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网

父亲原是意大利圣莱莫人(1)


“看不见的城市”


192 年10月15日,伊塔洛·卡尔维诺生于古巴哈瓦那附近圣地亚哥的一个名叫拉斯维加斯的小镇。父亲原是意大利圣莱莫人,后定居古巴,是个出色的园艺师;母亲是撒丁岛人,植物学家,为了使出生在异国他乡的儿子不忘故土,母亲特意给儿子取名为伊塔洛(“意大利”的意思),以寄托他们对故乡的怀念。


1925年,卡尔维诺刚满2岁,全家就迁回到父亲的故乡圣莱莫。他们住的那幢别墅既是栽培花卉的试验站,又是热带植物的研究中心,因此,卡尔维诺自幼就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仅从父母亲那里学到很多自然科学知识,熟知名目繁多的奇花异草以及树林里各种动物的习性,还经常随父亲去打猎垂钓。这种与众不同的童年生活,给卡尔维诺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使他的作品始终富有寓言式童话般的色彩而别具一格。


1942年,高中毕业后,卡尔维诺在都灵大学上农学系。二战期间的194 年,在德国人占领的20个月的漫长时间里,卡尔维诺与他弟弟积极参加了意大利游击队组织的抵抗运动,卡尔维诺的父母亲曾因此被德国人羁押作人质。发表于1947年的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径》就是一部以作者自幼所熟悉的利古里亚地区的游击队活动为历史背景的长篇小说,当时的卡尔维诺年仅24岁。


1945年卡尔维诺全家迁居都灵。战后,他在都灵大学攻读文学。1947年大学毕业后,在都灵的艾依那乌迪出版社任文学顾问。这一年他完成论康拉德的毕业论文,并且发表《通向蜘蛛巢的小径》。在此期间,他加入了意大利共产党,并经常为该党的中央机关报《团结报》撰写文章。


1949年,题材多样的短篇小说集《最后飞来的是乌鸦》问世。所收作品既有童话和传奇色彩,又含有特定的现实意义;既有浓厚的抒情性,又有一定的哲理性。1952年卡尔维诺一鼓作气地完成了脍炙人口的中篇小说《分成两半的子爵》。作品的主人公是17世纪奥土战争期间被一颗炮弹炸成了两半的贵族军官,是现代社会中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大炮”轰炸成两半的现代人的写照。


1954年,卡尔维诺的另一部短篇小说集《进入战争》问世,作品反映了战争在步入而立之年的卡尔维诺身上所留下的难以医治的创伤。被人誉为“意大利式的格林童话”,“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的《意大利童话》发表于1956年,它是卡尔维诺花费两年的心血写成的,全书搜集了近200篇各地的传统民间故事和童话。


1957年,题材与构思截然不同的两部小说《树上的男爵》和《房产投机》同时问世。这两部小说的主人公都是现实生活的“失败者”,都是“消极人物”。《树上的男爵》的主人公是18、19世纪的贵族后裔,他栖居在树上,拒绝下到人世间生活;《房产投机》的主人公是深居闹市的文人,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因力图重新安排现实而处处碰壁。


1956年,“匈牙利事件”发生以后,卡尔维诺于1957年在《团结报》上发表公开信,宣布正式退出意大利共产党。国际形势的动荡和消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弊端,使很多文人在精神上产生了危机,痛苦地看到自身价值的瓦解,然而卡尔维诺却把作家的使命、文学的作用以及对社会的政治责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始终没有把自己禁锢在“象牙塔”之中。此后不久,《烟云》(1958),《不存在的骑士》(1959)等深刻揭示现实社会弊病的作品相继问世。


1962年,卡尔维诺在《梅那坡》文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系列杂文,如《向迷宫挑战》《惶惑的年代》《物质世界的海洋》等,就60年代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中知识分子和文人同现实社会之间所产生的新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那些向‘物质世界’投降的人们已经沦为商品化的人了,他们的思想也商品化了”,“战后出现的这种向物质世界投降的历史现象是由于人类无力诱导事物发展的进程所致。”。


196 年,短篇小说集《马可瓦多》问世,标志着卡尔维诺的文学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小说以寓言式的风格,揭示了从社会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都业已蜕化的人类社会,描述了当代人孤寂、惶恐、陌生和不安的心态。


20世纪70年代,卡尔维诺创作了三部具有后现代派创作风格的小说《看不见的城市》(1972)、《命运交叉的古堡》(197 ),以及 《寒冬夜行人》(1979)。


1980年,在巴黎旅居15年之久,卡尔维诺返回意大利居住。在他居住在巴黎的年月里,他与当时的思想大家,列维·斯特劳斯、罗朗·巴特过从甚密。思想方面,明显受到索绪尔、普洛普、格雷马斯、托多洛夫,以及福科、拉康、德里达、德留兹和居达里的影响。198 年,卡尔维诺出版了最后一部小说《帕洛马尔》(198 )。


1985年9月,卡尔维诺在休假期间突患脑溢血(当时他正在准备去美国讲学的演讲报告),当即就被送到医院抢救。待动完手术麻醉药性过去之后,他望着那些塑料导管和静脉注射器,仍不乏想象力地风趣地说:“我觉得自己像一盏吊灯。”1985年9月19日卡尔维诺终因医治无效,在意大利佩斯卡拉逝世,终年62岁。


卡尔维诺于1985年被提名为文学奖获奖者,却因于当年猝然去世而与该奖失之交臂。



“看不见的城市” (影像大部分于与中国有关,文字来自卡尔维诺作品:《看不见的城市》)


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谈论了 2位他钦佩的作家——


1、雷蒙·格诺


卡尔维诺:他的叙事作品极为一贯、紧密,在《地铁姑娘扎姬》中达到喜剧性优雅的极致……在我们的世纪,格诺是睿智作家的独特例子,他总是与他所处时代的主流趋势背道而驰,特别是法国文化。


诗人心烦时 / 会拿起笔写一首诗 / 人们明白在这种情况下 / 有时也会让诗有点心烦。——雷蒙·格诺《诗人心烦时》


[法]雷蒙·格诺(190 -1976),著有《麻烦事》《风格练习》等。


2、切萨雷·帕韦塞


卡尔维诺:《月亮与萤火》是帕韦塞的小说中充满最多象征符号!自传主题与专断陈述的,或许过度了:仿佛从他沉默寡言与轻描淡写的典型叙事风格中,浮现大量的沟通与呈现,将短篇故事转化为长篇小说。


昔日丰富而持久的秘密其实正是童年时的自己,只是真正懂得时已晚了。——切萨雷·帕韦塞


[意]帕韦塞(1908-1950),著有《土地和死亡》《死亡即将来临,带着你的一双眼睛》等。


、司汤达


卡尔维诺:我爱司汤达,因为只有在他那里,个性道德 、历史 、生命冲动合成单独一样东西,即小说的线性 。


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坟墓,是用来埋葬所爱的人的。——司汤达《红与黑》


[法] 司汤达(178 -1842),著有《红与黑》《巴马修道院》等。


4、海明威



卡尔维诺:我爱海明威,因为他唯实、轻描淡写、渴望幸福与忧郁……他发展了一种风格来充分地表达他对生活的看法,而且这种风格尽管有时暴露其局限和缺点,但在其较成功的时刻,可以说是现代文学中最冷峻最直接的语言,最干练最不加雕饰的风格,最明哳最写实的散文。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海明威《老人与海》


[美]海明威(1899-1961),著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等。


5、罗伯特·史蒂文森


卡尔维诺:我爱史蒂文森,因为他表现为他愿意的那样。(《沙丘上的凉亭》)这则故事讲述的是他想延长的童年,尽管他清楚知道,童年已经结束了。


默默传开的谎言常常最损人的。——罗伯特·史蒂文森


[英]罗伯特 · 史蒂文森(1850一1894),著有《金银岛》《化身博士》等。


6、契诃夫


卡尔维诺:我爱契诃夫,因为他没有超出他所去的地方。


人的眼睛,在失败的时候,方才睁了开来。——契诃夫《手记》


[俄]契诃夫(1860-1904),著有《套中人》《变色龙》等。


7、托尔斯泰


卡尔维诺:我爱托尔斯泰,因为有时我觉得几乎是理解他的,事实上却什么也没理解。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结构”最为明显的作品之一是《两个骠骑兵》,这是他最典型的故事之一——至少是早期风格——较为直接的托尔斯泰作品——同时也是他最美的作品之一,因此观察它的结构,可以让我们了解作者的创作方式。


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俄]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等。


8、曼佐尼


卡尔维诺:我爱曼佐尼,因为不久前我还在恨他。


[意]曼佐尼(1785-187 )著有《约婚夫妇》《卡马尼奥拉伯爵》等。


9、切斯特顿


卡尔维诺:我爱切斯特顿,因为他愿意做天主教徒伏尔泰而我愿意是共产主义者切斯特顿。


真正成功的科技天才在于使人不再有求于他。只有庸才才拼命要让自己显得不可或缺。——G.K.切斯特顿《改变就是进步?》


[英]G.K.切斯特顿(1874-19 6),著有《布朗神父探案》《飞行的小客栈》等。


10、福楼拜


卡尔维诺:我爱福楼拜,因为他之后人们再不能像他那样做了。《三个故事》中的三则故事几乎是福楼拜所有作品的精华……小说以高明的精确性探索人类的心灵,不过这些篇幅就像关闭的百叶窗,让什么都看不见,小说中的可见性开始于司汤达与巴尔扎克,到了福楼拜的时候,它达到了文字与影像间的理想关系。


每一个微笑背后都有一个厌倦的哈欠。——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法]福楼拜(1821-1880),著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等。


11、荷马


卡尔维诺:也许,对奥德修斯·荷马来说,真与假之间的界线并不存在,他只不过是在记述同一经验,这经验一会儿存在于现实的语言中,一会儿存在于神话的语言中,如同哪怕是对今天的我们而言,每次旅程都依然是一部《奥德赛》,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奥德赛》。


你的话是空空洞洞的风。——荷马《伊利亚特》


[古希腊]荷马(约前9世纪-前8世纪),著有《伊利亚特》《奥德赛》等。


12、色诺芬


卡尔维诺:在今天阅读色诺芬的《长征记》,极似观看一部时不时在电视或录像上重播的老战争纪录片。我们观看一部退色的黑白电影时,那有点粗糙的明暗对比和快动作会产生奇异的魅力,同一种魅力总是自发地出现于《长征记》的段落中。


如果派我领导,我将不以年轻为借口而拒绝。我认为我正年轻力壮,足以抵抗危险不受伤害。——色诺芬


[古希腊]色诺芬(约前4 0年-前 55年),著有《长征记》《希腊史》。


1 、奥维德


卡尔维诺:《变形记》是一首迟来之诗:每一段插曲都以紧凑的节奏相随,为了在我们的想象力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个意象都必须与另一个意象相重叠,以便在消失之前获得一种稠密感。


爱一个人就是要先出自己,而不期待得到回报,相信自己的爱一定能唤起对方的爱。——奥维德《爱的艺术》


[古罗马]奥维德,代表作《变形记》《爱情三论》等。



14、普希金


卡尔维诺:我爱普希金,因为他清晰、讽刺和严肃。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 /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 相信吧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 一切都将会过去 / 而那过去了的 / 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俄]普希金 (1799-18 7),著有诗歌《自由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15、普林尼


卡尔维诺:普林尼的科学方法徘徊在从大自然中找出秩序的欲望和记录非凡与独特的事物之间,而最后总是后面这项趋势武功。


[古罗马]普林尼,以其所著《自然史》一书著称。


16、马克·吐温


卡尔维诺:我们承认他的成就,亦即他不仅是个娱乐读者的作家,而且他也积聚了许多材料,以建构美国的神话与民间故事,一整组国家需要用来发展自身形象的叙事工具。


每当你发现自己和大多数人站在一边,你就该停下来反思一下。——马克·吐温


[美]马克·吐温(18 5-1910)《百万英镑》《汤姆·索亚历险记》。


17、伽利略


卡尔维诺:伽利略最著名的隐喻——这隐喻本身包含新哲学的核心——是关于用数学语言写自然之书的隐喻。……当伽利略谈到字母时,他的意思是一个足以代表宇宙万物的综合体系。


数理科学是大自然的语言。——伽利略


[意]伽利略(1564-1642),著有《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对话》等。


18、西拉诺


卡尔维诺:西拉诺是科幻小说的先驱,他的想象来自于他所处时代的科学知识,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魔法传统,他所提出的预言式概念,只有三个世纪后的我们才得以欣赏到。


[法]西拉诺(1619-1655),著有《另一世界,或月球上的国家和帝国》等。


19、笛福


卡尔维诺:笛福避免了十七世纪的浮夸文风,又避免了十八世纪典型的滥情,他的语言冷静而简练,像司汤达那样……《鲁滨孙漂流记》无疑是一部值得逐字逐行重读的小说。


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英国]笛福(1660-17 1),著有《鲁滨逊漂流记》等。


20、狄德罗


卡尔维诺:在当代文学奠基者当中,狄德罗的地位仍在上升,这主要是因为他那部反小说或曰超小说的《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这个文本的丰富性和创新动力,永不会完全耗尽。


如果你不必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这世界将是何等出色的一台喜剧。——狄德罗《寄给索菲 · 伏朗的信简》


[法]狄德罗(171 -1784),著有《哲学思想录》《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等。


21、吉安马利亚·奥尔特斯


卡尔维诺:他以任何历史唯物主义者都只能望其项背的果断和迅速,将一切转译为经济学的语言,或者说是转译为收入和支出。


吉安马利亚·奥尔特斯,著有《人类生活的乐趣与痛苦之计算》等。


22、巴尔扎克


卡尔维诺:巴尔扎克此时所热衷的,是一部关于巴黎的地貌学史诗,他跟着自己的直觉走,而他是第一位对巴黎有这样一种直觉的人,也就是把这座城市当做语言,当做意识形态,当做某种制约每一思想和言行的东西。


思想麻醉人的力量远不如言语那么强。一个人说话多了,会对自己的话信以为真。——巴尔扎克《幻灭》


[法]巴尔扎克(1799-1850),著有《人间喜剧》《朱安党人》《驴皮记》等。


2 、狄更斯


卡尔维诺:在我们的眼前,狄更斯的世界变成了贝克特的世界,狄更斯晚期的作品中充满了黑色幽默,我们在其中预先尝到了贝克特的味道。


你,不要挤:世界这么大,它容纳的了我,也容纳的了你。——狄更斯《你,不要挤》


[英]狄更斯(1812-1870),著有《雾都孤儿》《双城记》等。


24、阿里奥斯托


卡尔维诺:《疯狂的奥兰多》是一本体裁独特的书,可以——也许应该说必须——独立来读而不必参考它之前或它之后任何其他文本,它是一个自足的宇宙,读者可以在这宽广的宇宙中漫游、进出、迷失。


[意]阿里奥斯托(1474-15 ),著有《疯狂的奥兰多》《讽刺诗》等。




25、亨利·詹姆斯


卡尔维诺:詹姆斯其余作品的特征是难以捉摸、欲言又止、沉默寡言,从这个背景看,这篇故事显得突出,因为这是他最清晰的作品之一……然而这则故事(《黛西·米勒》)隐含的神秘感并不逊色于这位内向的作家所写的其他故事,它依然沉浸在一些主题中,这些主题总是若隠若现,却贯穿他所有的作品。


爱情跟讲道理是两回事。——亨利·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画像》


[美]亨利·詹姆斯(184 -1916),著有《一个美国人》《使节》《金碗》等。


26、伏尔泰


卡尔维诺:今天《老实人》最令我们欣赏的,并不是“哲理小说”,也不是它的讽刺,也不是逐渐显现的道德观和世界观,而是节奏。一系列不幸事故、惩罚和屠杀在书页上奔驰,从一章跳到另一章,不断分岔和繁殖,却不会煽起读者的任何情绪,而是使读者感到一种神采飞扬和野性的生命力。


人的本能是追逐从他身边飞走的东西,却逃避追逐他的东西。——伏尔泰


[法]伏尔泰(1694-1778),著有《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老实人》等。


27、约瑟夫·康拉德


卡尔维诺:尽管我不相信康拉德所写的大部分东西,我却始终相信他是一位好船长,他将那种很难写作的元素带进他的故事里……除了康拉德,还有谁可以用这种技术上的精确性,这种热情,以这么不浮夸、不做作的方式,来写作他所从事的行业的工具?


一堆乌云遮住了远处的海面,通向天涯海角的静静的河道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下流淌——像是通向无尽的黑暗的最深处。——约瑟夫·康拉德《黑暗之心》


[英]约瑟夫·康拉德 (1857-1924),著有《黑暗的心》等。


28、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


卡尔维诺:帕斯捷尔纳克给整部小说灌输一种渴望,渴望那已不再存在的小说。然而,具有悖论意味的是,我们可以说,再没有比《日瓦戈医生》更典型的苏联小说了……《日瓦戈医生》是、也不是一部十九世纪小说,就像它是、也不是一部缅怀革命前那个时期的小说。


历史是若干世纪以来对死亡之谜有系统的探索,并且一直在希望克服死亡。——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俄]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著有《日瓦戈医生》等。


29、加达


卡尔维诺:《与忧伤相识》乍看之下是一本我们所能想象的最主观的作品:它几乎只是无意义的绝望的流露出可是事实上,这本书充满了客观和普遍的意义。另一方面,《梅鲁拉纳大街上的惨案》则是完全客观,它描绘拥挤在周遭的生命,不过它同时也是一部非常抒情的作品。


[意]加达(189 -197 ),《曼罗拉纳大街上的惨案》《痛苦的认识》等。


0、蒙塔莱


卡尔维诺:蒙特莱的诗歌,其文辞、节奏和所唤起的形象,都具有明白无误的精确性和独特性。


我漫游在星星间,我深知,即使它们都暗淡了,你的双眼仍能亲切的闪烁。——蒙塔莱


[意]埃乌杰尼奥·蒙塔莱(1896—1981),著有诗集《乌贼骨》《境遇》《 暴风雨和其他 》等。


1、弗朗西斯·蓬热


卡尔维诺:我们突然发现,存在可以是一种更紧张、更有趣和更真切的经验,而不是已使我们五官麻木的心不在焉的日常程序,我相信,正是这,使弗朗索瓦·蓬热成为我们时代的伟大哲贤之一,也是我们为了不使自己在原地绕圈子而需要接触的少数几位根本性的作者之一。


[法]弗朗索瓦·蓬热(1899-1988),著有《新新诗歌集》《何为一只语言的无花果以及为何》等。



2、博尔赫斯


卡尔维诺:在诸多动机之中,我愿意把表达的精练放在首位:博尔赫斯是一位简洁大师,他能够把极其丰富的意念和诗歌魅力浓缩在只有几页长的篇幅里……所有这一切,都是一种风格上的奇迹,在西班牙语中无可匹敌,且只有博尔赫斯才知道其秘方。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给你贫穷的街道、绝望的日落、破败郊区的月亮。 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 ——博尔赫斯


[阿根廷]博尔赫斯(1899-1986),著有《老虎的金黄》《小径分岔的花园》等。


(编辑:王怡婷)

郑州白癜风医院地址
石家庄治疗男科费用
佛山治疗牛皮癣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