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士薛林之间何去何从
很久以前看《红红楼》,最喜欢的人是林黛玉,因为她的才情;最佩服的人是薛宝钗,因为她的情商。到了现在,再看第二遍时,看法稍有改变,然大体还是如此,只不过添了些许迷茫。
《红楼梦》自面世时起,薛林就是一直是被用来比较的对象,其火热程度虽不及当下的韩寒郭敬明,但也极其引人注目。清朝文人大多 扬林抑薛 ,究其原因,大概是林黛玉骨子里的东西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其次,是林黛玉骨子里的清高。看了原著之后看2010年版本的电视剧,林黛玉的形象在我眼前更加立体。多愁善感、才华横溢、自视清高、顾影自怜、聪慧敏感。历代文人皆对她评价极高,想来是处境相同,所谓的 同是天涯沦落人 吧。仕途失意、穷困潦倒的文人,载于史册的,有几个不是 不愿与朝廷贪官同流合污 呢?在高中的语文试卷里,这句话几乎是通用答案,只要涉及被贬,就可以写。而偏偏因为多读了几本经书,认可其中的君子准则,君子动口不动手、舍生取义之类的,浩然正气,但在小人面前只不过就是愚钝文作风,世俗人就更加不可理解乃至加以嘲笑。林黛玉在某些显示出的 不可一世的孤傲 ,也是文人的某种象征。因为彼此的经历性质相似,故而不言自明,唯有相顾一笑而已。
文人之间的两种关系很极端,一是上面所说的,惺惺相惜,一是文人相轻。后者多是因为自视甚高。这也正常,文人多傲,修成正果的变成傲骨,咄咄逼人的乃是傲气。林黛玉的才情大家有目共睹,可以说是大观园里水平最高的,而在《红楼梦》里,她引经据典地嘲笑别人的场景并不少见。这不也是现实中文人的吗?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林黛玉身上所体现的不同于旁人的,被称为 启蒙觉醒 的意识。古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偏偏歌赋样样精通,才高五斗;《莺莺传》《西厢记》乃是禁书,可她与贾宝玉两人看得津津有味,还心生向往。用李贽的话来说,就是离经叛道。即便是男性主导的封建社会,男性也难免受到墨守成规之类的人的阻碍,何况女性。追求自由教育平等之类的权利,很多人即使有想法,却没有勇气实践。
身边的人大多厌恶林黛玉的傲,对于我而言,我倒很能理解她。作为一个才女,傲本身就是她的特点,而作为一个寄人篱下的才女,除了贾宝玉给与她的爱,她也就靠心中的那口傲气来支撑了。
我自以为,我的性格和林黛玉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水平上,我还不敢自称为文人,但她也能引起我的共鸣。我羡慕她的才华,但才华这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我也只能多看几本书勤加练笔。我心疼的是她的处境,因为多愁善感时时以泪洗面,还有那一股傲气,常常让人觉得她难以接近。
薛宝钗则与她不同。从前囫囵吞枣的时候,只惊叹曹雪芹塑造了一个完美型的人物。才华虽不及林黛玉,可在整个大观园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女工之类的活儿做得很精巧但又都不是其成功的真正原因。凡客的成功,几乎是顺手拈来,大人每每赞赏;情商极高,一群人中有矛盾,化解的人一般都是她,大至贾母小到仆人,她都是排忧解难的好帮手,而且,在整个大观园里,相信没有谁的人缘会比她的更好;还有一点,用一个络来形容,她就是一个白富美。
不惊叹么?IQ、EQ都高的呱呱叫的人,在当下的职场,左右逢源最是简单,升官进爵应该也不难。由此看来,也难怪,当今社会喜欢薛宝钗的人俯拾即是。曾几何时,她就是我心中的楷模,我很遗憾但是不得不承认我的情商的确不太高,像薛宝钗那样什么都懂又能虏获人心就是我的终极目标。和谁都能处得来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本事,不是吗?
开头的时候我说,看法稍有改变,还感动迷茫。为什么?因为距离第一次粗略阅读《红楼梦》到现在的第二次,中间隔了许多年,对许多事的看法不一样,我从薛宝钗身上看到了一些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这还真印证了《红楼梦》是本 百科全书 的说法,不同年龄段看到不同的东西),就是这些东西,让我在薛宝钗和林黛玉之间摇摆不定。
比如说矛盾(其实我一直找不到一个精准的词来给薛宝钗下定义,上有帖子说是心机,我觉得过于严重,还是决定采用范围较大的概括性的词语:矛盾)。
薛宝钗人,是典型的封建淑女,既有大家闺秀的风范,见识也不限于目不识丁的妇人那般短浅,最后贾母选择她作为宝玉的妻子,也在情理之中。但我不懂的是,她既是封建伦理道德的拥护者,为何却在 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社会背景下读书念诗?她满口的 女子无才便是德 ,却处处以才学示人。这不就是极其矛盾的做法吗?
除此之外,我一直不明白的是,薛宝钗对贾宝玉的心意到底如何?明面上看,宝黛的结合她似乎无所谓,而且可以大大方方地开玩笑,两个人有矛盾了,她也没少做和事老,按理来说,她对宝玉却是没有半点的 非分之想 。然而事实却似乎并非如此。之前看新版的电视剧,薛宝钗有些微妙的表情实在是匪夷所思。比如说贾母携众人去寺里,和尚谈及给宝玉介绍女孩子的事。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宝黛两人的坎,谁都不想提这个。这里,宝钗没说什么话,但她耐人寻味地看了看黛玉,那表情,是在察言观色,又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红楼梦》里,制造了一组对比,一是金玉良缘,一是木石前盟。古往今来婚姻之事大家看重的都是门当户对,故宝玉宝钗的 金玉良缘 时不时地就被人拿来打趣。宝玉恼,而宝钗是羞,且并没有明确阻止别人说。元妃御赐的那一回,两个人所受的东西是一样的,即现在所说的 情侣款 如果某人仅有5美元资金和两小时时间,宝钗毫不避嫌,明目张胆地就戴出去了。标题的 羞笼红麝串 的这个 羞 字,着实耐人寻味。照作者的意思,宝钗内心亦是向着宝玉的,在那样的环境下,她未必不曾想过和宝玉举案齐眉,琴瑟和谐。
每每想到这个,内心里似乎有另一个我在为宝钗辩护。我总是想到薛宝钗是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天真单纯,但却更加地不懂这个女孩子了。
就这么推想下去的话,宝钗喜欢宝玉,或者说有好感,但书里并没有上演现代言情小说中的 竞争 环节。黛玉继续专注于宝玉,而宝钗却把重心放在了长辈身上。不能不承认,宝钗的确是个心思细腻的女孩子,而且懂得投人所好。点戏时点贾母喜欢的,还能说出典故来,并未让人觉得她在讨好贾母,分寸拿捏得很恰如其分。
前面说过,我觉得我更像林黛玉,我也多愁善感,在很多世俗性问题上也自视清高,不愿意讨好别人,偶尔顾影自怜。加上自备的一点文艺神经质,我也有那么一点傲气,不肯折腰。假如生活在大观园里,换作是我,断是做不到薛宝钗的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最近又重新翻了一遍《红楼梦》,忽然想起之前写的读书。里面有一段是金钏儿投井自杀的,薛宝钗的表现引起了我的反感。金钏儿自杀,连王夫人都觉得良心不安,她却说了一段这样的话:
读来真是寒心,虽说只是区区一个仆人,在庞大的一个大观园里也许不值一提,但好歹也是一条人命,怎就是几两银子就打发去了的。可见,薛宝钗的主仆意识还是很明显的。
也许是我过分苛责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死了一个仆人,用钱打发是常有的事,但是不知怎的放在之前认为 完美 的薛宝钗身上,就突然觉得受不了。
事到如今,我仍旧希望自己有薛宝钗的高情商,但不要那么地圆滑,凡事尽量公正,不谄媚,不刻意迎合别人,这些林黛玉身上有的东西,我还是想保留。人没有傲骨,走路也不正。身不正则影子斜。
治灰指甲用亮甲效果如何
贺州儿童牛皮癣医院
贺州白癜风专科
- 下一页:男士问上海鸡鸭来自何方
- 上一页:男士苏宁电器上半年利润下滑超两成易购称价格战
- 06月21日体育大丹犬咳嗽感冒了治疗方法位置
- 06月21日体育外出期间松狮犬不上厕所应如何训练位置
- 06月21日体育外出旅游时如何安排好雪纳瑞犬位置
- 06月21日体育给狗狗吃草莓都有哪些危害位置
- 06月21日体育多久给猫咪洗一次澡才合适呢位置
- 06月21日体育夏季防暑小观点怎样降低萨摩耶对温度的敏感位置
- 06月21日体育夏季边境牧羊犬饲养问题位置
- 06月20日体育猫得先天性心脏病怎么办做健康猫咪位置
- 06月20日体育猫尾巴的作用是什么位置
- 06月20日体育猫咪饲养需要准备什么位置
- 06月20日体育猫怕冷吗位置
- 06月20日体育猫咪训练有方法要耐心少处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