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

山水当时只道是寻常散文

小序:今天是中秋节,也是奶奶的五七祭日,昨天中午在办公室要写一点东西聊为纪念,终因情绪失控无以为继而搁浅,今天本来是回老家扫墓,谁知高速公路堵了一路,到家已是午饭时间,最终未能成行,遗憾而返,再度提笔,拉拉杂杂,追忆祖母。聊为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奶奶,您安息吧。

奶奶躺倒九个月,终于,再也起不来了。

她太累了,该歇歇了。

奶奶生于1921年,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经中华民国,八年抗战,国共内战,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沟沟坎坎,起起伏伏,悲悲喜喜。

她高个,小脚,极聪明,爱听戏,还能哼两句柳腔。说话幽默风趣,虽不识字,但记性极好,通情达理,心胸宽广,相夫教子,持家有方。

奶奶育有五子二女,四个宝贝孙子,七个被她称为“七仙女”的孙女,还有三个外甥。四世同堂,子孙绕膝。全家聚齐近50口。一生受苦受累,如今刚享了几年清福,却再也不能了。

老人家卒于201 年农历7月初十,享年92岁,离生日9月26日还有两个半月。(不能写了,泪奔)这一天,恰好是爸爸的七十岁生日,本来我们是要回家给他祝寿的,没想到却是回家给奶奶奔丧。我那胜似母亲的祖母,再也不能相见了!呜呼!

18年前的正月,我的儿子出生了,我在婆家坐月子,老公上班不能天天回家陪我,和公婆又比较生,弄得又累又无聊,度日如年地熬了四十天,天天掐着指头数日子,盼着能回娘家住。可那时母亲刚去世半年,父亲上班,没人帮我。我就只好那么一天天挨着。

后来,74岁的奶奶刚做完白内障手术,坚决让把我接回去,把爷爷撵到另一间,让我和孩子跟她住到火炕上,一日三餐变着花样伺候。总也忘不了的是她做的手擀面和千层饼:奶奶做事麻利,三下五除二面就和好了,切好葱花,油盐一拌一卷再擀开,一张锅盖大的饼往大铁锅里一放,几把火之后,就是满屋飘香了。焦黄的嘎渣,一咬满口生香。到了晚上,她一定会踮着小脚给我端来便盆,决不让我到屋外去。晚上孩子一闹腾,她一准醒来帮我,记得有一次孩子不舒服,一宿起来12次,她也跟着起来了12次。空闲时还给孩子做小衣服、小鞋子、棉莆窝(小孩穿的棉鞋),一直伺候了一个月,奶奶成了我的母亲。

半年后我又上班了,单位离娘家1 里地,尽管有婆婆帮着,还是忙得不可开交。奶奶经常打发爸爸和爷爷来给我送吃的,最常见的是孩子爱吃的合饼,知道我和她一样爱吃粗粮,还常常带菜团子、玉米面饼子,也有煮芋头和地瓜。

永远刻在心里的是这一年的冬天,正值冬至节,大雪飘飘,透过窗子,我忽然发现外面一个雪人,原来竟是爷爷顶风冒雪地赶来了。我连忙迎出去,他支下自行车,从后座上取下一盘子包好的生饺子,还有一袋煮熟了的,说奶奶怕煮的时间长了饺子坨了不好吃,非让带生的。我让爷爷留下吃饭,他却坚决要走,说奶奶嘱咐过了。我拗不过,只好湿润着眼眶目送着古稀之年的爷爷骑上车子,在鹅毛大雪中渐行渐远。真不知道老人家这来回二十多里地要承受多少苦累!

那段日子,我也经常带着孩子往老家跑,每次回家,一到晚上,奶奶的小屋里,炕上抗下总是围满了人,谈天说地,也爱听她绘声绘色地讲以前的苦事和趣事。现在想来,这一切都永远不可能再有了。

后来,我工作调动隔着老家远了,不常回家,每次往老家打问候,奶奶总会说:我和你爷爷很好,不用挂挂着。你工作忙,别老往家跑。我说要回家,她一定会说:回来望望就行了,别花钱昂。然后一定会说:琮琮(我儿子)挺好的?别惹他昂,属驴的,得顺毛摸啊。我答应着,临了,她又一定会说:中了,扣了吧,别浪费费啦。

一般是我给她打,有一次却例外。那是我刚调动工作的时候,因为原单位不放,关系迟迟过不来,一压就是三年,大家都替我悬着心。那天她突然打来,急急地说:霞,你没事吧?你爷爷昨天晚上做梦梦见你跌倒了,半夜哭起来了。放下,我百感交集,我的调动竟然让两位老人跟着担心,实在太不应该了。

84岁那一年,奶奶经历了一个鬼门关。她突然排便异常,肚子鼓得难受,一检查,竟是直肠癌。听到消息的时候是正月十五,大姑打来的,我痛哭失声,不相信我会就这样失去祖母。后来住院准备手术,医院怕她这么大年纪承受不了手术的痛苦不愿给做。家人犹豫再三决定试一下,奶奶的身体一直不错,相信她能挺得过去。果然,虽然受了很多罪,奶奶康复了。

那时候,我坚定地认为,奶奶会活到一百岁。

病好了以后,奶奶过了几年好日子,一直坚持自己做饭,不肯拖累儿女。然而,头发比爸爸还黑密的奶奶还是不可遏制地老了。每次回家,见她脑子依然清醒,说话依然利落,依然爱管闲事,腿脚却是越来越不灵便了,眼神也越来越不济,常常扒着眼说:“真气人,怎么就看不清了,以前能看到东门外呢。”爸爸笑着打趣道:“娘,你可以了,快90岁的人了,你还想千里眼?”奶奶便扑哧一下笑出声来。最明显的是,她的牙齿磨得越来越短,渐次地东倒西歪,吃不了硬的了。前年,爸爸弟兄们商量不能再让爷爷奶奶自己过了,要轮流伺候。没多久,奶奶的行动越来越困难了。再后来,就基本躺在床上了。

这一躺就是九个月,去年中秋,我回老家,晚上跟她做伴,她在大床上,我在旁边的小床上,家长里短地聊到很晚,嘱咐我要孝敬公婆,要耐心教育孩子。临睡,又嘱咐我,晚上她会起来上厕所,不用扶她,只管开关电灯就行了。我听着奶奶一趟趟窸窸窣窣地起来,慢慢地转动身子,悄悄地移到床下,解了手,然后缓缓地上床,慢慢地躺下,一宿四次。

当时我天真地以为,这样的日子还会有无数,唉!岂知奶奶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后来,奶奶晚上自己不能起夜了,再后来,基本不能下床了,天天躺在床上。昼夜完全颠倒,基本不大睡觉,白天晚上需要人守着。要了一辈子的好,后来连大小便都得在家里了。她的脾气也变了,以前从不愿麻烦人、伺候别人一辈子的她竟变得异常难伺候。躺在床上的她可能浑身难受,要时时翻身一刻都离不开人,说的最多的话是“动动”“翻翻”“拿拿腿”,让人翻身的频率越来越高,后来发展到刚翻过去就要再翻回来。爸爸兄妹七人轮流伺候,起初是一个月一轮,后来是半月、十天,再后来,实在扛不住,就改成一周。大妹回家替爸爸伺候了五天,瘦了四斤。床头的药越来越多了,西药,中药,补药……哥哥——奶奶最疼的大孙子和医生外甥想方设法买来各种药,还有可以翻身的床,理疗仪;久病成医的四叔也时常配了中药让奶奶服下。但这一切,都已无法遏制奶奶的衰老,她就像一台一直不停运转的机器,零件渐渐地老化,修都没法修了。

奶奶白天黑夜不肯睡觉,爸爸他们轮流伺候,极尽孝道,都累坏了。然而,一向通情达理的奶奶竟然性情大变,开始骂人了。骂我爸爸——她七十岁的大儿子、一个退休教师为“胡子”(土匪),一会又嘲讽是“善人”;骂他的二儿子——聪明而没赶上好时候务了半辈子农的我的二叔,嫌他搬自己的时候把口水滴到自己脸上了。她一向爱干净啊。骂她68岁的大女儿——我的大姑,说她太厉害了,不孝顺。大姑说,你奶奶不再是过去的奶奶了。又骂她51岁离婚后一直单身让她放心不下的小女儿——我的小姑,说她不管亲娘了,必须辞了工作回家伺候她。小姑没有办法请了好多次假回家,伺候不了几天又让我小姑滚,为此,小姑委屈地哭了好多次。连他最孝顺的小儿子也没能幸免,——我的五叔,家里家外忙个不停的人。七个子女,唯一没挨骂的是他的四儿——年轻时才华横溢差点成为军官却因患肝炎被迫退伍后来民办教师转正的四叔,身体一直不好,办了病退,一直是奶奶的牵挂和心病。七个儿女加上儿媳,几乎都被她骂了个遍,只有孙子孙女是好的。大家都很纳闷,爸爸却一点也不恼,说:“任她说吧,她这是不想给大家留念想了。”

后来我想,之所以这样,恐怕是应了那句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其实儿女们的孝顺在村里有口皆碑。看惯了生老病死的医生表弟说,奶奶之所以这么难伺候,是大家给惯的,太尽心尽力了,医院里很多病人任他呻吟痛苦,谁管?唉,不由得想起孔子《论语》里的话了。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怎样是真正的孝道?先生说:“难在子女的容色上。若遇有事,由年幼的操劳,有了酒食先让年老的吃这就是孝了吗?““态度很重要,比如我们下班回家,累得要命,而爸爸躺在床上,吩咐倒杯茶给他暍。做儿女的茶是倒了,但端过去时,沉着脸,把茶杯在床前几上重重的一搁,冷硬的语调说:“喝嘛!”在儿女这样态度下,为父母的心理,比死都难过,那种强烈的孤独感、无助感恐怕没有真正经历的人很难体会。可是再孝的人架不住天长地久啊,所以不“色难”很难。我们之所以没挨骂,那是因为没怎么伺候她啊。呜呼!世上的父母,哪一个不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竭尽呵护之能事,只是因为拉扯孩子是越来越有希望,而伺候父母却常常是越来越失望,人性啊。奶奶的苦谁能真正体会?在缺衣少食的年代要拉扯大七个子女,拉着小的,赶着大的,穿衣吃饭,上学盖房,成家立业,再帮着看孙子,甚至重孙子……奶奶何曾闲下来过?前两天还说要去跟小姑家妹妹作伴,因为她刚生了孩子……

去世前两周,我回家看她,吓了我一跳。一个假期未见,老人家竟变得瘦骨嶙峋,肚子都瘪了。一只胳膊有些变形,经常不能自控地颤抖。左手已经伸不直了,指甲抠到手心的肉里,爸爸先是给她往手心里塞了个核桃,还是不行,又削了段木头握着,总算好了点。我强忍悲痛,去给她按摩:“奶奶你瘦了很多啊。 奶奶含糊地回答:“瘦出来啦。 中午还能扶起来坐着吃饭,吃了些鱼肉和菜,最后又要了个煮熟的土豆让四婶喂着吃了。奶奶一向爱吃粗饭,什么地瓜、小豆腐、灰菜团子、麦蒿包子都吃得很香。大家都很高兴,以为她要好起来了。正值暑假,我想在家伺候奶奶几天,聊尽孝心,其实更多的是安慰自己,爸爸连连摆手,说不用不用。我知道,他是担心我顾此失彼,把小家扔了。不料两天后再打时,爸爸说老人已经吃不下东西了。吃了就吐,起先是吃下去的一点东西,后来是水,后来是胃酸和胆汁,嘴角都烧破了。当医生的表弟给拿来杜冷丁止疼,最后也失效了。唉,他老人家受了多少苦啊!然而这一切,无论她有多少的子孙儿女,都无法替代,只能心疼地眼睁睁看着她受折磨。

去世前一周,爸爸突然打来,说奶奶不大行了,一周没吃了,天天打点滴。我们火速赶回家,只见奶奶更瘦了,皮包骨头,头发已经理得很短,腮也瘪了下去,眼睛都睁不开了,却还清醒着,继母给她洗了澡,上衣都没穿,只盖着一块布,刚刚打完点滴。爸爸叹着气道,人老了,要了一辈子好,现在却连自尊也要不了了。小姑声音颤抖着跟她说:“你快睁开眼看看吧,你孙子孙女回来看你了。”说着,给她扒开眼皮,她勉强睁开眼,看了看,嘴里含混地说着:“动动我,翻翻我。”我们强忍泪水,看二叔把她抱起来,翻过去,只见那髋骨突兀地翘起,皮肤松得垂下来。唉,奶奶真的像一枚深秋的叶子,已经无力缀在枝头了。爸爸说:“你们先回去吧,有事再说。”

一周后,噩耗终于还是不期而至了。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当晚上七点妹妹打来的时候,我还是难以控制地失声痛哭起来。哥哥接到信后没来得及叫我就走了。第二天就要火化,我必须回去见奶奶最后一面。老公开车带我接着妹妹连夜往后赶,高速公路上,怕影响他开车,我竭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下了高速,车子疾驶在乡村公路上,那天不知为何,风罕见的大,两旁的树被吹得东摇西摆,踉踉跄跄;车灯照耀下,不时有飞起的碎叶和杂草迎面扑来,打到车窗上。突然想起袁枚《祭妹文》里的那两句话“朔风野大,纸灰飞扬”,我终于再也忍不住了,任泪水决堤,纵横。

夜里近11点,终于到家了,满院子都是人,我放声哭着奔到灵前,奶奶触目地躺在那里,穿着她早已准备好的寿衣,脸上蒙着黄纸。我没有半点的恐惧,悲痛地扑上去,掀开纸,奶奶的脸侧向里面,苍白,安详,嘴角是一道血痕,一定是让胃酸烧的!她受了多少罪啊。我抚摸着她的额头,痛哭着,直到姑姑把我拉到旁边。呜呼,我的奶奶再也不可能坐起来跟我说话了!

后来听大姑说,奶奶两个周不能吃东西了,饿得直喊,但吃下就吐。吐饭,吐水,后来连胃酸和胆汁都吐出来了。看着盆里吐出的东西,奶奶喃喃自语:我没吃东西,怎么吐这么多啊。听说她很想吃地瓜,可村里没有,大姑说想等五叔回来给她捎,不料竟没来得及……呜呼,何曾想到,儿孙满堂的奶奶最终竟是饿着去的!

第二天火化回来,奶奶已然变成了匣子里的一抔土灰。亲戚朋友和村里邻居送来的纸钱堆了一屋子。爷爷坚决要求用16抬的棺罩,请了吹鼓手,只许吹,不许唱。

共 6875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当时只道是寻常》,以悲伤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了奶奶的一生。生在八年抗战时期,育有七个子女,四世同堂,子孙绕膝,那该是一幅多美的天伦之乐的景象,可天不遂人愿,老人家在92岁的那一年离开了。读到此处,作者笔调下沉,用低迷的写法为我们描写了奶奶卧床的情景,读着使人泪染子衿。奶奶是坚强的,奶奶又是让人悲悯的。为了不让子女留下念想,将七个儿女和儿媳骂个遍,其实正因了论语之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奶奶的一生,是值得人尊敬的,奶奶的一生,又是操劳的一生,奶奶的一生是受苦受累的一生,奶奶的一生是让人回忆的。读了此文,感叹作者朴实细腻的文笔,感动作者对奶奶的情深,读到最后,也便是泪流两行。很感人的文字,从作者的文字中让我们知道何为孝,孝字当头,作为儿女的我们又如何去做,是一篇有教育意义的好文。问好作者,感谢赐稿山水神韵,倾情推荐!【山水神韵:竹儿】【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2 :12:12 问好午荷,还希望节哀!很感动,午荷,一直不敢动笔写编按,因太喜欢你的文字,心里竟然存着些怯意,本想退出,但,最后还是硬着头皮写下编按。午荷,我不知道编按是否能拿准你的文字,如果写的不到位,见谅!马年吉祥! 以文艺的情怀,书写安静的文字!

2楼文友: 2 :45:14 多谢竹儿倾情留按。只是你太谦虚了,我拜读过大作,堪称才情卓异。编按把握得非常准确,读懂了我的文和我的心。奶奶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这篇文章是去年夏天老人家去世后我写的悼念日志,也算是正式写文的开始,我是饱蘸着泪水写的,几度痛哭失声,没去想什么技巧,可能无意之间借鉴了归有光吧,可惜并不到位,只任凭情感的潮水汹涌奔流,如果能唤起大家的一点共鸣,午荷深感欣慰。当时只道是寻常,失去了才知道什么叫失去了,真的。顺致编安! 在安静中学会坚强。

楼文友: 10:14:40 今年的今日,月亮又圆了,奶奶却走了。那床还在,人已没了。老家院子里那棵枣树结了很多,可惜奶奶再也不能尝了。村子外,林业队那片果园里,爸爸为奶奶精心挑选的坟地,坟头已经修好了,四周林木葱茏,蛩鸣声声,月亮的光照着,一定不会冷吧。欣赏佳作。问好老师!

4楼文友: 09: 0:52 午荷的文章,总是在平实中让人动容,让人感悟。问好午荷!

回复4楼文友: 12:57:01 多谢老师鼓励!遥祝编安!

5楼文友: 1 :2 :52 当时只道是寻常,亲情尚还在,亲人已永故,一词一句泪写对奶奶的回忆,真实的情感,读后泪盈满眶。

回复5楼文友: -02 20:2 :06 多谢朋友留按。迟复为歉,万望见谅。祝创作愉快!

孩子小便黄

孩子小便黄

孩子小便黄

消化不良喝汉森四磨汤
孕产妇骨质疏松
安卓手游开发小程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