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网

公交红旗漫卷景如画

红旗漫卷景如画

这是一块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的土地,曾经驰骋着一支高擎红旗、追寻民族振兴之路的红色部队。   这是一支意志坚定、作风顽强的军队,曾经在这块土地上演出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故事。   桂东,因众多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事件发生在这块土地上,而在现代史上抹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秋末冬初,走进桂东,开展郴州地域文化行采访活动,去追寻那段早已逝去的激情燃烧的岁月。那饱经风霜的革命旧址,那锈迹斑斑的鸟铳土炮,总是让人心潮澎湃,内心一次次经受震撼和洗礼。

翻开桂东地图,再回首1928年那风雨如罄的日子,我们也许就会意识到,位于湘赣边界井冈山延伸带的桂东县,注定要成为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大舞台。   当时,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后率领部队进军井冈山,初步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3月,为了策应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暴动,扩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影响和范围,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来到桂东,帮助桂东建立了中共桂东县委和县工农兵政府(后改名为县苏维埃政府),广泛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4月3日,在桂东沙田圩后的老虎冲三十六担丘,毛泽东针对当时革命队伍在纪律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集合工农革命军进行政治教育,正式向工农革命军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充分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是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建设一支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指明了方向。它的正式颁布,使工农革命军的纪律大大增强,步调更趋一致,进一步密切了军民关系、军政关系、官兵关系,促进了对敌斗争的开展和井冈山革命根椐地的建设,并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928年7月,由于个别领导人的错误指挥,红军主力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椐地,分兵冒进湘南,在郴州遭受重大挫折。为了迎还红军大队,1928年8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再次来到桂东。8月23日,在桂东县城唐家大屋(后转移至寨前乡杨岸),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委员身份召集朱德、陈毅等人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交换了分兵后的情况,初步总结了“八月失败”的教训,决定红军大队重上井冈山。这次会议,对清除“左”倾盲动主义的影响,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恢复和发展及坚持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作出了积极贡献。   桂东的山山水水,处处留下了红军的足迹。离桂东县城不远的寨前圩旁边,有一处宽阔的河滩,这里四周青山起伏,两岸杨柳依依。1934年8月12日,在这片河滩上,旌旗猎猎,呼声震天,由任弼时、肖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在此正式成立并誓师西征,为中央红军转移西征与红三军汇合创立新的革命根椐地执行勘探转移路线、搜集情报、积蓄给养、扫清沿途障碍的任务,由此踏上了先遣长征的征途,从而拉开了红军长征的序幕。   历史的烟云早已散去,但青山依旧,河水东流。仰视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纪念碑,置身于唐家大屋那古朴素雅的建筑内,踏据牡丹江市应急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行在寨前圩旁边柔软细腻的沙滩上,追思革命先烈的不朽功勋,仍会让人只觉热血在体内激荡,豪气直欲喷薄而出。

红军在桂东的活动,在当地人民心中洒撒下了革命的种子,一批批勇敢的桂东人毅然抛下农具、拿起枪支,汇入了革命的洪流。   陈奇,是桂东县众多革命先驱者的代表。 早在1924年,正在湖南省立第三师范求学的陈奇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投身到革命斗争中。1927年5月,陈奇历尽艰辛,几经辗转找到了毛泽东。1928年3月,陈奇跟随毛泽东回到了桂东,并出任中共桂东县委第一任书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兼湘赣边区游击队大队长。在随后的革命斗争中,陈奇英勇机智,屡建奇功。“朱德毛泽东,陈奇打先锋”的民谚,自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便开始在桂东和周边地区广为流传。1929年后,陈奇先后担任红五纵队二大队党代表、红十五军政委、红四军十师政委兼二十九团团长等,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鄂东苏区、鄂豫皖苏区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以顽强的作风、显赫的战功,在红军指战员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但是,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陈奇,没有牺牲在敌人的枪炮下,却被张国焘以“改组派”莫须有的罪名,于1932年偷偷地杀害在河南省光山县白雀园,年仅28岁。如今,桂东人民每当提及陈奇,依然唏嘘不已,为他“出师未捷身先死”而无比感伤。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的风暴席卷桂东的每一个角落。在林海茫茫的八面山,湘赣边区游击队、湘南游击队和湘粤赣边区红军游击支队曾以此为根椐地,与反动派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那些极为艰难的岁月里,桂东的老百姓给了革命队伍极大的支援。他们探敌情、送情报、抬伤员,积极配合革命队伍打击敌人,并且踊跃输送子弟参加革命。八面山脚下的桃寮村,是西边山中心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全村17户人家除3人外,全部靠拢革命队伍,前后有15个男女青年参加了游击队。这个村子后来被称为“红军村”。   岁月悠悠,情谊绵绵。80余年过去了,桂东人民对红军的热爱丝毫没有减弱。如今,在桂东一些村寨的墙壁上,仍然能发现不少当年红军书写的标语和绘制的宣传画。在这些见证物的背后,是一串串群众自发保护的动人故事。   毛泽东当年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沙田镇,如今店铺林立、车水马龙,这里绝大部分居民早已拆除了旧屋建了新居。在一条街道上,一间古旧的灰瓦木板房夹在其中显得格外突兀。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房子的木板已如一个世纪老人那稀疏的门牙,处处见缝,可房屋的主人——八旬老人郭有兴除了加以修缮外,绝不拆除。因为在这座房子内的墙壁上,有一幅郭有兴的父亲当年冒着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头的危险保存下来的图画,那是一幅用毛笔描绘的红旗,红旗上“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政治部”的字迹现在依然清晰可辨。

硝烟远去了,桂东人民却从来没有忘记那火热的革命岁月;先烈远去了,桂东人民对他们的思念却从来没有淡化过。   在毛泽东当年面对广大革命战士和当地群众颁布革命纪律的沙田镇上,桂东人民用汉白玉建造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纪念碑,并按原貌修复了万寿宫、沙田戏台等工农革命军革命活动旧址;毛泽东当年迎还红军主力部队重上井冈山的桂东县城唐家大屋,桂东人民按原貌予以了修复,并在这里修建了工农红军在桂东革命活动纪念馆,馆里收藏着100多件珍贵的革命文物……   红军在桂东开展的革命活动以及留下的旧址,是桂东县的一笔宝贵财富。桂东红色文化散发的独特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来这里瞻仰红军旧址,缅怀先烈事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前来桂东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干部群众达8万多人次。   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既是桂东发展经济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选择。近年来,桂东县全力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以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建设红色旅游重点景区,县里请来省市知名专家学者制定高起点的旅游发展规划,不断完善工农红军在桂东革命活动纪念馆、寨前红六军团誓师西征纪念地、沙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纪念碑等以106国道“三点一线”为核心的红色旅游络。县旅游局推出了“重走红军路、开发新桂东”、“自驾车红色之旅”、“穿越八面山大峡谷、探访红军村”等精品旅游路线,并把桂东的红色旅游资源纳入瑞金、井冈山、韶山大旅游圈进行统一推介,共享客源市场。   桂东县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也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一个优秀载体。仅今年7月1日,就有来自广东、长沙等地的党员干部300多人在桂东参观学习,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江西、广东和我省等地的一些部队,把沙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颁布旧址作为新兵入伍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培训基地。香港苗圃行动“助我成长”活动团为了让香港的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领略祖国内地的大好河山,特意把桂东县定为香港青少年教育成长基地。2003年以来,香港苗圃行动“助我成长”活动团每年都要组织100名香港青少年来到桂东,参观红色景点,聆听红军当年战斗的故事,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文化也是生产力。红色文化在鼓励桂东这块红土地上的人民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94年,桂东县的财政总收入只有1141万元,到2004年达到5222万元,每年以16.4%的速度递增。1999年以来,该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综合考核评比连续6年位居省市前列,2003年被评为全省“无毒县” 。   桂东大地,红旗漫卷;青山绿水,美景如画。当年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所追求的美好社会,在桂东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熊建平 刘红亮 通讯员 刘迅峰 罗任忠 周巍 罗志雄)


河源治白癜风专业医院
四岁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
泰州牛皮癣医院有哪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