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师门杂忆一一南京政治学院老师印象记

师门杂忆一一南京政治学院老师印象记

又到教师节。又忆起二十多年前,在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求学时的人和事。几梦里回南政,那些熟悉的面孔一一闪过,青春的印迹还在,却再也回不到从前。今天,想写写几位老师。想了半天题目,瞥见书架上钱穆的《师友杂忆》拿来主义,叫《师门杂忆》吧。

顾勇华

顾勇华教授是我们写作的业师,也是我们新闻系的副主任。从事过新闻的同志都清楚,写作,看似简单,写好却不易。顾师上课,不用那时被奉为圭臬的复旦教材,一本薄薄的白皮小册子,书虽薄,却是我见过的最具理论性,最有前瞻性,最有实用性的写作教材。顾师是中国新闻系的研究生,师从著名的新闻学泰斗戴邦先生。顾师授课,轻声细语,娓娓道来,标准的学者作派。后来,因人事倾轧,顾师离开了教坛,转业去华东版,携如椽巨笔,奋战在新闻第一线。后任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彼时,在京同学,如贾永师兄,志峰,水泉,彦甫红岩等人,时时去虎坊桥记协办公地,面聆顾师教诲。顾师是宽厚的,对于当年的恩怨绝口不谈,笑对人生。退休后,顾师在阅评组,继续为党的新闻事业努力工作。

赵志刚

赵志刚师是从中条山驻军走出来的优秀战士,他爱好播音,曾是师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在政院新闻系,赵老师讲授电视新闻。我对一切涉及机械,机器的东西一概不感兴趣,却喜欢上赵教授的课,上他的课,是想听他讲话,那声音,磁性的让你着迷,那是最正宗的播音员语调,字正腔圆,韵味十足。在讲台上,赵师是十足的明星范,举手投足,分寸拿捏得十分到位,亳无违和之感。我在台下,经常把他幻作京剧《红灯记》里的李玉和,记得有一次讲电视的画面美感,我这个愣头青,在台下起哄:你在台上,就是美感。对不起赵师,我的电视新闻学只考了六十分,估计还是老师照顾,不过,您的高足刘朝晖,已是纪录片翘楚。节日好,赵师。

刘亚

亚师讲授新闻事业史。亚师,学品,人品俱佳,是我仰慕,景从的恩师。我自小就喜欢历史,所以,新闻事业史也学得最好。毕业二十多年,我不查任何资料,仍可以对一些新闻史实数家珍。比如,张季鸾,吴鼎昌,胡政之,《大公报》三驾马车,奉行“不党,不盲,不卖,不私”的办报宗旨等等。亚师,儒雅倜傥,一头乌发,军装笔挺,满面微笑,是教授,传道授业,是标杆,做人楷模。毕业后,我同亚师保持着书信,他也托我买些资料,他是实证主义,为了弄清新闻史上的一些问题,多方查验,孤证不立,他永远用事实说话。二000年,他建议我报考他的研究生,我也怦然心动,但其时,我正随首长在演习前指,工作繁重,只得放弃,遂成终生遗憾。今年去宁,知悉亚师已退休,深居简出,谋一面而不得。亚师之为人,低调谦和。他的爷爷刘先胜是安源煤矿工人,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1945年任苏浙军区参谋长,其时,司令员是粟裕。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这些,我们是近年才知,亚师从来不说,他是用学问立世的。

盛沛林

盛沛林师是我们写作的老师。上课第一天,开宗明义:说是写作课,其实不如说是文学鉴赏课。盛师中人,不修边幅,一口黄牙,唇上一撮小胡子,军装也穿,领带与其说是系的,不如说是绑的,袖口永远黑白交织,黑的是油,白的是粉笔灰。盛师课讲得好,口若悬河,声如洪钟,激情澎湃,乱发与粉尘同飞,口水和泪水齐流。有一次讲到悲剧场景,窦娥蒙冤,六月飞雪,盛师于激情中吟诵窦娥临刑词,悲恸处,戛然而止,无语凝噎,见真。盛师把三尺讲台当作释放生命激情的最佳场所,把讲台化作军人的。盛师教学之余,评点古藉,成一家之言,《品》一书,一时有洛阳纸贵之势。盛师已经年未见,今年七十有二,愿您健康长寿。

周林

周林师是基础教研部的英语教员。他的特点是纯正。做人纯正,英语纯正。周林师是七十年代的留英学生。一口流利的伦敦腔,当然,也有着耳濡目染的英国绅士做派,学生送作业到他办公室,他必得起身,说:Thank Y0u。周师精瘦,细高,不愠不火,不紧不慢,路途遇见,学员给他敬礼,他必还礼,当然,敬礼动作是英军式的。对于很多学员,英语是个老大难,周林师想了许多办法,但顽劣如我等,收效不大,周林师也无可奈何。有一次期中考,我的英语考了七十六分,当时,正评优秀学员,英语要八十分,这是硬杠杠。于是,在某天饭点,我敲开了周师家门,饭点去找人办事,是我的风格。因为可以蹭顿美食。周师正在烧菜,拉我一起就餐。先吃,狼吞虎咽后,讲明来意,希望提四分。周师听我讲完,莞尔一笑,说,先回去吧。第二天,路遇周师,他孩子般一笑,伸出食指,做个噤声动作,小声说:秘密哟。回去看发榜,八十二。十年前去南京,玉林兄请我吃饭,周师飘然而至,酒过三巡,周师伸出食指:秘密哟。我眼一湿,浮一大白。又是十年过去,周师,您还好吗?

余琦

余琦老师,川人,个头不高,圆脸,寸头。夹付眼镜,衬出些文化人光景。余琦师教通讯写作。我们似乎没把他当老师,当兄长,他也没把我们当学员,当弟兄。余琦师讲课,旁若无人,就地开讲。讲十分钟,让自己看书,看书十分钟,他扶扶小圆眼镜,继续开讲,讲着讲着,声息全无,大家知道,又到了自学时间。余师讲课,不点名,不查课,我们几个调皮鬼,经常溜出来,到走廊抽烟,他也偶尔踱出来,手一伸:来一根烟。余琦师,课堂上冷,课后热络。年龄比我们大不了多少,有时,周末我们还会去他宿舍吃火锅,酒酣之余,我们会叫他“土匪琦”他也不以为忤,大度一笑,埋头吃酒。琦师厚道,不难为学员,通讯写作的考试,是开卷。琦师说:都不容易啊。有一年,琦师到国防大学参加“全军战研讨会”我请他吃饭,酒杯一端:余老师,敬您。他手一抬:兄弟伙,客气。师生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啰啰嗦嗦写了在政院时的六位老师,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捡一漏万,难免疏漏。本来,还想多写几个人,比如蔡教员等人。但是,考虑良久,还是止住,有的事有的人不写也罢,为师者讳,为尊者讳。只想把美好的一面呈现给大家,只想把最好的回忆留给自己。如今,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已结束使命,成为了历史。但是,青春岁月难忘,记忆永远镌刻于心,伴随终老,永生难忘。此情可待成追忆,想念那些年那些事,想念那些可爱可敬的老师。教师节快乐。一一一王敏,教师节匆匆。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周师

周师,拼音zhōushī,是指周室的军队或周王的师傅。

延伸 · 推荐

师门杂忆(二):那些梦中的天使们

空军节。三五好友小酌,为我这个空军老兵庆生。席间,有友人提议,写写当年南京政治学院的女老师,欣然从命,就作为《师门杂忆》的续篇吧。写文难,写人难,写人更难,写女老师难上加难,那么,本不逾距,守礼,尊师...

.special_tag_wrap{clear:both;padding-top:40px;} .special_tag{padding:0 0 23px;border-top:1px solid #ddd;border-bottom:1px solid #ddd;} .special_tag a,.special_tag a:visited{color:#0f6b99;text-decoration:underline;} .special_tag_ttl{position:relative;top:-12px;float:left;padding:0 10px 0 0;background:#fff;font:18px/20px 微软雅黑;} .special_tag_cnt{clear:both;color:#888;font:16px/30px 微软雅黑;} .special_tag_tj .special_tag_ttl{color:#f33;} .special_tag_bk .special_tag_ttl{color:#1d87e4;} .special_tag_bj .special_tag_ttl{color:#96369f;} .special_tag_hg .special_tag_ttl{color:#f68b2d;} .special_tag_gd .special_tag_ttl{color:#09aa46;}

皮肤干燥缺什么维生素治疗骨质增生的药月经经期延长怎么调理

痛经特别严重怎缓解
郴州治疗卵巢炎方法
山西白癜风医院咨询电话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