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

文缘蔡京其人杂文

对蔡京的小说描写最初来自《水浒传》。在施耐庵笔下,蔡京是大贪巨恶,梁山好汉们必除之而后快。《金瓶梅》对蔡京也有一番描写,他是当朝宰相,西门庆的后台老板——干爹。有了干爹的支持,西门庆飞黄腾达,官运亨通;狐假虎威,狗仗人势,横行霸道;生意兴隆,财源茂盛,不到六年的时间,由一个破落卖生药材的商人成为山东第一财主,成为正千户提刑官,官级正五品。

因为有蔡京这样的靠山,西门庆才能集恶霸、贪官、奸商于一身,成为一个官商合一的典型,成为当时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

书中写到蔡京、王黼、杨戬结党营私,延误军机,使边防屡屡受挫。于是随军监督官员,向皇帝告发了这三人。皇帝批准将王黼、杨戬抓进大牢,免了蔡京的罪责,继续留用。

本来一个县城里卖生药材的小老板是够不上京城大官的,却因祸得福。因为杨戬坐牢,便要株连亲家陈洪,西门庆又是陈洪的亲家,也列为株连名单之中。西门庆为了消灾,让家人来保、来旺带上银子上东京送礼。机灵的来保借口是杨戬的亲戚,把银子送进了蔡府。蔡京因为受此案的牵连,回避不见。倒是其儿子蔡攸出面帮忙,找到李右相把西门庆的名子改了。西门庆这次前后共花费了一千多两银子,才免除灾难。

尝到送礼的甜头,西门庆借机蔡京生日,让来保、吴典恩进京送礼祝贺。因为礼重,蔡京高兴,不仅提拔西门庆为副千户,副提刑官,而且还给送礼来的家人来保、吴典恩都给政府的差事干干。

提刑院是集公安、检察,法院与一体司法机关,西门庆当了司法官员,如鱼得水,官商结合,更是目中无人。杀人犯苗青为了躲避法律制裁,先通过关系送给西门庆的情人王六儿五十两银子,王六儿转告西门庆,西门庆嫌钱太少,要王六儿给退了。苗青无法,送了1000两银子,西门庆收了银子,判苗青无罪释放。

山东巡抚为官正直,奏本皇帝,说西门庆贪赃枉法。西门庆又是近千两银子送到蔡府。蔡京把奏折给压了,结果西门庆逍遥法外,那个山东巡抚却被蔡京抓进了大牢,最终家破人亡。一场正不压邪的丑剧之后,别人更是刮目相看,西门庆如此神通,个个敷衍趋势,讨好巴结接踵而至。

经过几场风波西门深知道靠山的重要,于是在蔡京又一次生日中,更是亲自出马,送上了二十杠的金银财宝,在蔡府管家翟谦的周旋下,认蔡京为干爹。做了太师的干儿子,西门庆由副转正,又升了官,红极一时。

物极必反,好景不长,西门庆升官不到两个月,因纵淫无度而亡。后来蔡京也被皇上罢免了官职。

作为小说人物一般都是虚构的,书中主人公西门庆,以及他周围的人和事也是杜撰的。但蔡京这个人物并不是虚构,而是确有其人。历史对蔡京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二十五史精华》把蔡京列为奸臣,把他和秦桧、吕惠卿并列。可见史书对他持否定态度。

蔡京(1047~1126),福建仙游人,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在任期间,设应奉局和造作局,大兴花石纲之役;建延福宫、艮岳,耗费巨万;设“西城括田所”,大肆搜括民田;为弥补财政亏空,尽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币制混乱,民怨沸腾。时人称他为“六贼之首”。关于蔡京的结局,王明清《挥尘后录》做了描述:“初,元长之窜也,道中市食饮之物,皆不肯售,至于辱骂,无所不至。遂穷饿而死。”

靖康元年(1126),宋钦宗即位,蔡京被贬岭南。临行之前,金银珠宝装了满满一大船,还带了三个女人,但沿途老百姓憎恨他,不肯卖给他食物。从开封到长沙,三千里路上,蔡京买不到食物,又租不到住所,当他好不容易走到潭州(今长沙)。找到一座破庙避风雨时,不禁悲伤至极,作词曰:“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无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遥望神州泪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谩繁华,到此翻成梦话。”不久,蔡京便病饿交加死去。

作为北宋名臣,蔡京有经世之才,是改革派得力干将。熙宁二年(1069年),在满朝保守派大臣的反对中,王安石被宋神宗任命为宰相,实行变法;次年,蔡京进京应试,得中进士。短短数年,蔡京由地方政府官员变成朝中大臣,受到宋神宗和王安石的重用。

关于王安石的变法,《金瓶梅》七十八回有一段描述:“原来百姓只是纳秋粮,后吃王安石立青苗法增上这夏税……恐声口致起公论”。可见新法增加了税负,遭到老百姓的强烈反对。

神宗驾崩王安石失败,蔡京也受到反对派的排挤。1086年,司马光出任宰相,尽复旧人旧法,对新人新法一概排除,蔡京这个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干将,成了被打击的主要对象。但蔡京办事雷厉风行,连保守派首领司马光也不得不折服,当面称赞,给以重用。

新法废除后,北宋陷入了严重的政治与经济危机。元祐八年(109 年),哲宗亲政,重新使用变法者,任命章淳为相。不久,蔡京回都城,任户部尚书。两人积极配合,推行改革。蔡京对王安石十分敬仰,对他的新法很有研究。王安石去世多年,蔡京还继续宣传和介绍王安石新法,使王安石的新法得以延续。

但哲宗的变法因保守派与改革派之争,难于取得成效。宋徽宗即位后,又起用蔡京,任命他为宰相,继续推行新法。靖康元年(1126),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死于途中。

时至今日,对蔡京的评价依旧遵循一个基调——奸。李国文在《蔡京之死》一文中如是说:蔡京是徽宗朝六贼之首,是个世人不齿的机会主义分子;历史上最狼狈为奸、最为虎作怅、最推波助澜、最兴风作浪的,就是宋徽宗一直倚为臂膀的股胧之臣的蔡京。可以说是现在对蔡京评价的典型缩影。

怎么样看待历史人物?可能要联系皇帝,联系那个时代的背景,联系那个制度全面分析。我们不能简单的说忠或者奸,说好或者坏。

蔡京不失为一个治国天才。他精明强干的行政能力和目光超前的经济变法都放射出掩藏不住的光彩。治世之才和奸佞权臣两重形象在他身上怪异的重合起来。这让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一个人才变成了祸国殃民的奸臣?中国历史上这样“有才能的坏蛋”层出不穷,是什么导致的?仅仅用道德能够解释么?答案自然是不能。蔡京的背后隐隐浮现出亡国之君宋徽宗的影子。我们正可以从中窥出,皇权专制的独裁,才是制造出一个又一个蔡京根本原因。

制度比人强。蔡京的悲剧正是这句话的最好注脚。在公权无限扩大,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形成全面控制的封建社会中,这种权力又被控制在皇上手中。“天下之大,莫非皇土,四海之滨,莫非皇臣”。在封建制度下,就必然导致统治者之下的任何人,如果想要“作为”,就必须围绕最高统治者个人的好恶进行奉承讨好,没有第二条路。一旦走上这条路的官僚,绝不可能有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的其他道路。要么被体制淘汰,要么就如蔡京一样,将自己所有的才能用来献媚皇上。无论他原本是什么样的“贤臣”,结果都只有一个,就是被制度改造成“奸臣”。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各种奸臣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

蔡京现象还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官员清廉不能靠道德自律,必须依靠制度约束。

权力制约机制是主要的,道德信仰是次要。如果我们把道德信仰放在第一位,那就回到了人治的老路。作为官员,当然需要有信念,但是我们不能靠他的信念来自律,得靠制度制约他。我们无法相信人人都是圣贤。我们应该相信,没有制约的权力使人腐败,绝对没有制约的权力使人绝对腐败。对蔡京现象,如果我们只用道德谴责而忽视制度的缺陷,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如何避免蔡京现象出现,我们应该把制度设计完善了。不让制度的漏洞,把人变坏。让制度的优越性,把人引入正道,把坏人减少到最低程度。

共 29 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章围绕蔡京其人其事娓娓道来,深刻剖析了中国古代皇帝专制下的诸多弊端,那种金口玉言大于法的专制统治,使得许多能够揣摩皇帝心思的人为非作歹、红极一时,继而生发出许多裙带关系,令天下百姓深恶痛绝。纵使一朝天子一朝臣,也无法摆脱各种奸臣层出不穷。说到底,根本原因在于帝制,那些光面堂皇的法律,只是因人而宜。历史是面很好的镜子,让我们从中得到启迪。通篇引援广博,针对性强,论理透彻,值得品味。欣赏拜读,问好作者。推荐共赏!【:随心飞翔】【江山部精品推荐01 051 045】

1楼文友:201 - 09:45:09 一篇耐读耐品的杂文!赞赏!祝好! 公务员,至今从事业余创作20余年,发表诗歌、小说近200篇,原省级散文诗协会会员

回复1楼文友:201 - 18:58:0 谢谢贤弟鼓励,问好祝福,多保重,遥祝安康。

2楼文友:201 - 17:16:06 精通历史,才能写出如此精品杂文。问好作者!

回复2楼文友:201 - 18:59: 1 谢谢朋友鼓励,问好祝福,请多多批评。

楼文友:201 - 17:49:27 拜读 老哥的佳作,哲理性强,观点明确,可见老哥丰厚的历史功底,学习颀赏了!

回复 楼文友:201 - 19:00: 7 谢谢朋友鼓励和关注,问好祝福,多批评。

4楼文友:201 - 18:04:50 非常佩服老师丰厚的文学底蕴,对四大名著了解的非常透彻。佳作,问好老师,感谢赐稿,祝写作愉快!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回复4楼文友:201 - 19:01:40 谢谢秋风老师的鼓励,辛苦,多保重,问好祝福,遥祝安康。

5楼文友:201 - 06:50:11 写得很好,结尾总结甚好,要法制的约束为主,道德约束为辅助。

6楼文友:201 - 12:42:21 如何避免蔡京现象出现,我们应该把制度设计完善了。不让制度的漏洞,把人变坏。让制度的优越性,把人引入正道,把坏人减少到最低程度。 欣赏佳作,问好老师!

7楼文友:201 - 15:40:59 兄长对四大名著的精读让我汗颜。对某一个人解读的淋漓尽致,对剧情了解的入木三分。欣赏学习了。问好兄长,祝贺佳作连连,快乐多多。 自幼酷爱文学,笑看世间百态,广交天下朋友,共谱华丽辞章!

生物谷灯盏花注射液治什么病

红河灯盏花治什么病

红河哪里有灯盏花种植

宝宝不消化怎么办
儿童腹泻老不好吃什药
儿童什么季节补钙最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