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场情思巨涛
每当看到中部队演习那波澜壮阔的场景,我都会想起兰州军区的炮兵靶场。虽然自己没有在靶场工作过,但却多次参与和组织炮兵部队进场训练和实弹战术演习,与靶场结下不解之缘。这里有我的人生脚印和生活轨迹。离开部队几十年来,靶场那熟悉的地形地貌、山川丘陵、草原荒漠、场区营地,以及周围散落的村庄和当地的民俗风情,始终在心里挥之不去。
军区炮兵靶场,这是人们的俗称,规范的名字叫兰州军区炮兵射击场它早前位于甘肃省永登县的坪城堡地区,后来移址到宁夏青铜峡地区,再后来改为合同训练基地,又被置换到银川永宁县的平吉堡地区。
靶场条件艰苦,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地处偏远,文化生活单调,家属工作和孩子上学都不好安排。但是,李守一、翟洪禄、鹿守光、安载民、彭易龙、黄生勤、刘勇、袁耀卿、李德仁、姚百韧等我所熟悉的首长和战友,都曾先后担任过靶场领导职务,他们带领部队扎根靶场,艰苦创业,为部队建设作出过积极贡献。我曾在炮15师8团5连当过战士,翟洪禄、鹿守光两位靶场政委,早前都曾在该连工作,算是我一个连的战友和前辈。而黄生勤、刘勇、李德仁也都和我同在军区炮兵部侦察处、作训处、地炮处工作过。他们以场为家,献身部队的精神,令人难忘。
坪城靶场是乌鞘岭下的一大片丘陵草原,汉武帝时就已驻牧开垦,成为通往河西的一条丝绸之路的便道。从永登穿过中堡的石灰峡,过坪城、松山、干城、大靖、土门入河西走廊,史称松山古道”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名叫坪城靶场,其实是场部设在坪城堡,而坪城堡的北、西、南三面,则被天祝藏族自治县的松山乡所包围,场区多在其北部的松山乡境内,而东边20多公里的兔窝地区,又是景泰县正路堡的地界。所以,这里是一声雄鸡鸣,三县都闻声”的地方。部队经常是住宿在景泰,在永登,转移阵地和目标(落弹)区在天祝。
随着清乾隆三年(1738年)正白旗副都统包尔古楞修建了永登满城,永登开始有清兵驻守。当时清军骑兵的训练场区,就设在松山草原,至今当地还有上满洲营、下满洲营、马场等地名。辽阔的草原很适合于骑兵训练,四野苍茫,旌旗猎猎,骏马奔驰,战刀闪闪的景况,应是当时的写照。
永登是河西走廊进入兰州的门户,战略位置重要。这里既有古老的满城军营,又有适合于炮兵训练的坪城靶场,所以,1954年,炮15师从陕西富平移驻永登。
射击场一组建,即担负起全区炮兵的训练演习保障任务。57年7月,解放军武装力量部长元帅视察炮15师和军区炮兵射击场。叶帅在吕仁礼师长、铁峰副师长等的陪同下,沿着小起伏地,乘车来到海拔2728米的崖圈岭,这里是坪城东滩的制高点,四周可远望十余公里。西北方向海拔4070米的毛毛山,是横断河西走廊的乌鞘岭主峰,高耸入云,终年积雪。叶帅赏心悦目,心旷神怡,除对部队训练作出指示外,还即兴吟诗一首:
拔海二千七公尺。
昔日平番今永登。
车上东滩滩上望。
乌稍白衣卧云天。
68年我到炮15师8团后,部队在宁夏银川地区支左和营建,69年部队移防到青海民和,后来虽然也参加了几次战备疏散、长途拉练和实弹战术演习,但地点都在永登河桥、兰州中川、景泰、一条山、靖远和青海门源地区,和坪城靶场无缘机遇。直到72年9月,时任炮8团作训参谋的我,才随团作训股吴廷栋股长,第一次到坪城靶场,参加了考核8团4连的活动。当时正值秋季,草原的景色十分壮美,连绵起伏的草地上水草丰茂,蓝天白云下,羊群缓缓移动,成片的芨芨草和盛开的马兰花,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夜晚在坳黑的山峦上,看着寂静的天空上满天明亮的星星,仿佛置身于童话的境界。当时草原上还可见黄羊和野兔出没,一次在晚上,就碰到一只野兔顺着我们车灯的方向,奋力奔跑了一百多米。后来得知,这里的长山河村,是我国高山细毛羊的繁育基地,58年曾作为全国农业建设先进单位,获得署名的奖状。后来得知,由卧龙沟、老虎山、毛毛山环抱的大草原,也曾是拍摄《射雕英雄传》的地方。
此后的十多年,我大部分年份都要去靶场参加和组织部队训练演习。印象最深的是74年5月至7月,军区炮兵和炮15师组织的大口径火炮间瞄打集群运动坦克试验这个训练课题是军委炮兵赋予的,由炮8团机关率本团2营、1团2营和55团2营组成实验部队,还配属了不少保障分队。是我军炮兵打坦克的首次大规模试验,研究和试验的课题多,参试和保障的部(分)队多,使用的新装备、新弹种多,参观的领导和专业人员多,各级领导和部队都非常重视。开始时8团团部和2营住石沟井,1团2营住大滩口,55团2营住兔窝,后来转移到坪城以东,鞍子山以南,石家塘、满家塘和王家壩地区。射击目标在芨芨滩,阵地区域在土沟、马圈西南。在演练的14个课目中,印象最深的是夜间对运动集群坦克射击。由炮14师照明火箭连和19军一个82迫击炮排进行照明保障。演习时,只见地面上敌坦克群蜂拥而来,我照明弹连续不断的沿着敌坦克前进方向等间隔发射,照明弹随着降落伞依次在空中徐徐降落,把目标区照得如同白昼,随着侦察兵追踪交会计算和各种射击口令的下达,群群炮弹覆盖目标,霹雳轰鸣,浓烟滚滚,十分壮观。7月25日正式演习,军委炮兵组织全军200多人,召开了全军炮兵打坦克试验现场研究会。军委炮兵司令员张达志、副司令员钟辉、刘禄兴、兰州军区副司令员李书茂、刘静海、伍生荣、王德润、副政委李虎、军委炮兵副参谋长黄登保、军区炮兵司令员窦金波、政委许冲波等到会。这次试验演习,被载入我军炮兵发展的史册。
76年2月,军区炮兵机关缩编。当年10月,重新组建了军区炮兵靶场,将军区炮兵指挥连改为靶场勤务连,使靶场员额增加到196人,改归军区司令部领导。李守一任主任,翟洪录任政委。后来,军区炮兵机关又经恢复和撤销,靶场的隶属关系亦随之调整。在几次调整中,坪城靶场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是场区幅员偏小,难以满足部队实弹战术演习和高炮实弹演练落弹区的要求;当地海拔高,一年中寒冷时间长,进场部队生活保障难度大;保护草原意识增强,车辆演习中碾压对草原造成的,赔偿费不断提高 ;随着经济发展,军地之间和地方之间在场区土地纠纷方面的矛盾开始显现。坪城和松山一些地方开始在场区草原设置铁丝网,进行圈地占地,有的地方还发生群众械斗行为。永登县政府曾找到炮15师政治部和时任作训科长的我,借去小比例尺的军用地图,准备就县域边界问题与天祝县交涉。因为事关各地群众利益,双方僵持不下。
就在这一时期,机会来了。83年3月,总参批复和军区,将位于宁夏的原总后军事医学科学院第9试验场,改作兰州军区炮兵靶场。军区炮兵部白武德副部长带军区司、政、后联合工作组和炮兵部作训处副处长陈汝荣、军区炮兵射击场主任李守一等,前往接收。这片地区是67年3月开始作为军事用地的,那时正是文革最动乱的时期,各级党政组织瘫痪,派纷纷夺权,社会秩序混乱不堪,不知这些地是怎样从地方划拨到部队手中的。接收时,场区总面积460平方公里,位于宁夏同心、吴忠、中宁三县交界处的鲁家窑地区。场区还有18435平方米的营房,生活设施齐全,可同时容纳2个团的兵力进场驻训,可供1个加强步兵师进行实兵演习。场部设在青铜峡镇。在接收和移驻青铜峡靶场的同时,原坪城靶场改作炮15师靶场。由于接收的多为图纸资料,接收之后,就与地方多次协商,将场区土地过户到部队。有意思的是,当地政府竟同意顺自然地形定界,这样又使场区面积扩大到553平方公里,约83万亩,相当于太平洋上一个关岛(549平方公里)的面积。更有意思的是,83年4月,吴忠市国土局在颁发土地证时,以每亩8分钱的价格,将这些土地正式过户给了部队。这绝对是一个历史的时刻。
尔后,靶场李守一主任和吴松华、胡道顺副参谋长带队,奋战三个多月,制作了高2米、宽1.2米、厚0.2米的界碑,竖立在场区周围,同时在场区边界埋下了360根界桩,使靶场83万亩的场区,无可争议地固定下来。可惜的是,李守一老主任2014年11月逝世,最近白武德司令员在一篇纪念他的文章中,说他是靶场建设的开拓者实至名归!
鲁家窑场区是一片广袤的荒漠,干旱缺水,土地贫瘠,植被稀少,但这里盛产宁夏五宝中的甘草和发菜。甘草别称甜草根或乌拉尔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和根状茎药用价值很高,能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等。每年的6到10月份,遍地茂密的甘草和大片的黄花,才使这里充满生气。
自从有了青铜峡靶场,全区炮兵的进场训练和实弹战术演习,如虎添翼,别开生面。尤其是高炮,彻底结束了无正规演练场地的历史。83年9月,军区炮兵部在这里组织全区高炮部队共36个高炮连和兰空各型飞机56架(次)炮空对抗演练。军区钱锡候参谋长率司、政、后机关工作组到场检查指导。84年8月,军区又在这里组织了4个高炮团、19个高炮营、56个高炮连参加的炮空合练和实弹射击。
在85年部队精简整编中,军区炮兵部由5个处38人缩编为2个处15人。刘万贵任部长,白武德任副部长,炮兵靶场也减员至129人,安载民任主任,彭易龙任政委。
87年8、9月份,军区炮兵部又在青铜峡炮兵靶场组织高炮战术演习和实弹射击,配合总参炮兵部在这里召开了全军高炮实弹战术演习经验交流会(代号879会议)9月13日至17日会议期间,副总参谋长徐惠滋、总参炮兵部部长杜长青、副部长赵文光、军区参谋长邢世忠、副参谋长等首长及140多名陆海空三军代表参加。宁夏区委书记、区政府主席沈达人、宁夏军区司令员刘学基等还应邀观看了演习。当多种机群飞临场区上空,我多个高炮阵地炮声隆隆,被击落的一个又一个飞机拖靶从天而坠时,徐惠滋副总长等和代表们几次起立,热烈鼓掌。这次会议召开和改革成果,也被载入我军炮兵建设发展的史册。赵文光副部长还赋诗一首:
壁立黄河站青铜。
戈壁沙场大演兵。
研究战法多奇志。
改革成果誉军营。
94年9月,全国副主席钱正英到宁夏考察,提出建设扬黄灌区,解决宁南山区贫困人口脱贫问题的构想。95年12月正式批准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简称1236工程)立项,这个宁夏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扶贫项目和当时国内最大的以扶贫为宗旨的移民项目,被作为重点工程列入国家九五计划。因为军区靶场正处于扬黄灌溉工程区域内,96至98年,军区在杜泽源副参谋长带领下,军训、兵种、群联、营房部门参加,与宁夏区人大副主任张位正为首的工作组反复会商,以83万亩为会谈基础,置换训练场地。99年签署了置换协议。以相同的面积,在银川永宁县平吉堡地区,重建兰州军区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基地分南北两区,南区用于炮兵防空兵实弹战术演习,北区用于合同战役战术演习;军区在红寺堡(鲁家窑)的军事用地,全部移交给当地政府,作为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用地。2000年完成置换。
扶贫扬黄工程包括鲁家窑在内的红寺堡扬黄和固海扩灌两片灌区,98年正式开工建设,至2008年一期工程完成,总投资36.69亿元,使长期受缺水困扰的宁南山区34万农民得以搬迁安置,移民人均纯收入比搬迁前增加了4到5倍。
在国家大力支援地方脱贫的同时,地方的对口支援协作也加大力度。96年,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积极推进福建和宁夏两省(区)的对口帮扶,在永宁以西平吉堡以南的荒原上建设移民村,用以安置宁南干旱山区来的移民,亲自为该村命名为闽宁村。后来部队为了支援地方建设,特别是闽宁村的葡萄园区建设,将合同训练基地的几十平方公里土地移交地方,场区面积略有减少,但仍不低于500平方公里。2016年7月19日,作为的到此视察,深情回忆了20年前在福建工作时直接推动闽宁合作的情景。20年来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昔日的干沙滩,今天脱胎换骨成了金沙滩,闽宁村升级成为闽宁镇,有常住居民6万余人,逐步形成以劳务输出、葡萄种植、光伏农业、肉牛养殖、红树莓种植为主的产业增收渠道,村民收入翻了20倍,成为对口扶贫协作走向全面小康的一个样板。这中间,也有部队做出的贡献。
大约在98年,时任军区炮兵靶场主任的李德仁来南京我家看望,久未见面,大家都很高兴。我和他87年曾一起上过前线,历经了部队作战、交防、休整、回撤的全过程,结下了真正的战斗友谊。在交谈中,得知军区炮兵靶场将要易地置换,改造升级,作为军区合同战术训练基地。2001年,这个计划得以实现,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为师级建制,他也升任为基地副司令员,再次成为创业者和开拓者的角色。
炮兵靶场是全区炮兵训练的演兵場,也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磨刀石。几十年来,它见证了多少万官兵和装备的出出进进,纵横驰骋,见证了多少个昼夜的激烈对抗,炮声隆隆,见证了几代人的豪情壮志,顽强拼搏,见证了军队发展的不懈追求,荣耀。炮兵靶场是值得留恋和怀念的。它以自己广阔的胸怀和艰苦奋斗、锐意创新的精神,在部队的建设和发展史上,不断谱写着新的篇章!
2018年5月7日于南京仙林
纪念兰州战役69周年兼怀
炮15师1、8团的前辈们
巨 涛
三六两军炮工团。
解放兰州英名传。
排兵布阵沈家岭。
连番皋兰山。
炮火轰鸣摧敌垒。
铁桥强夺控金关。
千里西进军威振。
勇为雄师开新篇。
后记:
1949年8月,我第1野战军组织8个军会攻兰州。当时在2兵团编成内的3军9师、6军炮工团和3军炮工团,即是后来的炮15师师部、炮1团和炮8团的前身。
1949年8月21日,我军向兰州以南敌各要点发起攻击,兰州战役开始。因准备仓促,未获进展,且伤亡较大,遂调整部署,改为攻坚。2兵团担任主攻,负责攻取兰州屏障皋兰山,6军、4军为第一梯队,3军为第二梯队,25日佛晓发起总攻。炮兵以猛烈火力将敌大部防御工事摧毁,为步兵开辟冲锋道路,又以强大火力击退敌多次反冲击,战斗十分激烈。敌在我全线猛攻下,沈家岭、狗娃山、窦家山、营盘岭等重要据点先后失守,全线溃退,我乘胜攻击。26日,2兵团抢占黄河铁桥,断敌逃路,肃清外围,7时攻入城内,展开激烈巷战,与19兵团共歼兰州守敌。至12时,战役胜利结束,兰州解放。
此役共歼灭马步芳主力27000余人,我军伤亡8700余人。这次战役中,6军炮工团3连(即后来的炮15师1团3连)获得6军授予的准确命中 无坚不摧锦旗一面,3军炮工团3连支援65军攻占了窦家山。
兰州战役的胜利,使西北军主力丧失大半,打开了进军新疆、宁夏的门户,加速了西北全境的解放。战役结束后,我军乘胜西进,追歼逃敌。3军炮工团随军进驻张掖,6军炮工团进驻迪化(乌鲁木齐)
1952年6月,西北军区组建两个预备炮兵师,3军9师师部开赴陕西富平,改编为炮15师师部,3军炮工团一部开赴陕西耀县,改编为炮8团,隶属炮15师。6军炮工团开赴陕西大荔,8月在陕西泾阳永乐店改编组建为
炮1团,隶属炮10师。12月,炮10师调往东北军区,炮1团调归炮15师建制。此时,炮15师所属的1、2、4、8团,集中于陕西富平、泾阳、三原、耀县一带。
1954年3月,炮1、8团移防甘肃永登,进行营建施工,10月,师部率2、4团分别迁驻甘肃永登和武威。
1955年3月,炮4团赴山东莱阳,调归炮12师建制;1963年9月,炮2团拨归福州军区建制,此后炮15师仅辖1、8两团。
1968年8月和1970年1月,先后组建炮55团和炮211团,1976年6月调入炮412团,炮15师下辖5个团。
1985年10月,炮15师和炮1、8、55、211团番号撤销,就地缩编为炮1旅;炮412团转隶军区司令部。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从此走进了历史,开启了新的征程,留下了十数万官兵的深深回忆和无限眷恋。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靶场
靶场是供军用航空器做空对地投射武器试验和训练的专用场地。
炮兵
炮兵又称地面炮兵、野战炮兵,是以火炮、火箭炮、反坦克导弹和战役战术导弹为基本装备,遂行地面火力突击任务的兵种。一般设有领导指挥机关,编有部队、院校、科研机构。部队通常按师(旅)、团、营、连的序列编制,主要装备压制火炮、反坦克火炮、反坦克导弹和地地战役战术导弹等。是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火力突击力量。炮兵是以火炮、火箭炮和战役战术导弹为基本装备,遂行地面火力突击任务的兵种。它是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火力突击力量。具有强大的火力、较远的射程、良好的精度和较高的机动能力,能集中、突然、连续地对地面和水面目标实施火力突击。主要用于支援、掩护步兵和装甲兵的战斗行动,并与其他兵种、军种协同作战,也可独立进行火力战斗。炮兵具有强大的火力和较高的机动能力,能对地面、水面目标实施集中、突然、连续的火力突击。主要用于支持步兵、坦克兵的战斗行动,并协同其它兵种、军种作战,也可独立进行火力战斗。其基本任务是:摧毁敌方炮兵和指挥机构;击毁敌坦克、舰艇和其它装甲目标;歼灭敌方有生力量;封锁敌方交通枢纽;破坏敌方工程设施等。
- 下一页:出售未来第九十一章战备
- 上一页:仙侠世界大网络 第450章 修真网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