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灵异

诗人树才

诗人树才:翻译总是对原文的增加或者减少 http://www.frguo.com/ 2016-10-28 中国新闻网 上官云

26日,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翻译工作坊 第三季 跨越语言的诗意:2016中外诗人对话百年新诗与互译 活动在北京举行,安妮柯 布拉辛哈等多位中外诗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提到诗歌翻译,诗人、翻译家树才说,对于诗歌而言,翻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另外一个形式、一种从原文出发的创作形式。

 

诗人、翻译家们合影。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供图。

 

在翻译工作中,由于诗歌的意韵等特殊性,一般会认为是比较难翻译的体裁。诗人李少君表示,自己的作品《傍晚》先后被三个人翻译过,反而让它增加了一些新的东西, 《傍晚》描写我喊散步的父亲回来吃饭的情形。他们的翻译让我感受到,这首诗可以理解成我跟黑暗在争夺我的父亲,我可以用语言把我的父亲从黑暗中解救出来,这是我以前没想到过角度 。

对于这个翻译感悟,树才认为,对于原著意味来说,翻译一向被认为是 减少 了什么,但李少君的经验有效的质疑了这一点, 这让我们看到,翻译有可能也是 增加 。或许可以说,翻译总是对原文的增加或者减少 。

女诗人吕约也参加了这次翻译工作坊的活动。她觉得,刚开始互译的时候,自己和国外的诗人、翻译家们都觉得对彼此的语言很陌生, 翻译的过程就是我们在非常有限的时间里面,尽可能以最快的速度抓住对方诗歌的本质和风格 。

首先,我们互相阅读作品,然后交流提问,有时候会具体到一个词语。这让我感觉像是用汉语重写和再创造一首诗。 吕约笑着说道。

荷兰桂冠诗人安妮 费赫特表示,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语言则是帮助翻译的一个工具, 我们在翻译吕约诗歌的时候,也会讨论一些很有趣的问题,这是一种理解的艺术 。(上官云)

|榆林治疗癫痫病医院
益母颗粒什么时候吃好
男人前列腺增生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