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

贵阳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学员讲述吸毒辛酸

吸毒败掉百万身家

今年50岁的老K(化名),是当年有钱人染上毒瘾的见证者。他在90年代末已积攒下百万身家,身边的朋友也是从事各种行业的成功者。但在一次聚会时,受朋友邀请染上毒瘾。几年间,他和这些有钱的朋友就将财富挥霍一空。

42岁的王老五,是贵阳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学员。今年大年三十晚,他用针管注射毒品时被人举报,结果14年间第三次进了戒毒所。王老五说,初中毕业后,他就在社会上晃荡,在朋友的引诱下接触了海洛因。明知毒品害人,可就是戒不掉。王老五说,半个月以前,父亲含恨去世,让他受到很大触动。

回忆过去,王老五说,最早的时候,毒贩卖一克海洛因加两倍底粉。所谓底粉,是脑复康之类的药片。现在黑市的毒品被掺杂了各种杂质。各种东西都可以做底粉,石灰、墙皮、淀粉等底粉影响了吸毒的效果,吸毒时没有了飘的感觉。于是,毒贩在海洛因里加入老鼠药。人吸入后,又有了飘的感觉。人都快毒死了,能不飘吗?毒品已经不是毒品,是毒药!

夫妻染毒家庭破碎

41岁的戒毒者老陈曾是贵阳市一所驾校的外聘教练,有9年吸毒史。那时收一个学员,提成120块钱,一个月下来,有五千块左右的收入。2005年,老陈和第一任妻子结婚,在妻子朋友的诱惑下,夫妻两人双双染毒,家也因此散了。

老陈说,吸毒人员被禁驾后,他丢掉了工作,只能跑黑的谋生。对于靠开车为生的他,吸毒的结果,只能隐藏身份苟活于世。

进入戒毒所以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老陈下决心戒毒:一学员嚷嚷着牙疼,打让70多岁的老父亲给他送药。老人花了30块钱,买了6盒药送到戒毒所门口。但根据规定,学员需要治疗只能用所里的药物。老人无奈把药带回去,嘴里喃喃地说:我捡了几百个塑料瓶,才凑得几十块钱,就是为了给他买药老人一边抹眼泪,一边捡起一个矿泉水瓶子塞到塑料袋里。

老陈说,戒毒所的学员每次在戒毒所这一站下车,都能感觉到周边人群异样的目光,说实话,这次出去我也不敢保证自己肯定能戒掉,但为了亲人,也得试一试。

戒毒过程是拉锯战

贵阳市禁毒办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在册吸毒人员为3万2千余人(包括已死亡的吸毒人员)。在各个戒毒场所内的人员为7000余人。据估算,其中70%到80%为传统毒品受害者。

估计到2025年赤字会增加值6870亿美元。 据贵阳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董涛介绍,所里30岁至50岁的学员较多。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上的,就属于毒龄较长的人。

吸毒人员进入戒毒所以后,第一关就是生理脱毒,其中最痛苦的是戒断反应。董涛说,医务人员会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对生理脱毒的学员进行密切观察、对症治疗。生理脱毒一般持续12至15天,但这并不意味着吸毒者从此就能完全脱毒。

强制戒毒的期限最长为两年。戒毒是长期而艰难的事情,但设想学员们回归社会后,如果社会不歧视,毒品的源头和渠道能够得到控制,街道、社区、家庭能够有效监督,将复吸周期延长,做到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复吸,并非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董所长说。 ■黄启旺

重庆专业治疗妇科医院
太原前列腺炎治疗费用
乐珠滴眼液含玻璃酸钠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