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网

星月情外婆树散文

(一)

终于熬到放学了,我把满桌子的书本文具一股脑塞进书包,跟还在慢吞吞收拾东西的同桌打声招呼,急匆匆冲出教室。

校门口有个公用,我投一枚硬币,拨通了外婆的。几声长长的“嘟嘟”声后,我听到听筒被拿起来的声音。

“外婆,我是妮儿,我放学了,今天去看你……”不等外婆说话,我早已爆豆子一样说个不停。

“嗯,乖妮儿,坐车当心点,不要急,慢慢回来。我给你烙葱油饼,做打卤面……”那头,外婆苍老的声音里掺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挂断,再投一枚硬币,给老妈说一声我回乡下去看外婆,穿过大街坐上公交车,往城郊的汽车站赶。

通往乡下的班车出城,已经是日落时分,我靠车窗坐着,看着窗外那一轮红日,斜斜地挂在山头上,绯红的云霞映红了半边天。已是深秋,公路两边的秋庄稼已经收获,满地的玉米秸秆还在晾晒,有村庄的地方,果园里尚有红彤彤的苹果挂在枝头,被夕阳镀上一层诱人的亮光。

外婆门前的那棵苹果树上,也该挂满红艳艳的果子了吧?还有那两棵小枣树上,像星星一样缀满枝丫的脆枣,甜味儿似乎又在舌尖上泛滥。

葱油饼,打卤面,韭菜盒子,麻腐饺子……一想起外婆,肚子也开始咕咕乱叫了。我天生是个小吃货,从小跟着外婆长大,记忆里塞满的,居然都是各种各样的吃食,有时候做梦笑醒来,也是因为馋,梦里都在咀嚼外婆做的美食。

打记事起,我就在外婆家长大。

听妈妈说,我是刚断奶就被她送给外婆照管的。妈妈那时候在镇上开了一家小理发店,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我的亲奶奶嫌我是个丫头片子,他还要管大妈、二婶的三个孩子,拒绝照顾我,让妈妈回家自己带。妈妈心里知道,奶奶是不想让她在外面抛头露面去挣钱,怕爸爸常年在外,妈妈会不安分,故意拿我来为难妈妈。这些话不是妈妈亲口告诉我的,是我无意中听到妈妈和爸爸争吵时知道的。从那时候起,我开始对自己的亲奶奶有了些生分,总也不愿意和她去亲近。

那时候外公还在,舅舅上初中,外婆整天忙里忙外做家务,和外公一起种庄稼,进进出出,背上总绑着才咿咿呀呀学语的我。外婆说,我小时候胖乎乎的,喜欢裂开长着几颗乳牙的小嘴咯咯地笑。外婆住的屋子的墙上,有一个玻璃相框,里面放着很多旧照片。一个胖乎乎的小丫头,头上扎一个冲天小辫,小脸红扑扑的,手里拿一个拨浪鼓,露出甜甜的笑。不用问,那肯定是儿时的我了。

我坐在外婆怀里,外婆六十左右岁的样子,头发已经花白,微微地笑着,眼里透出温润的光。外公戴一顶有沿的帽子,精气神很足,可他不苟言笑,看起来有些严肃。小时候的我总有些怕外公,甚至拒绝让他抱我。外婆说外公其实很疼我的,每次去镇上或者城里,都会给我买回好吃的糖果,桃酥。可外公在我7岁那年就过世了,可能是我那时候年幼,外公留在我脑海里的印象都有些模糊,只记得他总坐在门前的那棵大榆树底下抽烟,夜幕中那红红的火星子一闪一闪,照亮那张黝黑的、布满皱纹的脸。

外公和外婆坐在两张带靠背的木椅上,他们的身后,站着漂亮的妈妈和帅气的舅舅。外婆经常用一条湿毛巾,一遍一遍地擦拭着那个古旧的像框,手指轻轻抚摸着照片里每一个人的脸。我知道那一刻的外婆心一定疼了,她在想念故去的外公,和常年不在她身边的妈妈和舅舅。

外婆会做很香很香的饭菜。我最喜欢吃的,是外婆烙的各种各样美味的饼。

烙饼 其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妈妈就嫌烦,从不愿给我们烙饼吃。从市场买来的饼也黄葱葱的,我吃着却总觉得没外婆做的香。看着我心不甘情不愿地掰一块饼,一副嫌弃的样子,妈妈一语就道破我的心理:不是饼不香,是你想外婆了吧!知女莫若母,亲爱的妈妈,总算还能体谅一下她女儿这颗饱受摧残的心。自从上了初三,妈妈就限制了我的自由,周末和假日都安排补习的课程,连抽空去看外婆,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可怜天下父母心,她也可怜可怜我这颗还未褪去稚嫩的心吧!

不到一小时的车程,我已经看到了外婆的村子。太阳已经落山,暮色沉沉,小村子隐在一片苍茫宁静之中。在村子岔道口下车,我沿着一条土路进村,往外婆家走。村子里静悄悄的,少有人影,这个时候,应该是吃晚饭的时候了,几缕炊烟从农家小院的屋顶飘起,融入到渐浓的夜色中。

“妮儿!”穿过巷道,刚看到外婆门前的老榆树,就听到一声急切的呼唤。

是外婆!她早早站在树下等我,看我走近,紧走几步迎上来。我大喊一声“外婆”,扑进她的怀抱。外婆一双粗糙的手摩梭着我的头发,我拉着外婆的胳膊进院。

推开院门,阿黄摇着尾巴跑过来,呜呜叫着往我腿上扑。一个多月没回来了,阿黄也思念它的小主人了。这阿黄是我很小的时候外婆从别人家讨来给我作伴的,刚抓来时还不会吃食,十几年过去,按狗的年龄,它都已经老了。自从我离开外婆去城里上学,它就成了外婆身边的陪伴。

进屋拉开灯,一股香味扑鼻而来,茶几上,一盘黄灿灿香喷喷的葱油饼,早已经做好。

“外婆,我就随口说说,您真做葱油饼啦!”看着盘子里的饼,想着外婆这么大年纪了还给我忙三火四地烙饼,良心发现,有些心疼。

“妮儿来,外婆当然得给妮儿做好吃的了。饿了吧,先吃块饼垫垫,外婆给你煮面去。”

我每次回来,外婆都这样,忙不迭地给我做吃的,生怕把她宝贝外孙女饿坏了。

“外婆,我吃饼就好了,你不要去忙了。”怕外婆辛苦,我把外婆拽沙发上坐下。

“面外婆早擀好了,鸡蛋卤也勾好了,只煮面就好。”外婆哪里肯依,执意去厨房给我煮面,让我看电视吃饼。我自然也不依,拿一块饼,边吃边陪外婆去煮面。

厨房里一盏昏暗的灯,黑乎乎的,炉子里闪着红红的火苗,锅里的开水在沸腾,冒出一股股白气。案板上,切得整整齐齐的面条又细又长,外婆做饭,可比妈妈细致多了。

不一会,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就煮好了,浇上香喷喷油汪汪的鸡蛋西红柿醋卤,馋虫一下子就被勾出来。

我和外婆面对面坐着,吃着香喷喷的面条,听着外婆给我讲村子里发生的趣事,外婆的脸上,堆满快乐的笑。

望着白发苍苍的外婆,我心里酸酸的。从小我就跟着外婆长大,天天像个小尾巴一样牵着外婆的衣角。外婆去地里干活,拉上架子车,把我放车里拉上,我在地头的树影下玩耍,饿了吃外婆烙的饼,渴了喝外婆熬的山楂茶,我一天天长大,而我的外婆,也一天天苍老地驼了背,弯了腰,满头的白发。

(二)

四岁我上了镇上的幼儿园,因为路远,早晚坐校车。外婆每天早上给我梳头洗脸,穿上洗干净的漂亮衣裙,拉着我的手送到大路边,等着校车来接。幼儿园的饭菜一点也不好吃,我挑食的毛病,估计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每天下午校车把我们送回来,外婆早等在大路边,我下车外婆舍不得我走路,非要把我背上回家。我趴在外婆背上,给外婆唱刚学会的儿歌,外婆听着乐呵呵地笑。

回到家,外婆知道我嘴刁,肯定没吃饱呢,早给我烙好爱吃的葱油饼,或者蒸鸡蛋羹,我像个小馋猫一样吃饱了,给外公外婆跳舞,唱歌,背儿歌,我们小小的屋子里,总是飘着欢乐的笑声。

外公生病过世了 ,舅舅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去学了驾照,跟人去跑车了,家里就剩下外婆和我。妈妈把理发店开到了城里,爸爸也不去打工了,帮着妈妈一起开店,他们平时都忙,十天半月回来看我们一次,还都是大晚上,有时候他们到家,我都已经睡着了,迷迷糊糊被外婆抱起来,勉强睁开眼看看,又闭上眼睡去。所以儿时的记忆里,只有外婆天天陪着我,一直到我小学毕业。

妈妈在城里的店生意逐年好转,她招了两个学徒帮忙,另外又开了一家小超市,由爸爸经营着,几年之后,攒够了钱,在城里买了套楼房。

终于有了房子的妈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把我接回去。或许妈妈也觉得这些年他们亏欠我太多,把我从小撇给外婆,十几年不曾照管,想接到身边好好弥补一下吧。

对于妈妈的要求我自然是不同意的,我怎么能舍得离开一手带大我的外婆呢?我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全然不顾妈妈由红变白的脸。

妈妈改变策略,开始说服外婆做我的工作。妈妈说城里的教学条件好,为了不耽误我将来考大学,必须让我去城里上学,还拿出她和舅舅当年都没考上学的理由,让外婆不能反驳。妈妈还说我和他们都不亲,趁现在我还小不培养我和父母的感情,等我长大了更没有亲情了。

我是妈妈的女儿,她疼我也是应该的。妈妈是外婆的女儿,外婆自然也会疼她。外婆转身又哄我,让我跟妈妈去城里上学,说城里吃得好穿得好,马路干干净净,教学楼高大宽敞,比我们镇上的破学校强多了。我知道这些话都是妈妈教外婆说的,可我脾气再拧,也架不住外婆劝,妈妈求,不得已,只好在初中开学的时候,随妈妈去了城里。我们达成的协议是,每次周末,我都回乡下来看外婆。

于是,每到周末放学,我就不回家,直接坐车出城,和外婆来住一天,第二天再回去。每次我下车走近院门,都会看到外婆站在老榆树下面,焦急地张望。

我们都走了,留下外婆孤零零地守着空落落的院子,过着寂寞的生活。只有我们来看外婆的时候,她脸上的笑容,才会绽成一朵花,明艳地开着,却让我心疼。

(三)

晚上,我和外婆钻到一个被窝里,我像小时候那样紧紧搂住外婆的脖子,让她给我讲妈妈和舅舅小时候的故事。外婆的记性好,妈妈和舅舅小时候的事她都记得。她说妈妈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被狗咬,腿瘸了好些日子,吓得她老担心妈妈的腿落下残疾,还带着妈妈去城里的医院检查。外婆说那时候没听说被狗咬了会得狂犬病,要注射疫苗。妈妈也皮实,过一阵伤好了,又活奔乱跳地去上学,外婆倒怕了,天天跟在妈妈和舅舅后面,一直把他们送出村子再回来。

外婆说舅舅小时候身体差,经常生病,有时夜里发烧,浑身烫得直抽搐。外公就背上舅舅,外婆打着手电筒,手里牵着妈妈,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开诊所的人家跑。打了退烧针的舅舅趴外公背上睡着了,他们回到家已经是大半夜了。

“外婆,舅舅他们最近有没有来看过您?”

提起舅舅,我感觉自己也很长时间没有见过他们了。

“来了来了,前一阵你舅舅开车来的,还给外婆带好多好吃的。瞧我这记性,忘了给妮儿吃。”外婆说着,爬起来就要去给我拿吃的,我赶紧抱紧外婆,不让她去,说晚上吃东西长蛀牙,明天再吃,外婆才作罢。

舅舅到了该结婚时年龄,却因为家庭条件差,迟迟定不下一门亲事。那时候外公已经过世,外婆眼瞅着舅舅年龄一天天大了,她到处托人给舅舅张罗媳妇,见面的招待费和给姑娘的见面礼金花去好几千,也没给舅舅张罗下一个媳妇。

后来跟舅舅一起跑车的个朋友看上舅舅,把他一个外甥女介绍给舅舅。相亲后双方都没意见,舅舅也看上了那个姑娘,也就是我现在的舅妈。既然孩子们愿意,女方家父母也放了话,让他们先处着,到秋后农闲了,就给他们操办婚事。

可后来发生的事,把妈妈和舅舅都气得直冒火。就在舅舅和舅妈热恋之后,准备谈婚论嫁了,舅妈的父母却提出一个要求,他们家就一个女孩,没有男丁,他们让舅舅入赘,做上门女婿。

妈妈一听就炸了,差点没掀翻桌子,直接把女方家来说事的人轰出了院子。舅舅也觉得受了欺骗,说这辈子不结婚,也不去做上门女婿,他还要给外婆养老送终呢。

可事情并没因此而结束,舅舅和舅妈在热恋期间已经同居,舅妈有了孩子,哭哭啼啼寻死觅活,来家里找舅舅死活不回去。

舅舅没辙了,天天唉声叹气,如锅底上的蚂蚁。妈妈坚持不让舅舅入赘,说舅舅要同意就和宣布他断绝姐弟关系。

外婆想了又想,却同意了让舅舅入赘他家,还苦口婆心劝妈妈,让她为了弟弟的幸福和血脉,成全弟弟。

总之,尽管舅舅一百个不愿意,看在舅妈和未出生的孩子份上,不得不去入赘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妈妈对舅妈一直不待见,要是舅舅时间长了不来看外婆,妈妈就在里骂舅舅。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妈妈在里训舅舅,却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妈妈和舅舅,居然不是外婆的亲生的,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的亲缘关系。

架不住我一再追问,妈妈道出了实情。外婆没有生养过孩子,她和舅舅,是外公外婆好心收养的。那时候妈妈他们家和外婆家是一墙之隔的邻居。妈妈的父亲,也就是我亲外公,年纪轻轻得了肝癌早早过世。妈妈当年才八岁,舅舅四岁,他们的妈妈带着两个孩子苦熬了一年,有一天竟然撇下两个年幼的孩子,一个人跑了,从此杳无音讯。

妈妈和舅舅在院门外扯着嗓子喊妈妈,一声声地哭。外婆听到跑出去,把他们领到自己家里。后来村里多方寻找我亲外婆的消息,却一直无果,而妈妈和舅舅由谁来抚养,也是个问题。

村子解决不了两个孩子的问题,就召开社员大会,要把妈妈和舅舅送到孤儿院去。村长的决定当场就遭到了外婆的反对。她挺身而出,说两个孩子不能送孤儿院,继续由她抚养。如果他们妈妈不回来,她就做两个孩子的亲妈妈,养他们长大。

妈妈给我讲的时候哭了,我也跟着哭了。妈妈让我不要在外婆面前说我知道了他们的身世。其实妈妈不叮嘱我也不会说。在我的心里,外婆就是我亲外婆。不,比亲外婆还亲!

外婆睡着了。我倾听着外婆一声声均匀的呼吸,轻轻摸摸外婆那张历经风霜的脸,把头紧紧靠在她的怀里,眼睛疲倦地睁不开,却毫无睡意。

窗外,月光如水,如静静流淌的岁月,不经意间,就把日子都变成了回忆。外婆走过的人生,是一部用爱写成的书,没有动人的情节,却有真情,永远刻在我们心上。

(四)

因为晚上失眠,第二天早上醒来已经日上三竿。我揉着惺忪的睡眼,摸摸身边,空荡荡的。我知道,外婆早起来给我做早饭去了。

我翻身起来穿衣服,外婆已经端一碗荷包蛋进来了,看我已经起来,就招呼我赶紧洗漱了吃饭。

跟外婆一起过了那么多年,外婆总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我吃,生怕把我亏待了。进城三年,妈妈虽然也尽力来照顾我,尽可能地满足我所有的要求,生活方面,却没有外婆对我这样细致周到。妈妈店里忙,很少在家在家做饭,老让我去楼下的饭店自己买着吃。他们在店里忙到十点以后才回来。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也是一个人在家里学习,或者往返于补习班。只有回到外婆这里,我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温暖。

吃完饭,外婆开始给我收拾要带的东西。我和外婆一起去摘苹果,我踩着凳子一个个摘,外婆举着篮子接,不停地喊着让我挑大的摘。

摘完了苹果又打枣,外婆恨不得把所有好吃的都给我们带上,直到我抗议太多了我拿不动 ,我回去让爸爸妈妈开车来拉,外婆才不坚持了。

下午回去要上补习课,还得洗校服,做作业,我也不敢多呆会,虽然舍不得外婆,还是不得不赶回城里。等中考结束放假了,我再回来好好陪外婆住些日子。外婆老了,我们能够陪她在一起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只怕有一天外婆不在了,我们回来,也只剩一个空空的院落。

“外婆,我走了,你注意身体,别累着,别感冒……”我絮絮叨叨地叮嘱外婆,成了妈妈的翻版。

“妮儿,路上小心,好好念书,听妈妈话……”外婆要送我到路口,我不肯,外婆便站在老榆树底下,一直看着我渐渐走远。

我回转身,再一次看看外婆。高大的老榆树静静地站立在风中,树下的外婆,朝着大路的方向痴痴地望。

我泪眼模糊。恍惚中,外婆似乎变成了一棵树,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深深地长在我的心里,永远,永远……

共 5860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外婆树,一篇充满温情的散文,文章朴素流畅的语言,描述了和蔼可亲的外婆,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用她母性的爱收养了两个孤儿,多年后,又帮助女儿来照看孩子。作者细腻的笔触,临摹出一个慈祥可亲的外婆。妮儿自小因家境所困,母亲把妮儿托付给外婆照看,妮儿从小就喜欢吃着外婆做的葱油饼,外婆的葱油饼,是做好的美味佳肴。妮儿读初中时,家境好转,母亲接她回到城里读书,离开外婆,不能每天与外婆相伴,可心中对外婆的思念是有增无减,因此每个周末回乡下看望外婆,吃外婆做的葱油饼,打卤面。夜晚躺在外婆的被窝里,听外婆讲,妈妈和舅舅小时候的故事。这是文章的精妙之处,以此展现出了外婆无私的母爱和生活的艰辛以及外婆的宽宏大量。又通过一次无意间听到的,阐述了妈妈和舅舅都是外婆收养的孩子,一次渲染了一位母亲的伟大,她的善良和母性的爱像东升的暖阳,温暖着她的两个孩子,她的爱,让为之动容。文章环环相扣,吸引着读者的眼球。妮儿从小扯着外婆的衣襟长大,感受到外婆的爱,那是一种无微不至的关怀,即便是母亲,也未必能做的那样周到。几十年的风雨岁月,辛苦的劳作,让外婆的脸上刻下了沧桑,挺拔的身姿,被时光催弯了背,染白了头,外婆老了。可她的爱又是如此的绵长,厚重。老榆树下的外婆,恍惚间成为一颗树,根深叶茂的长在我的心里,文章结尾,余味悠长,给了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一篇很值得阅读的散文,【:潇湘竹雨】 【江山部·精品推荐 】

回复1楼文友: 06:1 :48 谢谢雨儿姐,问好!

2楼文友: 09:49:46 又是一个通宵,完成一篇温暖的文字,一位善良,的老人,平淡的岁月里,却演绎着不平凡的人生,这是母性的光辉,母爱的厚重。外婆是一位心怀慈悲,爱如潮水的老人。

回复2楼文友: 06:14: 雨儿姐辛苦了,敬茶!

楼文友: 09:50:5 期待红尘更多佳作,预祝荣获一颗红豆,记着请客哦!

回复 楼文友: 06:15:29 呵呵,请你吃火锅,来家里。

4楼文友: 11: :54 文章从自己周末去看外婆,引出自己对外婆的依恋。自己小时候因为是丫头片子,又因妈妈开店,爸爸在外打工,怕妈妈不守妇道而不愿带自己,自己的童年完全是和外婆做伴走过的。外婆的细心照顾留给我深情的记忆。在长大的过程中,也了解了外婆的过去。妈妈和舅舅竟然都不是外婆亲生的,但比亲生的还看待得好。一篇弘扬亲情伟大的散文,文笔细腻,欣赏红尘精美佳作! 静守流年,文字开花

回复4楼文友: 06:16:27 谢谢欣月精彩的点评,费心了,问好!

5楼文友: 2 :08: 5 红尘姐的散文,铺垫有序,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对待养子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的孩子一般的好的伟大外婆形象。读完文章,让我深受感动。一个人,能够身体力行,为社会肩负起来,要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祝福世上的好心人都能长命百岁。问好姐姐,向姐姐学习。 对文字心存敬畏……

回复5楼文友: 06:17:06 谢谢诗笺,问好!

6楼文友: 2 :10:19 我在年幼时,爸妈因为工作忙,只好把我托付给外婆抚养,善良温和的外婆细心地照顾我。无微不至地关怀我,还变着花样做各种各样的美食,可以说把我宠得无法无天,所以我和外婆感情自然是很亲密融洽。后来爸妈在城里买了新房,就把我接到了身边,开始我死活不同意,后来在外婆的劝说下我带着不舍的心情回到了妈妈身边,在一次无意中,我偶然听到了舅舅和妈妈的谈话,才得知妈妈和舅舅都是外婆领养的孩子,心中对外婆又多了几分敬仰之情。离开外婆后,因为课业繁重,我见外婆的时日屈指可数,因而更加珍惜和外婆在一起的时光,每次分别时,外婆都会站在路口的老榆树下,含泪目送我远去,慈祥和蔼的外婆曾经给了我许多的爱和温暖,外婆那苍老的背影就像一颗挺拔伟岸的树,永远活在我心中。一篇感人至深的祖孙情,欣赏。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6楼文友: 06:18:01 谢谢彩蝶,写这么多,费心了,问好!

7楼文友: 08: 2:45 温暖感人的婆孙情,让我们又重温了一场爱的盛宴,谢谢红尘细腻真挚的美文,学习了。

也特别感谢潇湘竹雨不辞劳苦的,向你问好,你辛苦了。

8楼文友: 09: 7:11 外婆,在我的心里是一个遥远而冷漠的称呼,因为特殊的家庭关系,外婆给我的关爱很少很少。但红尘的佳作让我感受到了外婆那一颗慈爱的心!拜读红尘佳作,祝贺红尘取得第100篇精品! 写自己喜欢的文字,让别人点评去吧!

9楼文友: 15:06:44 感人的情节,深厚的的感情,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的母女母子情,沧桑清苦的外婆的生活状态,读起来让人心酸。那浓浓的祖孙情,从细节处展现出来。感人的忍不住落泪的文字,祝贺红尘。

10楼文友: 10:57: 0 抱抱红尘姐!

一篇饱含着浓浓亲情的文章,一位有着大爱的老人,给了我们太多的温暖和爱护。

平凡的外婆演绎了不平凡的一生。

红尘姐的文章充满着亲情,让人感动。

也祝愿天下的父母亲人健康快乐!我们唯有常回家看看,才是最好的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支持你!红尘姐,感恩一路有你。向你学习。

消化不良型腹泻怎么办

拉肚子腹胀腹痛怎么办

消化不良饮食怎么调理

预防心绞痛吃什么药
小孩上火吃什么
动脉硬化的症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