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灵异

张老汉的三部曲

一、张老汉收麦

太阳炙烤大地、没一丝丝凉风,空气中弥漫着麦子的清香和麦农们丰收的喜悦,一眼望不到边的水泥路面上,晒满刚收割回来的麦粒和拉麦草时洒落的麦穗。只见路面的尽头,张老汉正弯腰驼背、步履蹒跚,头上的血管一条一条的隆起、脖子上搭的白毛巾已被汗水浸透、退变成了灰色,胳膊上的肌肉一坨一坨的凸抖着,吃力拉着一车麦草艰难的前行着,(他拉的是架子车,是前多年农村常见到的,结构是人力两轮、纯木材质,是在独轮车的基础上改良的,前面可用牛或马牵引助力,比独轮车省力),走的越来越慢……他太累了,额头的汗水滑过脸颊跌落在水泥路上,吱吱作响,瞬间就被水泥路面吸收或蒸发掉了。张老汉抬头看看天空,太阳像一个大蒸笼,仿佛要蒸干空气和他身上的每一滴水分,他实在没有一点力气了,索性停下脚步、放下车子,从腰间掏出他那杆烟枪,黄铜的烟锅,烟杆是用多年生黄蒿子茎干自制的,烟杆上吊着蓝粗布的烟袋、装满了烟丝,最让他得意的却是烟杆上的红玛瑙烟嘴。这个玛瑙烟嘴是好多年前他在集市上熟人那里买的,整整用五元钱,他记得很清楚,当时他一眼就相中了它的嫣红、通透的成色和精致的手工,可老板开口要价就十元,太贵了,一盒火柴才五分钱,咋办呢?他死磨硬缠、好话说尽,还和老板硬拉靠了一门亲戚,最后老板十二分不情愿的五元钱给了自己,想到这些张老汉都会得意的笑笑,把烟嘴专注的欣赏、摸索把玩半天,再装满烟锅、用拇指按实、点燃,深深的吸上满满一口,然后悠闲抽着。

但今天,他心思没在玛瑙烟嘴上,只是急忙掏出烟枪、伸进烟袋、迫不及待的装满烟锅、点燃,猛吸几口,嘴角吧嗒、吧嗒作响,吸进嘴里的烟气伴随呼吸有力排出,所有动作几乎一气合成,娴熟、连续、优雅、迅速,没有几十年的烟龄是做不到的,但他做到了,做的还很自然,“咔咔、咔”随着一连串沉闷的咳嗽声,张老汉呼吸沉重、脸色涨红,有些慌乱,吐痰、擦汗、捋胸、捶背……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唉!我是老了,他喃喃的自语了一句,继续抽着中午第一袋烟,身体舒坦了许多,显得不那么累,索性摘下草帽枕在头上,躺在了路边车子的阴凉处,一阵微风吹过,凉爽了许多。他望着蓝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白云,今年六十多岁的他,自小没读过什么书,除了会写自己的名字、认得钱、会算简单的账,其他书籍啥的他都看不懂,自己常常懊恼不已,但令他引以为豪和夸夸其谈的是:他年轻时是一个驾辕的好把式,早在农业合作社时,他能驱赶五马大车,是村里数一数二的驾辕能人。为此,生产队长还夸过他好多次,那时生产队机戒化程度不高,除了老牛拉车,五马大车算是当时村里最先进的运输工具,车前五个马拉着、车上一个车把式驱赶着,拉粪土、拉麦秆、拉粮食、和交公粮时拉的一车人。每每那个时候,人们都投来羡慕和赞许的目光,张老汉便会不失时机的及时扬起鞭子,在空中打上几声清脆的鞭响,动作优美、响声悦耳,赢得人们一阵赞许的目光,他自己就像古时候战车上一名出征的蒋军,威风凛凛、仪态严肃,那叫一个威风啊!

他想的出了神,再吸烟时,才发现烟嘴已吸不出一丝烟气了,急忙磕了磕烟锅里的烟灰,再装满烟丝点然,吧嗒吧嗒的抽着,这是他中午第二袋烟了。这要是在几月前,孩子们一定会从他嘴里抢过烟枪,特别是他的闺女,一边嗔怒或很生气的说:“老爸,您年龄大了、就少抽点吧,抽多了对身体不好!”便迅速夺过烟枪、磕掉烟丝,再泡上一壶浓茶放在他面前,然后像一个缴械成功的女战士,弯着脑袋温情的看着他。

这时的张老汉真是感觉到幸福满满。

此时,他想到他的孩子们。他和他老伴张老太,斗大字不识一箩筐,但凭着憨厚老实、踏实肯干和一股心劲、韧劲,供出两个大学生,都参加了工作,他两儿一女,女儿最小,也是他最疼爱的,在一所小学教书,且已出嫁;大儿子在县里的机关上班、也已结婚,工作、待遇都不错,不用操太多心;最不争气的就是老二,不好好念书,连高中都每上过,就去南方打工了,工作不太稳定,但也谈了个外地的女朋友,还是个大学生,打算今年过年时回来结婚,双方家长都见了面,所有婚嫁事宜均和女方家人谈妥,张老汉和张老太对这位未过门的媳妇,只见过两面,媳妇比较乖巧、董事、好相处,他们都比较满意。常常向村上人夸耀,说老二没念什么书,还谈了个女朋友是大学生呢……想到这些,张老汉历历在目、欣慰不已,想着想着他又舒心的笑了。随手磕了磕烟锅里抽尽的烟灰,舒坦的伸了个懒腰,坐了起来,再回头看了看他刚走的这段路,这条路他整整走了三十多年,最初这条路是一条泥泞小路,合作社是生产队组织群众“白天干一天、晚上加一班”,干了一个月把这条路拓宽了,但还是一条土路,每遇雨雪天气,这道路便泥泞不堪,上学难、就医难、农副产品运输等问题,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车子行走在上面就更困难了;到了前十几年,通过村上和镇上共同协调、争取,修成了砂石路走起来舒坦多了,无论天阴下雨,脚是不会占到泥巴的,就是拉车也省了许多力气;去年这条路政府又硬化,从张老汉地头到家里,几乎是一路平坦的水泥路。原来张老汉有一头牛,没有修路之前,如果没有它帮他拉车,他是拉不动的,可现在不用了,他一个人就把沉甸甸的一车麦子连杆都能拉回家……张老汉思索了半天,他忽然想到,这条路这几年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路虽然越来越好,可自己的年龄是越来越大,现在拉着一车麦草还是很吃力的,吃不消的,慢慢直了直身子,想要站起来,把车子拉回家,但腿还有一点软,汗还没有干,被汗浸湿的衬衫也湿着,沾在身上凉飕飕的贴着肌肤,使他很不舒服。

张老汉索性再装了一锅烟,点燃,深深的吸了一口,思索着,眼光瞄到了不远处一起玩耍长大的赵老汉和王老汉,他们这时正悠闲跺着步子,一手扇着扇子、一手里捧着茶杯,旁边放着,里正播放着秦腔戏“辕门斩子”,他们看见张老汉调侃的说:“老东西,这么热的天收麦子,都不怕把你争死吗?攒那么多钱干嘛?也不看看你多大了?”

张老汉也不生气,喃喃的道:“唉,都习惯了!你看,这么好的路,种地不要人种、收不要人收,都有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那里还能争死人呐?”张老汉虽然嘴里这么说着,可每年收麦子,他都坚持自己亲手用镰刀收割、用麦秆绑成捆、再把麦捆磊成垛,然后用他的架子车拉回家,晾晒、摊开、碾压、倒翻、起场、扬麦、晾晒麦籽……

最后,捡拾麦草、晒干,再选一块地势较高的空闲地码成圆柱形、长方形的麦草箩。所有这一切都是他每年必须干的,张老汉觉得种了一年的5亩麦子,到收获的季节、收割的时候,用收割机不到一小时就收完了,心里不踏实、即没有劳动的辛苦、也没有收获的喜悦,还感受不到收获感和成就感,再就是他觉得用机械收到麦子,收不干净、太浪费,这是他多年的习惯。张老汉就是通过这样的辛勤劳作,他就高兴、心里也踏实,这是他多年的习惯,但看着全村都用收割机收麦,张老汉心中掠过一丝丝哀怨和无奈。

他的烟也抽完了,随机起身拉起架子车往回拉,边拉边想,这死老婆子张老太,也不知道给自己搭把手帮帮忙,真想把自己累死吗?想着,他情不自禁的摇头自语道:“张老太跟了自己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勤俭持家、任劳任怨,操持这个家伺候自己日常起居、还要照顾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平时穿一件衣服都舍不得买,吃点好的也嫌贵……”自己还埋怨她,是自己让她回家做饭的,咋把着查忘了呢!

张老汉慢慢拉着车子,腿脚鼓不上劲、越来越吃力,他确实拉不动了,决定停了下来歇一歇,坐在路边,捶捶腿、捏捏胳膊、把头和脖子左右晃动了几下,又点燃了第三袋烟,猛吸一阵舒坦多了,思绪也活跃了起来……还是儿女们说的对,现在都是啥年代了,自己还老思想,是该换换想法了,毕竟自己已经老了,不比年轻时候人强力壮了,有许多活都干不了了。他吧嗒吧嗒抽着烟,不知道过了多久、也不知道自己啥时候起得身,又把车子往回拉,边拉边想,就自己一年种的这几亩麦,唉!真不够那些儿女们一顿饭钱。张老汉想起过年时,大儿子给自己买了两瓶酒就六百多块、二儿子买了两条烟也好几百块,女儿最懂事、也孝顺,就是花钱太大手大脚了,给他们二老买了两身衣服和一顿年夜饭就花了一千多块,张老汉每每想起这些,就想骂骂这些儿女,太不肖、太浪费、太不会过日子了,一件衣服、两瓶酒、一条烟,就是他五亩麦子一年的收成或自己这个家里大半年的收入就吃没了、买没了、花没了。他确实很心痛、心焦和着急,真想好好的教训教训他们,但看着儿女们兴高采烈的吃着、喝着、聊着家长里短,还不时的相互祝福着……张老汉无比欣慰,话到嘴边他又咽了下去,他们都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孝敬老人了。可他,还是千叮咛万嘱咐儿女们,以后可别再买这么贵重的东西了,自己消受不了,钱来的不容易啊!张老汉可是吃过苦的人,可他们谁都不会听他的,还总反驳道:“你就吃你的、喝你的、穿你的,辛苦了一辈子了,就安安心心享你的福吧!”

每每如此、年年如此……

是啊!张老汉想了想,自己是该享享福了,他又一次拉起车子和一车沉甸甸麦穗往回走,他太累啦、实在拉不动了,凭着一股韧劲坚持着,忽然,眼前一亮,终于到了家……

“唉!我这是怎么了,这些年不都是这么干的吗?今天,咋就怎么累呢?身体累、心更累,比比看自己一年亲手辛苦种的麦子,一亩麦籽卖800百块,别人用机械播种、收割,一亩麦籽也卖800百块,可自己比别人多付出多少汗水啊!图啥呢?”想到这些,他放下架子车,喊了声老伴张老太:“老婆子,饭好了吗?”

张老太回到:“早做好了,就等你了!咋才回来?”

他咳嗽两声说:“唉,我真是老了,干不了了,是这,你饭做好了再加两个菜,去咱村里的干菜店再买几瓶啤酒……我去把张三和李四叫来帮忙,他们不是一直都干活挣钱吗?我也尝尝雇人干活滋味,当一回地主!”

张老太听着他话疑惑不解的说:“你今天是咋了?帮什么忙呢?咱又没什么活?”

张老汉也不说话,手指指门前堆积如山的麦子、麦穗,张老太又追问道:“你不是一直反对用机械和请别人帮忙的吗?”

张老汉抢着说:“你这死老婆子真想把我累死啊?我干不动了,也不想干了,我还想再多活几年呢……我想雇两个人、再叫一台收割机,别人在地里收割,咱在场上收,把麦籽脱离出来,晒干就成……明年,和儿子商量商量麦地也不种了,要种也都用机械种和用收割机收,省事、也省人。等忙完这一茬,带你出去转转,你跟我这么多年也没少吃苦、受累,可你连省城都没去过……我也是,这么多年只知道低头拉车,没有抬头看看走过的路、看看沿途的风景、看看社会的进步、看看咱村子的变化、看看……我错过的太多了,也该好好歇歇了……”说到这里张老汉深情的望着张老太。

张老太满脸堆满幸福,喃喃的道:“说啥呢?老都老了还说这些,让人听了都脸红,你也不嫌臊……好了,你赶紧吃饭、菜都凉了,我给你热热,你先吃着我找找收割机,再随便把叫张三和李四那两个傻小子叫来帮忙……”

二、张老汉进城

这是一个深秋的清晨,天刚蒙蒙亮,大街和路面上被霜气打的湿漉漉的,张老汉和张老太急匆匆的背着大包小包的行囊,赶到了镇上的十字路口等车,这是他们有史以来第一次坐去往省城,他们有些着急、激动和莫名的兴奋,不停的向车驶来的方向张望,车还没有来。

一股晨风吹来,树上落下几片枯黄的树叶,在空中飘飘洒洒随风而落,有两片落叶飘到张老太的肩上,一丝凉嗖嗖的寒意,使她不禁哆嗦着打了一个寒颤,喷出一声:“啊欠!”

张老汉闻声忙从蛇皮袋子缝制的布兜里,翻找出张老太的一件上衣披在她身上。她没说什么,只是看了他一眼,迅速的穿衣、系上扣子、拢起袖筒。然后,又向汽车开来的方向望去……

过了许久,东方泛起了红晕,天大亮了起来,等车的人也多了起来,张老汉不耐烦地在腰间摸出旱烟袋,蹲在路沿上,看都没看的就装了满满一锅烟,抽上了,空气中顿时充斥着呛人的旱烟味道。

这时,一缕阳光穿过云雾射了过来,落在了张老汉的脸上,他绛紫色的皮肤越发的黝黑,头发稀疏、花白、有点点的发黄,额头和眼角道道皱纹如刀削、斧刻般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唯一没变的是他那双深邃的眸子,依旧炯炯有神、黑白分明……看着看着,张老太有些心疼、眼框有些湿润、嘴角抽搐几下,张了张嘴却没说出一句话。

车终于来了,人们争先恐后涌向还未打开的车门,在熙熙攘攘、吵杂拥挤中,他们终于上来了,车上的人太多,显得座位特别紧张。张老汉好不容易帮张老太抢到一个座位,安顿她坐好、放好行李,手扶在她座位的靠背上,就站在了她旁边……

共 10674 字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老年人进城,随儿女生活,已经是一种趋势。在农村劳累了一辈子的老人们,终于有机会住进都市,享受儿女们的孝敬,享受清福。但大半辈子的生活习惯,在城市这座看似宽广实为狭窄的空间环境里,处处都有着矛盾的冲撞。怎样适应新的环境,对老人们来说,是个不小的课题。张老汉与张老太两个老人,刚进城所面临的困惑,是每个老人都会遭遇的客观现实。文中的张老汉张老太很顺利地度过了这个磨合期,但并不是所有老人都能如此顺应环境,由此而生的种种矛盾依旧存在。文章意在抛砖引玉,此类题材大有发掘空间,因为蕴藏的现实意义,足够引起读者共鸣,具有广阔的前景。感谢作者带来的全新视界。。【:古月银河】【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22:10: 5 感谢朋友赐稿系统短篇栏目。期待您的更多精彩。问安朋友。 差不多共和国同岁,历经大跃进、文革、改革中沦为下岗失业人,闲来无事码点文字,消费时光,见证沧桑。

2楼文友: 02:56:22 谢谢,古月银河用稿!还请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楼文友: 21: 1:18 贺喜友友小说精品!问好,期待更多精彩!

回复 楼文友: 02:16:17 谢谢文友谬赞,谢谢关注!一起加油!

4楼文友: 22: 7:47 精彩的小说,拜读学习。恭喜加精。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回复4楼文友: 02:17:51 谢谢!请多指教,我们一起努力。

5楼文友: 22:4 :05 感谢你的精彩让短篇栏目再放异彩,期待更多佳作!

回复5楼文友: 02:20:10 谢谢老师,还请您多指导、多交流,再次表示感谢!

6楼文友: 16:12:09 祝贺你获评精品。期待更多佳作!

7楼文友:- 1 22:11: 2 您好作者,恭喜您的作品获精,现已收入系统精品典藏,候选绝品。你已经达到系统优秀作者条件,为方便交流沟通。特邀请您加入江山优秀小说群,群号码:5605 5959

群里定期会讨论小说写作问题,互相学习。祝您写作愉快!

小儿咳嗽的治疗方法

小儿低烧怎么处理

宝宝干咳嗽是什么原因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可以长期吃吗
小孩脸黄怎么办
生物谷灯盏花滴丸的成分有哪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