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蒸馏纯化赏析
一口气读完三篇短文:《清明登塔山所思》、《老屋往事》、《中华路印象》,内心沉沉的。
不知对于杜先生自己,在“回忆”中是不是明白到了点什么?还是,他对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感到更困惑了?
反问我自己,在故事结束的时候,我到底意识到了什么?或者,到底还有什么是我作为读者应该意识到,却没有意识到的东西?
这些故事的“大想法”是什么?
我之所以要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写作时谁都要这么问一问自己。
下面是一个例子:
塔山上看塔的一对新丰夫妻正在吃甘蔗。他们看见我和表弟上山后大汗淋漓,便拿出两截甘蔗来给我们吃。这一瞬间,我忽然想起儿时的一些场景来。乡下种甘蔗的人很热情,路过的人口渴了,拔一两棵甘蔗来解渴,一般默许的,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还有一个例子:
我读小学六年级以前,和老祖母睡在一起,每到冬天,她总是先早早上床,等到我上床睡觉时,她便用她自己早已捂热的脚为我冰冷的脚取暖。
第三个例子:
我家的老屋靠近中学,学生时代我总是第一个回到家中,然后自卑、怯懦地在家门口看着下课回家的女同学从我的家门前经过。
这三个故事,它有什么重要呢?它又能讲出什么跟我们的文化有关系的“大想法”呢?
这三个故事能让我回答这么一个问题:讲故事本身有什么重要的?换句话说,关于讲故事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让我们看到一个到哪儿都有效的真理。而这个真理就在故事的场景之中:
场景一:“吃甘蔗”。
场景二:“捂脚”。
场景三:“在家门口看女同学”。
如果能在一个故事里发现一个带有普适性的真理,哪怕这真理很傻,傻到像“自卑、怯懦”地在家门口看着下课回家的女同学,那也是很重要的。可惜的是,文中诸多这样的场景被忽略了。但也有值得玩味的,比如:
小时候,我也经常拿着塑料刀和塑料枪在老屋跑着跳着,把邻居的发小当做小鬼子打。
我总是眨巴着眼睛,问她为什么会幸福——小时候,我觉得幸福是吃肉。
我很爱听老祖母讲故事,讲她爬凤凰山,过七曲岭,逃避“绿军”、“白军”的炮火。
儿时,经常与发小在木棉树下玩,捡花、“煮沙饭”、堆城堡……
当你在这种层面上进行思考的时候,就是说,在这种普适真理的层面上进行思考,你就把主题放到了一个框架之中。而有了这个框架,你的主题就不再仅仅是“某一个人”,而是变成了某种人人都能理解和体会的象征或者符号。
当我从杜先生的故事中找到了这种意义,并且能够把这个意义和“吃甘蔗”、“捂脚”、“在家门口看女同学”三组情节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知道,杜先生在建立一篇真实的叙事、塑造一个特色鲜明的主角——“家”,辨别出一个主题——“难忘的记忆”,然后用这些生活中自己手里“可用”的素材进行“分享”。这个“大想法”的起点是对自我的认同和不断的自身完整。我们来欣赏原文中的句子:
《清明登塔山所思》——
文明塔能否带给我一些触及灵魂的思考?
我站得笔直,以掩饰内心的不安——毕竟读的书太少了。
我没有也不想在文明塔下独 照——将来总是要去拍一张的。
《老屋往事》——
老祖母的溺爱,父亲、母亲的关垂,姐姐的疼爱,以及我们一家人相互之间的关怀,都无不充斥在老屋的空气之中。
我不止一次对自己说,我卖得安心、卖得安心。最后,我就真的卖得安心了,我真狠。
亲情、友情还在,就好,就已知足了……
《中华路印象》——
走在中华路上,经常忐忑不安。
有些路,想起就伤心,忘了又怕人说忘本,实在两难。
这些语句在文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包含了复杂范畴内的技巧和实践,如:凭直觉找到可能恰当的主题,在广阔的生活中找到切入主题的“点”,与曾经和当下遇见的人建立联系,以及阐释构成现实生活的那些错综复杂的、层出不穷的无序思绪。杜先生必须将观察和“回忆”转化为自己的体悟,进而用故事串接,以便将这种体悟传递给读者。
这里,我想到的是那些逝去的人:父亲、母亲、老祖父、老祖母,还有身边的人:表弟、姐姐、吃甘蔗夫妇、同学、家乡的熟人。而我的取舍,是对于叙事性故事的反应所形成的信念:前面的三个表述清晰、精心描述的场景——如果背后有人物精准尖锐、指向某个更大问题的“对话”或者“举动”做支撑的话——这些场景将更加鲜活,与之相关联的“我”的思绪也就会更加灵动和感人。
说到人物,我们经常把它当成一个具有两个部分的流程:看到的、听到的。实际上,这样一种看待漏掉了第三部分:思考。在写作过程中,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把主题和场景拿出来反复打量,因为“人物”才是其中的灵魂,人是会思考的。即便把“人”看成是一个建筑物,也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这其中哪些立面是能引起直觉反应的?又有哪些立面确实说出了一点有意义的东西?
做这样的思考就是进行蒸馏纯化的过程。在这些问题和反应中,会愈发地接近于那些需要在故事场景中呈现出来的、最重要的观念和想法。即“大想法”。
以这篇被2016年韩江第四期选录的散文来揣摩,说实话,关于“大想法”,还真需要杜先生再进行一次蒸馏纯化。
共 195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不仅好读书,也善思考。通过对杜东平《三饶回忆》一文的“拆解”和分析,作者提出了一个“大想法”的全新理念,并通过对原文的层层剖析和举例,最后终于阐释了“大想法”的内涵。并委婉指出杜东平《三饶回忆》一文在“大想法”方面,还须“再进行次蒸馏纯化”。没有对原文的仔细品咂,不经过通透的冷静思考,是不可能有这般深刻的见地的。更难得可贵的是,作者能将所思所悟挥笔成文,暂不论观点正确与否,至少是遵从了内心,安妥了灵魂,陶冶了情操,锤炼了思维,裨益良多。因此,做有心读者,写考究文章,是此文留给读者的最大启示。【:纪昀清】
1楼文友: 22: 7:1 这个 大想法 ,于我来说,还有难度呀。这个难度不在于写,而在于悟。能感悟到的,自然能写的出来。经过思考而提炼出来的,往往缺少生活的画面,接近说理。是否如此呢?这篇散文,其实是呈现,就是把过去发生过的事情,像放电影一样,放出来。
生物谷灯盏花品质
红河灯盏花作用
红河灯盏花具有的作用
儿童一直咳痰流鼻涕甲型流感的治疗方法
肠易激综合征治疗办法
- 下一页:月光观商洛花鼓戏紫荆树下有感随笔
- 上一页:放在抽屉里的荣誉
- 06月21日体育大丹犬咳嗽感冒了治疗方法位置
- 06月21日体育外出期间松狮犬不上厕所应如何训练位置
- 06月21日体育外出旅游时如何安排好雪纳瑞犬位置
- 06月21日体育给狗狗吃草莓都有哪些危害位置
- 06月21日体育多久给猫咪洗一次澡才合适呢位置
- 06月21日体育夏季防暑小观点怎样降低萨摩耶对温度的敏感位置
- 06月21日体育夏季边境牧羊犬饲养问题位置
- 06月20日体育猫得先天性心脏病怎么办做健康猫咪位置
- 06月20日体育猫尾巴的作用是什么位置
- 06月20日体育猫咪饲养需要准备什么位置
- 06月20日体育猫怕冷吗位置
- 06月20日体育猫咪训练有方法要耐心少处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