生命最该拥有的本质就是质朴,它是人生的底色,一个质朴的人,一定是懂得感恩的人、诚实的人、安心的人。《草叶情思》是作者向我们打开的另一扇窗。在这扇窗里,我们读到的是清新雅致。这里有雅致的诗,更有雅致的人;这里,我们看到了湖北诗坛教父级的诗人曾卓老人,正所谓“他在,灯不会灭。”读到了涌动于心的“三毛的文字”。从此,雨季不再来,自己的心便豁然开朗了。从《惦记叶文福》、《江南之恋——怀念饶庆年》、《梁必文印象》到《为徐鲁而醉》等文章中,读到了文人的惺惺相惜、对文字的坚守,就如同作者在《为徐鲁而醉》中所描述的那样:“十年,不知不觉地,他竟出版了17部著作(仅我所知道的)之多,这是何等的惊人的成绩,也包含了多少勤奋和辛劳。”作者在此辑中关注的不仅仅是身边的作家、诗人朋友,他的眼光还透视着古今中外,如《邓拓.马南邨》、《走近苏雪林》、《李叔同与中国裸模》、《阮籍与嵇康》、《音乐怪才瓦格纳》、《法布尔与昆虫记》等。
作者为了守住文字这片窗口,是经历过风霜雨雪的,以致他自己对这种坚守就有一种惊讶。他在后记中写道:那个在大市中学简陋的父母的办公室里,翻动着七十年代的报纸、杂志的懵懂少年是我吗?那个在偶然的机会与《诗刊》相遇,打开一扇扇文字明丽窗口的青葱少年是我吗?那个面对面与鄂南诗人叶文福、饶庆年、梁必文、徐鲁先生谈话的浪漫小伙是我吗?那个在书中哭过、笑过、骂过的 飞扬的热血青年是我吗?正是这样一些机缘,使我深深地爱上了写作。记人记事,吟花咏月,写景状物,感慨感叹。可以说,这本散文集凝聚了作者的喜悦、痛苦、忧伤,笑声、叹息……
在这丰盈饱满的时代,缺少的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将心靠岸。梅赞对文字的坚守,并非空虚落寞,而是在孤独中寻一份力量;对文学的坚守,并非荒凉无助,而是不让这个世界荒芜。在梅赞的心里,文学这扇窗是明媚的;在我心里,这扇窗也是明媚的!
附作者基本情况:
梅赞,男,196 年12月生,湖北汉阳人。现在某金融单位工作。
1980年代开始写诗作文,作品散见于《长江文艺》、《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家庭》、《现代人报》、《金融时报》、《芒种》、《散文诗》等报刊杂志。
出版有诗集《为你而歌》(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与人合作出版有诗集《黎明的雨点》(长江青年诗丛,1986年版)。 共 289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梅赞2 岁就与人合作出版了诗集,可算是少年天才了,作者对梅赞也深深的敬慕。赏析文介绍了梅赞的散文集《远去的凉亭》从名字看就充满人文色彩,意境幽怨。社会是喧嚣的,也可以说是浮躁的,梅赞在金融系统工作,很难得他有一份宁静淡定的心境,不但出版有文集,小文还经常在报刊杂志发表。作者即欣赏梅赞的文字技艺,更敬佩梅赞的修养和为人。是啊,文如其人,只有懂得生活,有着雅致格调的生活,有着高尚追求的人才能有那么多的好作品问世。能读懂别人,能了解到别人,那自己的水平也和他相差不远了。很好的赏析文,很好的励志文,只要是好文,不论是别人写的,或者是自己写的,都会喜爱,这来自对文字的赤诚。好散文,推荐共赏!!【编辑:陕西派】
1 楼 文友: 2015-12-10 19:48: 4 古时候交通不便,除了舟辑之外便是步行, 凉亭 便成了旅途之人长途跋涉不可或缺的短暂的驿站。正所谓 长亭接短亭 ,遮风挡雨庇护众生,那也是文人墨客咏物抒怀的寄托。
学习学习,赞赞赞
2 楼 文友: 2015-12-10 19:51:27 生活的篇章,总在泼墨和留白之间写意。梅赞用诗意,将流年里的水瘦山寒,书写成开阔的意境,冬来萧瑟,春来明媚,平淡的日子,用温暖的笔描述。
学习学习,赞赞赞
楼 文友: 2015-12-10 19:54:29 读梅赞的《远去的凉亭》散文集,就如同沐浴阳光、渴饮清泉、春赏青草、夏吟鲜花。
学习学习,赞赞赞
4 楼 文友: 2015-12-10 19:55:24 感谢赐稿,祝写文愉快,佳作连连。
5 楼 文友: 2015-12-10 21:0 : 感谢荷塘,此文被《中国文艺家》刊载! 总有一段文字浸润你的灵魂。
6 楼 文友: 2015-12-10 21:14:42 陕西派,你精彩的点评更是让人回味无穷。谢谢了! 总有一段文字浸润你的灵魂。
7 楼 文友: 2015-12-10 2 :09:08 欣赏学习明月老师的美文,祝愿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生活幸福!
回复7 楼 文友: 2015-12-11 07:21: 6 谢谢阿巧,因为你们的热情,我感觉很幸福。哈哈。
8 楼 文友: 2015-12-11 09: 4:54 欣赏佳作,祝一切安好! 我不希望在文字中迷失自己,我更希望在文字地堆砌中,证明自己。
9 楼 文友: 2015-12-11 10:58:25 欣赏学习老师作品赏析,钦佩梅赞对文字的坚守。向老师问好,遥祝顺康!
10 楼 文友: 2016-01-16 11:57:48 作品赏析情感饱满,点赞到位,文理畅达,思辨泉涌。读后使人开阔眼界,明辨双重作者的写作境遇。问好本文作者,且向梅赞致敬。 因不知未来如何,就记录现实和过往。痛经的日常保养江门中医牛皮癣医院广东治疗白癜风费用
- 下一页:至尊邪神vi卷第0858章冥月破星阵
- 上一页:平常状态杨建果作品展在京举行http
最近更新
- 06月21日历史大丹犬多少钱一只位置
- 06月21日历史外出期间萨摩耶应该佩戴什么种类的狗绳位置
- 06月21日历史外出时金鱼无人照顾怎么办位置
- 06月21日历史给狗狗吃鸡蛋的细节问题位置
- 06月21日历史多事之秋饲养比熊犬期间应特别注意哪些事情位置
- 06月21日历史外行如何选购到优秀的比特犬位置
- 06月21日历史夏季金毛剃毛注意事项位置
- 06月20日历史猫岛属于猫咪的天堂位置
- 06月20日历史猫咪高冷怎么办正确训练掌握时机位置
- 06月20日历史猫咪饮食问题位置
- 06月20日历史猫咪训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位置
- 06月19日历史刚生的兔子怎么养需要做好温度调节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