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灵异

河南粮王种一亩地成本近千元有种粮户赔钱拳

河南 种粮大王 柳学友在自家田间。受访者供图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当春节鞭炮声为逝去的旧年画上休止符的时候,寻常的百姓习惯给自家算一笔账、做一个总结:这一年里,我付出了甚么;这一年里,我又得到了什么。在河南,种地的农民盘算,挥动锄头、洒下汗水结出的食粮,卖了多少钱?在安徽, 老工人 在比较,现在的活儿跟之前在钢厂时相比,赚的多了还是少了?在北京,房地产中介的小伙回忆,自个从亢奋的楼市里拿到了多少提成?如涓涓细流汇成江河,一个个普通家庭帐本上的涂涂写写,连聚起来,就变成了宏观经济脉动的节奏器。就像猪价决定着CPI,大妈 指挥 着金价。

新京报深入全国各地,采访了农民、工人、小老板、红、创业者等多个群体,听他们讲述自己过去1年中平常或不平常的故事,让他们算一算自己打拼一年的 账单 。 小账单,大经济。我们期望,从这些小小的账单中,可以管窥不同行业乃至是宏观经济的发展状态。

2016年有惊无险,比往年差些,也算赚钱了。 除夕前夜,河南信阳固始县北郊的一个小村落,种粮大户刘家父子在家中告诉新京报。他们坐在圆桌旁,桌上摆放着待客的茶水、零食。

与此相距百里的信阳息县,被誉为 河南粮王 的柳学友认为,现在是种粮人最困难的时候。柳学友表示,2016年他认识的种粮大户有70%效益不好,不少种粮大户选择另谋生路。

粮食经纪人梁先生2016年较往年收入减少一半多, 准备2017年添置些收购工具,以适应越来越严的收购标准 。

种粮大户:

养猪比种地赚钱

自从承包村里的二百多亩耕地种水稻,刘玉中(化名)和儿子刘阳(化名)就成了附近村落少有的 种粮大户 。三十刚出头的刘阳是为数不多愿意把汗水洒向农田的青壮劳动力,父亲刘玉中说平日里自己指挥、儿子做,家里购置了基本的农资机械,1亩地可以赚200元到 00元。

刘阳算了一笔账。2016年初的整田算是一年投入的开始,拿一亩地来看,这个流程需要80元的成本。接下来的插秧是花费较大的一部分,通过承包给插秧合作社,全流程包含了种子、育秧、插秧的所有费用,总计200元。剩下的花费还包括购买化肥、抽水灌溉、农药除草和收割粉草。还有土地转租费用,合计本钱能达到820元/亩。不过,这样的话基本挣不到钱。实际情况是,转租费用可打折,自家有收割机和抽水机,相干费用也可省下,终究成本约680元/亩。

2016年暴涨的人工费和盛夏连日的高温,都让刘阳深感种地的艰辛。

以前找杂工,100元一天,现在没有200元一天,没人理你。 由于年轻人不愿意做农活,能种地的中老年人手又少,抢种抢收时候的人工问题困扰着刘阳。

盛夏干旱是水稻种植户最发愁的时节,虽然抽水浇地可以 止渴 ,但相伴而来的高温预示着一场灾害。

旱灾恰逢高温,每天气温在 7℃至 8℃,正遇上水稻扬花,太阳出来直接把花晒死了,出现大面积的干瘪。 刘阳言语中透露着无奈, 去年就是这么巧,那一个星期赶上了高温。

最后刘阳盘算下来,2016年一年下来,二百多亩地落了4万到5万元的收益,利润较2015年减少了一两万块钱。

和刘家的另外一块生意养猪相比,种稻只是 带着做 。刘阳说,自家一年生猪出栏量在200头左右,2016年遇上历史好价钱,赚了水稻两三倍的钱。 粮信2016年10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三季度以来,国内食粮市场价格整体呈弱势运行。据监测,2016年9月下旬中储粮全国原粮收购价格指数为1 5.88,比去年初下跌6.49%,其中小麦跌1. %、玉米跌15.28%、稻谷跌0.77%、大豆跌 .12%。

对今年,刘阳表示,希望一切风调雨顺,但他也认为, 传统农业没有出路 , 未来要发展多元化,比如观光农业 。

河南粮王:

现在是种粮人最困难的时候

和刘家父子 兼种 农田不同,信阳老乡柳学友主业就是种地,他是最早承包土地的农民之一。 包地 16年,这位 河南粮王 目前流转有16000亩地,约占全县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一。

2001年,柳学友看到村里几十亩的自留地 撂荒 ,萌生了承包田地的想法。 当时承包费(每亩)只有几十块钱, 柳学友的承包范围愈来愈大,2004年承包规模到达400多亩地, 一年能有20多万元的收入。

从2004年开始,伴随着国家开始出台一系列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政策,柳学友的承包规模逐步发展壮大。

从外部环境来看,2012年开始,我国出现大量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现象。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直接冲击了柳学友这样的种粮大户。 国际粮食进口多,而且质优价廉,受国际粮价的冲击,国内粮价这两年下降,而且去年自然灾害频繁, 柳学友表示,2016年他认识的70%的种粮大户效益不好,有很多种粮大户选择另谋生路。

一方面食粮价格下降,另一方面成本费用不断升高。 土地承包费、雇佣村民的工资和农资等费用近年来都在增加,比如今年农资涨了 0%左右, 目前,柳学友承包1亩地成本近千元。

除去本钱,柳学友一亩地纯利润约200元。 去年选了抗病害能力强的优良小麦品种,亩产900斤,小麦品质也好,所以价格高时飙到了每斤1. 元,平均比市场高出三四角钱, 柳学友毫不讳言指出,2016年受小麦病害多发影响,有种粮户产量和质量双双下落, 他们一亩地赔了一二百元 。

现在是种粮人最困难的时候,粮价低、卖粮难等,很多人支持不下去, 柳学友说,一方面希望国家出台调动和落实种粮户积极性的政策,另一方面种粮户自己要紧跟市场转变思路: 要意想到消费者现在是要 吃好饭 而不是 吃饱饭 ,市场需要更优质的食粮,优良才能优价。

粮食中介:

收购标准提高,粮商利润减半

周口市淮阳县人梁先生从事了十多年粮食中介,每年从农民手中收购逾1000万斤小麦。

梁先生表示,2016年的日子不太好过。 往年能够挣到二三十万元,今年1000多万斤小麦也就赚了10多万,一吨赚钱20元左右,利润和手续费差不多, 梁先生说,利润减少的缘由在于粮食收购标准的趋严: 往年入库筛粮筛得不是特别净,今年过得有精选筛、比重筛等,筛得特别细,不完整颗粒都筛出来了,但是咱收购食粮的时候没有过筛子,收的都是毛量。

实际上,食粮收购标准近两年一直在趋严。

梁先生介绍, 2015年粮库不再向经纪人贴补或加价,2016年则在此基础上提高了食粮收购的标准。 2015年小麦起步的收购价格是1.14元一斤,2016年起步收购价是1.1元,有时收到1.06元、1.08元,乃至汝南、平舆地区有食粮收到了八九毛钱一斤, 梁先生说。

天气原因使得粮食收购 雪上加霜 。 小麦快成熟时,下了一场大雨,导致麦子颗粒有些萌动,依照有关标准,萌动就是不完善颗粒, 梁先生说,据其了解,2016年十家粮食经纪人有六家赔钱。

比较好的一点是,在粮食入库后,国家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现在是1.2元一斤。收入有所回本, 梁先生说,随着政策变化,大部分食粮经纪人已购买了筛子,自己明年也打算花一二十万元添加点筛子等收粮工具,以适应愈来愈严的食粮收购政策。

新京报 侯润芳 陈鹏 河南固始、淮阳报导

孩子感冒流感该怎么办
跌打扭伤止痛的药
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