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

旬老人年义务扫古道总路程相当于个美食美食

永嘉县岩头镇屿根村西边有座山名叫芙蓉三冠(南崖森林公园),该山有一条古道长约10公里。溪南村一位名叫蒋香兰的老人,自己出钱买扫把、柴刀等工具义务揽下该古道的清扫工作,一扫就是14年。如今老北京市市长王安顺表示人已经90岁高龄,仍然每天坚持义务清扫工作。

老人正在清扫山道

原标题:永嘉九旬老人14年义务清扫古道

路程加起来相当于两个长征

永嘉县岩头镇屿根村西边有座山名叫芙蓉三冠(南崖森林公园),该山有一条古道长约10公里。溪南村一位名叫蒋香兰的老人,自己出钱买扫把、柴刀等工具义务揽下该古道的清扫工作,一扫就是14年。如今老人已经90岁高龄,仍然每天坚持义务清扫工作。

九旬老人14年义务清扫古道

18日中午,在岩头镇溪南村村干部卢智源的陪同下来到南崖森林公园,从南崖停车场出发,沿着蜿蜒崎岖的古道走向南崖森林公园山顶。

卢智源介绍,顺着这条古道走到南崖森林公园山顶,再下来刚好10公里的路程,走一圈需要 个多小时,如果按一层楼 .5米的高度计算,到山顶有151层的高度。

在沿途看到,落在道上的树叶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沿途多处看到不少已扫得只剩一半、不能用的扫帚。卢智源说: 这些都是老人打扫这条古道用过的扫帚 。

沿着山路走了一个多小时,在半山腰的古道上,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手握扫帚,弓着身子,正在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清扫着。卢智源告诉,这位就是90据知情人士透露岁高龄的老人,叫蒋香兰,你看她个头不高,身子骨却硬朗得很,每天清晨吃了饭出来,扫到下午2点左右回家。

卢智源用系统测试过,古道全长约10公里。老人每天都坚持打扫一半,也就是5公里,14年下来,老人义务清扫的路程有25200多公里。

清扫古道为了方便村民行走

卢智源介绍,蒋香兰老人在14年前,和她的老伴除了干农活外,有空就做一些工艺品,几年下来有几万元工钱,可他们都舍不得把钱花掉。蒋香兰老人和老伴商量后,就买了扫把、柴刀等工具在芙蓉三冠山顶上一块大石头下盖起了一个棚屋,独自一人住到那里去,开始义务打扫古道卫生。

在芙蓉三冠山顶看到蒋香兰老人住处,该住处是一个用旧木板搭建的棚屋,十分简陋,棚屋隔成三个小房间,分别做厨房,卧室,另外一个放着几十把扫帚,棚屋内没有电灯,只有烧饭的厨房才有点亮光,生活极其简陋。

蒋香兰老人口齿清楚,根本看不出90岁的年龄,她告诉,自己从14年前住到这里,每天早上吃了米饭后,就到古道扫地,扫到下午回来,再烧饭吃,晚上坐在棚屋外看看山脚下村庄都亮着灯,很漂亮。

自己每天扫地都没有觉得累,还很开心,十多年来也没生过病,路扫干净了大家走路就方便 。

在蒋香兰老人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处看到,因长期握着扫把,虎口处有两个很硬的结疤。

村民和游客竖起大拇指 点赞

据村民张先生说: 前段时间蒋香兰老人除了游步道的卫生,还主动承担起景区公共厕所的卫生清理。

蒋香兰老人告诉,前段时间景区内的6个公共厕所,只有一个厕所有水,其余公厕的卫生都由老人背水过来清洗。

家住岩头镇的金先生告诉,平时经常到南崖森林公园爬山,每次都看到蒋香兰老人在清扫道路,蒋香兰老人担心荆棘会勾坏路人的衣服,每隔一段时间,老人还会对步道两侧的杂草和荆棘进行清理,她常常扛着50多斤的药水上山除草,一路下来要15桶药水,一年要用100多瓶除草剂。

金先生竖起大拇指告诉,蒋香兰老人为了方便路人和游客打扫这条道路14年如一日,真是佩服。

鹤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拉萨治疗宫颈糜烂多少钱
宣城看白癜风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