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的认定拳
过失犯法的认定
过失犯罪的认定
兼评抓小偷致死案
关于过失犯法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5 条规定:应当预感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感或已经预感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是过失犯罪。过失犯法,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 据此规定,过失犯法具有以下几个不同于故意犯罪的特点:
(1)实际认识与认识能力相分离
在故意犯罪的场合,行为人追求或者放任危害结果发生,实际上产生的危害结果与行为人的主观欲望是一致的。在过失犯罪的场合,行为人有能力认识自己的行动在当时具体条件下可能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的后果,但行为人却没有认识或认识错了,这是过失犯罪的最基本前提。特别在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场合,当结果产生时,行为人常常显得惊慌失措。在过于自信过失犯法的场合, 由于行为人轻信危害结果能够避免,因此当危害结果未能避免时,行为人总是显得追悔莫及。这与故意犯法行为人在危害结果发生时表现出的满足感而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2)客观故意与主观意愿相分离
在故意犯罪的场合,行为人都能认识到其行为中所包括着的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必然性和可能性,行为人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才有计划地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因此,故意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欲望与客观效果总是一致的。而过失犯罪的场合,在自己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行为,在客观上产生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行为人对这种结果的出现却持否定的态度,从而使认识与客观实际产生了分离。在疏忽大意的过失中,由于行为人没有认识到会发生危害结果,自然也就不知道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止。在过于自信的过失中, 由于行为人轻信危害结果能够避免,自然也就不再采取措施或只采取有限的,实际上不起作用的措施去加以防止。因此,尽管行为人不希望危害结果产生,但危害结果还是不如人愿地发生了。
(3)所为行为与当为行动相分离
在故意犯罪的场合,由于行为人实行的行为是以直接寻求的目的为其主观心态,不存在当为不当为行为的问题。而在过失犯法的场合,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当为的行动,而在客观案件许可的情况下,却没有实行当为的行动,反而实施了不当为的行动,这是过失犯法得以产生的关键。
(四)过失犯法只能是结果犯
在故意犯罪的场合,行为人对行动的违法性以致危害结果有认识,其行为的实施有特定的目的,因而其行动本身就具有违法性与危害性,应遭到法律上的否定的评价。所以,行为即使没有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但只要存在着造成某种危害后果的危险,就构成犯罪。但过失犯罪则不同,在过失犯法的场合,行为人对构成犯法的实事缺少认识,即便有可能性之认识,但也不希望其产生或轻信能够避免其产生,也就是说行为的结果不是他特定的目的。但是,过失犯法的结果对社会却是有害的,是法律所不能容许的。也就是说,当过失行动还没有造成危害的结果(指实际伤害后果)时,其行为本身不具有犯法的性质,但当过失行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结果时,其行动就构成了犯法。因此,过失犯法是结果犯。
近日媒体报道的福建黄某追小偷,捉住其衣袖后,小偷用力挣脱,不料雨天路滑,小偷不慎摔死一案,当地检察机关认为黄某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从而对其提起公诉。笔者认为这一定罪思路是存在问题的,首先任何一种犯罪行为都是对社会交往规则的违背,但是现实生活中被害人去追赶小偷的行动本身没有违法性的问题,也都是被法律所鼓励的社会正当的交往规则,立法也容忍了由此给小偷带来的风险。负有抓捕职责的警察就是典型的1例,他们一样享受归责豁免。检察机关认为黄某构成过失犯法的理由是黄某应当预感到,笔者认为这类理由是站不住脚的,不能因为这起案件当中出现了致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就推论黄某存在疏忽大意的过失。本案当中,黄某的主观认识没有办法去查清楚,但是本案当中没有过失犯罪的实行行为是显而易见的,抓小偷的行动不属于刑罚规制的构成犯法的实行行为。本案当中检察机关明显在对过失犯罪的认定上存在严重不足,由于只有存在客观上有可以归责的行动,然后才触及预见可能性问题。
(拟稿:安徽金亚太律师事务所 李凯)
赣州牛皮癣专科医院老年性关节炎疼怎么办
更年期怎么治疗方法
- 06月21日游戏大丹犬图片位置
- 06月21日游戏外出期间罗威纳犬脚部受伤应该如何医治位置
- 06月21日游戏外出时怎样让拉布拉多犬对我们言听计从位置
- 06月21日游戏给狗狗吃零食的好处位置
- 06月21日游戏多事之秋我们要时刻关注伯恩山犬的健康位置
- 06月21日游戏外籍英文师打破重重困难携手动保组织拯救无位置
- 06月21日游戏夏季遛狗要注意这三件事否则狗狗受伤追悔莫位置
- 06月20日游戏猫属什么科的动物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猫科动物位置
- 06月20日游戏猫咪饲料的对比说明位置
- 06月20日游戏猫咪饮食要当心忙碌也不能随便位置
- 06月20日游戏猫咪训练的四点要素位置
- 06月19日游戏刚生完小狗没奶怎么办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