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网

中国不需要屡次贩毒的样板工厂

【江山·时事述评】报道:在香港上市的蒙牛乳业在度过圣诞节休市后,昨天恢复交易。在休市期间曝出国家质检总局从蒙牛眉山工厂检出产品含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M1超标的消息,受此影响,蒙牛大幅低开,全天收盘重挫2 .95%。一天之内,市值蒸发111亿港元。蒙牛原料供应商现代牧业昨天在港股价也暴跌1 .4%。蒙牛乳业在港交所发表澄清公告,称蒙牛牛奶中含强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M1,是由于眉山当地个别奶牛养殖场饲料发霉和变质,奶牛在食用这些饲料后,使原奶中的黄曲霉毒素M1超标(12月29日人民)。一提起牛奶有问题,国内的消费者已经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前二年三聚氰胺,搞得人人都知道会造成生殖能力损害、容易得膀胱或肾结石。但它只是微毒,少量摄入后毒性并不严重。而这次是黄曲霉毒素,它是剧毒、强致癌物,比三聚氰胺危害性更大,再一次造成民众的恐慌。消费者呼唤中国何时才有放心奶,也呼唤乳企要增强心。虽然乳企一天进行了二次道歉,可民还是不能谅解。

蒙牛在公开场合上,号称能诞生高品质的样板工厂,可实际上问题奶事件被频频曝光。从2008年9月开始,蒙牛被爆“三聚氰胺”事件以来,在2009年2月,特仑苏被爆其中并未含有OMP物质事件,今年4月 日,陕西榆林251名小学生饮用蒙牛纯牛奶集体中毒,9月20日成都陈女士投诉酸奶变质,经查属实,已经将该批次的5000余盒酸奶回收。接着在1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液体乳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又发现其中两个产品的鲜奶黄曲霉毒素M1超标,其中蒙牛乳液(眉山)有限公司的250ml利乐包装盒装鲜奶黄曲霉毒素M1超标达140%。昨日蒙牛副总裁卢建军向全国消费者认错致歉后,又强调产品未流入市场、他们将立即对该批次全部产品进行了封存和销毁。乳企官方定为偶发事件,显然不足以说服公众。国家质检这次只是抽检,不知道还有多少蒙牛没有被检测出有问题?难道蒙牛自己没有检测科室吗?如果不检测怎么能知道自己的产品合不合格?如果是检测了,怎么还会存在黄曲霉毒素超标的问题。蒙牛是不是早就知道自己的奶有问题呢?总局检测出来就销毁,检测不出来就大摇大摆的出厂上市,归根到底还是职业道德存在问题。

对乳品企业使出浑身解数,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告诉公众,我的产品没问题,结果一次次被证明说谎。这次国家质检总局还是很负责,查出了问题产品的生产批号为:G8101DFA//VB-VF,生产日期10月18日,主要是黄曲霉素,已经勒令蒙牛相关企业对问题产品进行处理。黄曲霉素究竟是个什么物质呢?它是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毒性极强,比氰化钾大10倍,比砒霜大68倍,远远高于有机农药的毒性。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其致癌力是奶油黄的900倍,比二甲基亚硝胺大75倍,比苯并芘大4000倍,它主要诱发肝癌、以及胃、肾、直肠、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癌症。早在199 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其中黄曲霉毒素B1致癌性最强,而黄曲霉毒素M1是黄曲霉毒素B1的代谢物。卫生部官一份有关食物中毒的说明文件指出:“黄曲霉毒素主要损伤肝脏,致癌性很强,我国乳及乳制品中规定黄曲霉毒素M1限量为0.5微克/公斤”。这次查出M1超标达140%,可见营养奶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巨毒奶,严重威胁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此事涉事的四川眉山工厂在2008年4月全面启动,其一期项目总投资 亿元,设计能力为日处理鲜奶800吨。毒奶事件的发生,这次不是用了非法化学添加剂,而是饲料把关不严造成的,蒙牛集团相关负责人称:“一批饲料因天气潮湿发生霉变,奶牛在食用这些饲料后,原奶中黄曲霉毒素超标,原奶质检疏忽导致了问题发生”。蒙牛再次站在了食品安全问题的风口浪尖,25日凌晨及晚上9点钟蒙牛两次连发道歉声明,这种郑重致歉显然不够,仅仅表态把好质量关,也有事后诸葛之嫌,并不能打消消费者的焦虑与疑惧。企业如果始终选择“成本控制、生产侧重”而非“奶源质量,质量监控”,如果只有完美的“样板工厂”而非真正的严格自律,那么,很难保证不会有下一次的吸取教训和诚挚歉意上演。

导致黄曲毒霉素的罪魁祸首是谁?究竟是不是奶牛吃了变质的草料致使M1超标,我认为下结论太早了点。既然深知当地的天气情况,一开始就应该多加防范,以防万一,而不是出了问题就怨天尤人。按理来说,奶牛吃了黄曲霉毒素,与人一样肯定会生病或者中毒死亡。但奇怪的为什么蒙牛的奶牛吃了这种饲料后,却没有听说奶牛生病或者死亡的消息呢?而且还正常可以产奶没有二样。难到说蒙牛的奶牛有着金刚不坏之身?有着特殊的抗体不成。就算奶牛只是少量涉入霉变的饲料,但据业内人士介绍黄曲霉毒素是会沉积在体内,而不会从奶水里排泄,那么黄曲霉毒素超标的纯牛奶从何而来?应该多找几方面的原因。当向该公司高管追问,这批有毒饲料及奶源来源于哪里,回答是暂时无法追查无可奉告。卢建军只是表示:眉山基地是蒙牛的第24个基地,也是蒙牛在西南地区的首个生产基地,蒙牛整个奶源供给的构成是80%来自牧场,20%来自农户奶站。由于现在追溯系统还未完全建立,还不能追溯到是哪个牧场出的问题。又是一笔糊涂账,很可能不了了之。

虽然乳企很难监控到饲料安全,但是黄曲霉毒素毕竟是常规检测项目,而蒙牛在自检过程中竟然没有发现,令外界开始质疑蒙牛的自检和管理能力。这说明蒙牛加工的原奶检测第一步就有了问题,证明其生产和质控存在重大缺陷,这不是用一句疏忽,就能把所有的问题给掩盖的。企业质检的不作为,这是视国家和企业的各项质量和检测标准如一纸空文,不按国家质量检测标准执行,那么国家指定的各项标准就如空头文件,又有何意义?从三聚氰胺到牛奶中毒,质量问题的反复与相似性,一次次暴露了蒙牛企业的沉疴痼疾。

蒙牛作为中国知名企业,为何常常“牛”失前蹄,让人不能理解。我们从蒙牛公司的站上,看到关于对产品质量是这样的描述:“生产线上的每一包牛奶都要经过9道工序、 6个监控点、105项指标检测,只要有一项检测项目不合格,整批产品都不允许上市。”难道说这么多的检测手段还不能保证食品的安全,真是怪哉。唯一能解释的可能是这些检测都是只写在纸上,根本没有执行。不然为何连黄曲霉素都查不出来,这并不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检测,那只能说明这么多的检测工序都是形同虚设,是忽悠老百姓的。“蒙牛,致力于人类健康的牛奶制造服务商,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广告语仍言犹在耳,蒙牛牛奶可能致癌的质疑声却再一次触动了公众的神经。广告语说的是多么的大气凛然。而事实刚好相反,民众实在伤不起。衷心希望蒙牛能做到像广告词说的那样,不然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骗局,对蒙牛自身来说,是一种极度的讽刺。

针对蒙牛高管声称没有使有毒产品流入市场,这不是把消费者当脑残吗?难道恰巧当天吃了问题饲料的奶牛都是同一天产奶,而产的第一桶奶刚到工厂,就被质检部门抽查,而结果是在当天就出来的?别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了。如果这次不是国家抽查出来,那这些问题牛奶全部上市,不知会伤害多少无辜的消费者。此次事件之后能否赢回国人信任还是个未知数,现在蒙牛最重要的不是“撇清”自家产品,而是立刻进行全面自查和深刻反省,对这二个月卖出的产品全部进行招回。与其用口头保证做表面文章,不如拿出点具体行动来痛改前非得到民众的认可。现在民们很反感蒙牛的作法,友 军调侃说:“蒙牛公司应更名为蒙人公司,再一次挑战了公众容忍的底线”。很多友对道歉不买帐,蒙牛连续多次出现如此重大事故,政府应该推出有关法律法规,让这类企业,永远退出市场。之所以屡教不改的背后,还是违法成本太低。人大教授喻国明愤怒地指出:“对蒙牛这样的无良企业,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给它机会了”。

三聚氰胺事件对国内的乳制品行业的打击影响至今,蒙牛此次事件犹如雪上加霜。当前,蒙牛公司的当务之急,是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要真正痛定思痛,彻底梳理还有多少纰漏,避免内部管理出现瑕疵,提高预警水平。公众要的不仅是道歉,更不是公关,公众要的是喝上放心奶。这就需要从乳品标准、奶源到生产、销售诸环节严格监管,并且要延伸到牛奶产业链上游的控制,对饲料进行严格的批批检测,才能振兴中国乳业,重新取得消费者的信任。不仅蒙牛乳企作为“乳品新国标”的龙头老大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对质量管理体系要大整顿,大反省,各级监管部门也要继续完善监管措施,为消费者保驾护航。政府要对企业严格监管,而不是屁护。对那些实在扶不上墙的企业,该跨掉的就让它跨掉,不破不立,没有什么可惜的。要知道无论是产品信誉,还是消费信心,都是一种必须极其用心去呵护的珍贵品,要想毁坏非常容易,而要积累、重建则非常难。如果拿不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刮骨疗毒的意志,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蒙牛是很难真正被挽回、救赎的。

俗话说事不过三,可蒙牛产品至今仍然事故频发,多次因为问题牛奶事件引发公众信任危机。我们已经听了N次的道歉,结果还是一样,说明蒙牛的道歉毫无诚意,屡次践踏消费者的信任。眉山市质监局副局长袁勤称:“已对蒙牛乳业眉山分公司下发整改通知,目前质监部门已立案调查,查实后将按规定给予高额处罚”。处罚轻了不长记性,湖南一位农民,因为卖假名牌羊毛衫,被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2151万元。而蒙牛卖的是危及生命安全的食品,只一个轻飘飘的道歉,绝对说不过去。黄曲霉毒素M1那可是超级致癌物,看来每天一袋奶不但强壮不了中国人,还会伤害中国人,真是悲哀。三鹿的教训根本教育不了这样的无良奶企,难道还想用老百姓的身体继续做实验吗?蒙牛公司自己在10月份检测就知道有黄曲霉毒素的存在,为什么要到12月底才揭示出来,是不是还想蒙“混”出去,这里面有何猫腻请向公众讲清楚。二个月又卖出了多少有毒奶,这需要质监部门去查证。我们不需要这样屡次“贩毒”的样板工厂,希望政府执法部门严格处罚,对这种经常做坏事不长记性的乳业,罚它个倾家荡产,在破产中长记性。没有巨额的处罚,蒙牛就不会低下它高傲的“样板企业”的头颅,没有一个破产的蒙牛作示范,也就不会让所有的在地方政府羽翼保护的央企、国企和纳税大户长记性。

(- 017:59:04)

共 414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毒奶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威胁到民众的身体健康,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仍不能引起生产厂家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令人愤慨。文本就蒙牛产家出现问题后的态度,据理力争,详细分析毒奶产生的前因后果,论述事实与道理结合,义愤填膺,言辞犀利,引发读者情感共鸣,很有说服力。 【:冰煌雪舞】【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6:56: 5 文本运笔沉稳,老辣干练 ,一语切中要害,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教人信服!欣赏并学习,祝福先生新年快乐,万事大吉!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2楼文友: 2 : 0:5 政府及企业公信度现在正面临考验,本文论证论据合理有效,亦不乏作者本人的斗争精神,是时评中的上品。食品问题大于天,这也是食品制造业应该引以为戒的一件大事。 样板企业 的样板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压力。诚信问题不处理好,管理制度不落实好,问题会层出不穷,丑闻会日新月异。这篇文章很值得深思。欣赏!

灯盏花龙头企业怎么样

云南特色植物 灯盏花怎么样

云南特色植物灯盏花效果怎么样

云南特色植物 灯盏花怎样
新生儿黄疸重怎么办
青岛双鲸维生素D3价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