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

雀巢浏阳河咏叹调散文

浏阳河,湖南境内水系湘江的一条一级支流河。源自湖南浏阳县大围山,在长沙市陈家屋场注入湘江。

《浏阳河》,中国民歌体系中湖南风味传唱最久的民歌,始见于1951年湖南花鼓戏《双送粮》第三段,成歌于1959年。五十多年来,《浏阳河》经许多歌者的口,演化成湖南民歌的一个标签。近几十年,除了《刘海砍樵》偶现舞台,做一个插科打诨调味品之外,正式的湖南民歌,就只有《浏阳河》在孤曲奋战。

说是孤曲,其实不然。从湖南走出的著名歌手,李谷一、宋祖英、张也、雷佳,王丽达、陈思思,无不将此歌唱了个通畅,就连东北那旮沓的蒋大为,也忍不住用他那金不换的嗓子把此曲讴歌。

至于演唱方式,那更是五花八门:独唱,男女声对唱,小组唱,混声唱,合唱,大合唱。民乐伴奏,钢琴伴奏,交响乐伴奏,热闹!从毕姥爷的《星光大道》玩出来的《玖月奇迹》,甚至搞了个《浏阳河》的变奏曲。

《浏阳河》唱响在神州大地,当中国男足光吹牛不兑现时,《浏阳河》早就冲出了亚洲,站上了世界大舞台。好牛!

《浏阳河》的旋律,曲承花鼓,曲风轻快,活泼,略带点点俏皮,极尽彰显湘韵。湘人厉害啊,讲武,“无湘不成军”,论文,“惟楚有才”,谈到歌曲,一首《浏阳河》,虽孤,却几十年不衰,中国歌坛哪首民歌能比肩?

可惜,我们都被《浏阳河》给涮了。正是她优美的旋律,起到“一白遮百丑”的效果,演唱者不求甚解,受众们不知所谓。谁都没去想、去考究歌词。放到古时的科举,此词铁定是掷于案下,放到现代的高考,阅卷批语绝对是“文不对题”。

且看看歌词是如何写的:浏阳河,弯过了九道弯,五十里的水路到湘江,江边有个湘潭县...

浏阳河,据《湖南通志》记载,流经浏阳县、长沙县全境,进入长沙市区,注入湘江。全长24 .8公里。浏阳河的水,随湘江北去,入洞庭,汇长江,浩浩荡荡,直奔东海。

浏阳河,的确弯过九道弯,它的哪一道弯,也不曾弯到湘潭县,浏阳河的水,连水花也溅不到湘潭县。入了湘江,浏阳河的水,也绝对不可能逆上湘潭。除了同在湖南,浏阳河与湘潭县,八竿子也打不到一块。

歌词作者的天马行空,真够革命的浪漫,为了抱捧,全然不管文学的起承转合,硬是把毫无关联的两处扯到一起。而我们,这么多年,竟然把这用优美旋律包装的趋炎附势的歌,传唱不休。

一般来说,歌曲先有词,后配曲。词是主干,曲是副车。《浏阳河》不同,赖以传世,全在配的好曲。圈子里,清雅客,对歌词不屑,毫无意境,俗得掉尘。妒忌者,对歌词不忿,这样都行,不就是弯到了主席那里吗。词作者,57年打成右派,倥偬几十年,突然间想起版权,官司一直未歇。殊不知,歌词作者早就定为集体创作,还争个啥?何况,《浏阳河》成名,是曲不是词。

中国开始强大,中国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正如我们当年拼命学英文考托福,汉文成了如今的热门。我真担心,学会了中文,弄懂了中文的老外,听了《浏阳河》,万一有几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家伙发问,不是唱浏阳河吗,浏阳河流到湘潭吗,浏阳河与湘潭是什么关系,那时,我们如何作答。

共 121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俗话说,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许多事情一较真儿,就会发现许多经不起推敲,不严谨的地方。作者正是在认真琢磨《浏阳河》这首脍炙人口、耳熟能详、人人会唱的歌曲的歌词时,找出与真实情况大相径庭的结果。作者分析的有道理,但编者认为,歌曲是娱乐范畴,不是科学论文,只要朗朗上口,曲调好听,易学,人们往往就不是很追究歌词的严谨,这首歌之所以受人喜爱,一方面沾了曲调美的光,更重要的是寄托了人们对毛主席的爱,所以,只好约定俗成了。但我还是对作者的严谨和知识点赞,让我们长了知识。。:柴英

1楼文友: 1 : 5:28 一曲《浏阳河》,传唱几十年,唱遍大江南北,深受人们喜爱。但作者认真推敲歌词,发现,歌词的漏洞很多,违背了实际,予以纠正。我对作者的严谨态度很赞赏,但很多习惯的东西,也只好将错就错了,但我们还是长了知识。

回复1楼文友: 00:4 :58 任何时候,攀龙附凤都不是好品德,以节操换富贵,贬了自身,误了大众。

2楼文友: 22:18:49 地理位置的错误与这首传唱了几十年的歌曲相比,显然无伤大雅,毕竟也是过去时的历史了。但也说明,我们的创作人的确不够严谨,但为什么会这样写 明明知道这是一种错误的地理指向,而且以讹传讹这么多年,中间有人提过异议吗?这才是我最想知道的。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2楼文友: 00:52:19 其实,湖南民歌尚有《挑担茶叶上北京》、《洞庭鱼米乡》等,不过影响力远逊《浏阳河》。圈子内,对前两曲的歌词,都有肯定。而对后者,多无好感,只是以前不敢说,现在不屑说。

楼文友: 08:2 :52 浏阳河唱响中国几十年,今天才找到 源头 。知道浏阳河到底是怎样的 浏阳河 。真的感谢老师!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回复 楼文友: 14: :12 阿谀奉承,似乎是我们这个民族最为擅长的一个特色。此风不根除,民族无希望。

4楼文友: 1 :0 :10 好文!此文可贵的不仅仅在于严谨,更在于犀利地提出了一个现象:任何时候都不缺抱捧之人。此等趋炎附势之徒,为君子所不齿。

回复4楼文友: 14: 6:17 攀附,是个人得利,大众受害的恶行,可惜 留给恶行的空间太大。

5楼文友: 19:08:57 强权之下,必会产生阿谀之风、奉迎之徒。亩产三十万斤都敢登上报纸,把一个湘潭县放在浏阳河边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不过,何其光老师唱的《洞庭鱼米乡》我百听不厌。

回复5楼文友: 21:07:5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阿谀谄媚拍马溜须之风所以猖獗,一是市场需求大,二是所花成本极低。

何纪光,湖南省歌剧团歌唱演员,以独特的真假声歌唱方法而自成一家。《洞庭鱼米乡》是他的成名曲。2002年演出后因大面积心梗死仙逝,享年6 岁。

优卡丹能喝吗

宝宝吃了优卡丹有事吗

儿童能吃优卡丹吗

肾炎是如何引起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多少钱
小孩流鼻涕感冒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