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

避免雾霾红色预警再发生大数据治堵是关键生存

12月7日晚,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这是北京市自201 年《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通过以来,首次启动最高等级预警,12月10日17时,改预警解除。在雾霾红色预警过去之后,我们仍不可放松,对此次发生红色雾霾预警的现象,也给我们留下深刻思考,那么如何才能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治霾不要空喊口号,先从治堵开始

交通拥堵是国内很多大城市的通病,然而当雾霾日益爆表之后,关注点只停留在表象,有点跑偏了,实际上最根本还是 拥堵 带来的问题。开篇提到,近期环保部抓到了机动车这个 真凶 ,但是也离不开 拥堵 这个 帮凶 。

对此,中国环境科学领域的权威专家、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给出了科学的解释: 如果是在比较畅通的道路上正常行驶,汽车排放的PM2.5不会这么高。但是在怠速、突然加速或者减速的时候,汽车的排放量会高很多。也就是说,交通拥堵会带来更多的PM2.5。 据他估算,机动车尾气对北京城区PM2.5浓度的 贡献率 在25%~ 0%之间,而且呈现上升趋势。

可以肯定,除了大城市机动车辆多之外,城市交通的调度不科学,无法提前预警也是造成道路拥堵的关键所在,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雾霾。实际上,整治大城市雾霾这个通病,交通部门有很大的,除了一刀切的单双号限行命令之外,提前做好交通状况预测,科学有效的进行交通疏解,确保道路顺畅非常有必要,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也极大的节约了社会资源,让出行的心情更好。由此不难看出,近期浙江交通运输厅借助大数据预测堵车的做法绝非噱头,而是实打实的为老百姓谋福祉,也给中国其他省市治理雾霾提供了参考。

开山之举,浙江交通运输厅的大数据运用之道

生活在大北京,上下班交通是个大问题,一是距离远,二是拥堵。笔者开车出门之前除了打开交通广播收听路况信息之外,还会打开导航(车载导航基本不用),一方面是查找行车路线,另一方面是查看道路拥堵情况。但是,基本上对交通路线的选择没有太大的帮助,该堵车的堵车,该摁喇叭的摁喇叭。对于 半个小时后出发到中关村,请根据当时的路况规划线路。 这样的问题导航软件无法预测,其难点在于不知道半个小时后中关村大街堵不堵,该不该绕道。但是大数据可以。

目前,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正在开展一项新的试点:将高速历史数据、实时数据与路状况结合,基于阿里云大数据计算能力,预测未来1小时内的路况,而且预测准确率稳定在91%以上。通过对未来路况的预测,交通部门可以更好的进行交通引导,用户也可以做出更优的路线选择,这对司机朋友们来说是一个大大的福音。

从技术上,阿里云大数据计算服务(ODPS)为项目提供了分析支持,并有多位资深数据科学家参与了联合研发。据阿里云闵万里博士介绍,对于浙江省内近1 00公里的高速路段,ODPS的强大计算能力可以在20分钟完成历史数据分析,10秒钟完成实时数据分析。曾几何时,阿里巴巴CTO王坚博士就对云计算协助治理雾霾充满期许,果不其然,这个愿望终于落地,而且掷地有声。

济源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
如何判断骨质疏松
昭通治疗白斑病费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