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

江南昔阳大寨虎头山散文

日前接到市里的通知,要到昔阳去开会,虽然距离昔阳县不远,一直不曾去过,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居然走了两个半小时还没到。一路拉煤的加长车来来往往,轿车只能在加长车的缝隙中穿行,车的长龙就像硕大的蚯蚓在蜿蜒的公路上蠕动,快到昔阳县城的时候,更是走走停停,小轿车也已经无空可钻,只能跟着拉煤的大车瞌睡打盹。

拐过城东的那座桥,眼前为之一亮,县城街道宽敞干净,楼房错落有致,商店铺面酒楼饭店的各色霓虹灯显得大气,无声地流露出户主的气派。到了驻地,下得车来,南街的环形路中央,矗立着一高高建筑,上面是用手一样的造型托起一硕大的“忠”字。西面依坡安放着方方正正的电视正在播放中央电视台联播节目,大几百米的距离以外,电视上的人物也清晰可辨。大电视左侧不远的地方,两边旗帜形状的中央簇拥着依旧是硕大的红色的“忠”字。扑面而来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已经流逝的岁月,在这里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痕迹,仿佛用一种昔阳特有的方式,在唤醒和撩拨着人们心底那根记忆的神经——

吃过晚饭,安顿好住宿,一群参会的同行三三五五地结伴漫步县城街头,夜幕下的昔阳县城,全然没有了身处太行山上的感觉,较为平坦开阔,走几道街过来依然一样干干净净,无一处不整洁、不妥帖,而且正在建设的楼房等设施皆为大规模、大手笔。最让人感叹的是县政府门前广场上跳健身操的人们,按说现在的健身操风靡全国,无论大城市,小集镇,不管走到哪里,在早晚都会看到男女老少摇摇摆摆在做健身操,但像昔阳这样大的规模,这样步调一致的健身队伍,还是第一次见到。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空旷平坦的正方形广场上,站成三排,间距为俩人伸手不能相触,最前面应该属领舞者,英武洒脱,依次排开,也和广场一样,成正方形的环形状,中间放着音乐播放器,在播放着已经录制好的音乐,是全场的指挥。站在场边,看着他们踩着音乐,边走边做着规定的动作,领舞者压着阵脚,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缓缓而来,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没有合口的,流动着的方阵,蔚为壮观。一个动作连续做到一定时间,录音机中就会有几声哨响,随着音乐的变换,动作也跟着变化,看似很简单的动作,但人的头部、四肢、肩部、腰腹,身体的每一部位都能得到锻炼。问了问身边的市民,每天参加跳舞的人数都在六七百人,而且队伍还在不断得壮大。我们中间有几个“技痒”难耐者,也加入到队伍的后面,学着前面的人手舞足蹈起来,两圈下来,已经细汗涔涔,高呼:痛快!痛快!

回到宾馆,略加洗漱,已近十一点钟,躺在床上几个翻身,同屋的伙伴已经呼吸均匀地安然睡去,我却咋么也觉得不得劲。房间的暖气不热,脱光了盖着被子老觉得有冷风从脚底钻进来,用脚把下面的被子折一点,脚底感觉好多了,可上面就露出了肩,肩和脖子就有点凉;把肩和脖子盖安了,脚下又有风,心想这被子能像街上店面的招牌一样大方点就好了。这样反反复复的过程中,也竟然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梦中我记得自己想出了两句绝佳的诗来,当时很觉兴奋,让自己反复地背诵了五六次,才又睡了过去。等到第二天醒来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夜间诗歌的句子,强迫自己多次回忆,只想起了“堆积——烟尘——的历史”什么的,我为自己的懒惰而懊悔。心想,如果当时能爬起来写到本子上就好了,我相信了灵感真的是转瞬即逝呀!白白就把也许能传世的诗歌就让自己给断送了!委实可惜,我那还没发表就记不起来的名句呀!

昔阳历史悠久,它的前身为乐平郡、乐平县,东汉建安末年建制,直到民国元年(1912),因与江西饶州乐平县重名,1914年,遂改名“昔阳县”。昔阳历来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五代时张公铎官至后蜀检校太尉,统领禁军,驻守成都。杨云翼于金章宗五年中进士,殿试为一甲第一名,官至礼部尚书兼侍读。明朝时乔宇曾经官至礼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加授柱国、少保、太子太保。清朝李鸣凤、 莲、李用清,皆有才学,且清廉为官,忧国忧民,被后人称为“乐平三李”。但最终让昔阳名扬天下的是大寨,还有一个叫陈永贵的农民。

第二天午饭安排到一家“大食堂”就餐。穿过被保留下来的“红色一条街”,这条街完全还是四十年前的摸样,“文革”中的毛主席语录、标语、革命口号仍然涂满了四周墙壁,这里俨然已经成为那个特殊年代的缩影。走进大食堂院内,对面墙上写着一条标语:“放开肚子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据说,这地方是“文革”时期昔阳县的职工食堂。屋还是老屋,碗还是那种大笨碗,就餐的人凭票打饭,递进去的是原来的大碗,而打出来的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饭菜。厨房在房间的南向,北面搭着一台子,有几个四五十岁的男女在轮流唱着“文革”时期的老歌,一四十多岁的男子坐在凳子上,歪着脑袋扯着二胡给伴奏。中间摆着低矮长方形桌子和小板凳,是就餐的人们,人们一边吃饭,一边听着“一道清河水,一座虎头山——”别有一番风味。房子的四壁全是裸露的灰砖,顶部没扎顶棚,也许这应该是原汁原味的“人民公社大食堂”样子,可能四十年前人们就是在这样的地方吃“大锅饭”的。

根据会议安排,吃罢午饭就马不停蹄地到大寨参观。在我的印象中,大寨应该是很大的一个地方,最起码是沟连着沟,沟套着沟,而且沟里沟外的山坡上都有一层一层的梯田一眼望不到边。而虎头山应该是高耸入云的好去处,不是有句歌词是这样写得吗?“站在虎头山,遥望天安门——”我虽没到过大寨,但我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跟着大人们开始学大寨了,大冷的冬天,六点起床“搬山填沟”建设大寨田。常常是人到了工地,因天黑无法劳动,只能找点干柴点着,一群人围着火堆烤火驱寒,只要听到有人喊:“老张来了!”人们就一轰而散,拿镢头得拿镢头,拿铁锹得拿铁锹,各就各位,摆出一副“大干快上”的样子。老张是我们村蹲点的下乡干部,每天游走在各个工地,铁着个脸,歪着嘴,在全村的好几个生产队,抓出了不少破坏农业学大寨的典型,经常会在劳动前、中、后进行批斗,这种方式冠之以:大批促大干,大干促大进。所以全村无论男女老少都很怕他,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村多少年来一直是县里学大寨的先进村——

十里的路程,眨眼就到,大寨已经就在我们的面前,大巴停在村口,上来一位导游,她个子不高,肤色黝黑,始终微微笑着的神情,一说话露出洁白的牙齿,路旁的招牌上写着AAAA级景区的字样。汽车直接向虎头山爬了上去——

虎头山并不太高,平均海拔只有1000米左右。如今站在虎头山,走在青石铺就的路上,穿行在青松翠柏之间,已经没有了要放声高唱的欲望和冲动,心中充满了几许厚重、几许静默、几许沉寂、几许怅然!仿佛漫步在岁月的长河中,再次聆听发自历史烟尘的回声,就像叩响在心灵深处的钟声,沉重、激越。

站在虎头山上,整个大寨村尽收眼底,他其实就是一个身处太行山中极其普通的小山村,在阳光的照射下,他是那样的沉静、安详,似乎还带着几许得优雅,大寨是在沉思吗?我不得而知。但面前的大寨很难让人与叱咤风云,让中华大地上的所有村庄为其马首是瞻的大寨联系在一起。也无法和激荡起历史烟尘,让许多国家领导人、各国首脑、政要频频光顾,让960万人顶礼膜拜的大寨联系在一起。曾经的轰轰烈烈、曾经像站在神坛上的高度已经不复存在,他的回归应该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阵痛,甚至是凤凰涅槃一样的炼狱。面前的大寨是淡定的,也是富于活力和生机的大寨,“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大浪淘沙,经历历史风暴的冲刷,必然荡去的是浮华和沉渣,必然保留下来的是不惧火炼的真金。

虎头山上,最让人动情的地方还是陈永贵的墓地!虽然时已入冬,站在他的墓前,不是万木凋零,黄草凄凄,空气里也仿佛散发着肃穆的气息,所有的人都默默无言,整个墓地、整个虎头山上都长满松柏,松柏青青,静默无语,只是在簇拥着,守护着用?头刨得大山为之震颤的老支书,他是有一颗战天斗地的雄心,也有无私无畏改天换地的精神,但他更是个喜欢和石头、和泥土较劲的农民,他应该是愚公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传递者和领跑者。他和愚公一样,都感动了天帝,但不同的是,愚公感动天帝,是天帝让天神把两座大山搬走了,而他感动天帝是天帝把他浮悬到了半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树高千尺,落叶归根,这地方应该是他最好的去处,在我的心里他依旧是个伟人,这种感觉不是因为他曾经担任过国家副总理,恰恰是因为他是一个有着一颗高尚灵魂的地地道道的农民。这里长眠这的不只是一个人,也是一段历史,一个传说。大寨不大,虎头山不高,但大寨精神将世世代代流传下去,最终融汇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成为民族前行的不竭动力。

回到大寨村,村里很安静、干净,看到的村民都很淡然、安详,好多人家门前都立着旅店、饭店的招牌。找个村民问了一下:“为什么见不到那一层一层的大寨田?后来都给栽树了吗?”他说:“大寨田还在,全在沟里,狼窝掌最多,在虎头山上看不到。”在陈永贵故居,一台小电视在播放着那段特殊的历史记忆,返程前,我买了两本书,一本《大寨——中国名村纪实》,一本《陈永贵传》。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有气息,一个时代落幕了,便会成为历史,但只要静静得去触摸,还会感觉到它在怦然地搏动。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共 6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篇内容非常丰富和厚重的散文,作者以时间发展为序,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将昔阳、大寨、虎头山的历史、人文、景观一一介绍,让读者身临其境。昔阳,是一座现代文明与古文明完美融合的县城,阵容强大的广场舞、让人忆苦思甜的“大食堂”,还有昔阳众多的古代英才,让人流连忘返;大寨,沟连着沟,梯田层层叠加极具美感,古朴中透着大气,曾经叱咤风云,如今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虎头山,松柏长青,黄草凄凄,庄严而肃穆,祭奠着具有高尚灵魂的农民领袖陈永贵。全文叙述流畅、脉络清晰,以朴实、饱满的语言和满怀的敬仰之情向读者介绍着中国名村,告诉世人:在与时俱进的今天,一些历史会凝成永恒的记忆,历史不容忘记。好文,倾情推荐!【:简希】【江山部精品推荐01 112620】

1楼文友:201 - 1 :25:2 问好枫林,很厚重的文章,欣赏!祝创作愉快!

楼文友:201 - 14:52:47 看看历史,想想历史、思思历史,总有一天历史会让飞到半空中的这些大寨们、陈永贵们回到原地。

回复 楼文友:201 - 17:09:46 人的高度不是靠领导提拔就行的,如果不明就里,很容易膨胀,然后晕晕乎乎地浮在空中找不到了自己。

4楼文友:201 - 15:10:08 感谢作者让我意外的在此了解到了大寨的现状,浮嚣的烽烟沉淀之后就是历史,妄图篡改、抹杀、臆评历史者,必将被历史遗忘或钉上历史的耻辱柱。永贵和大寨人创造的大寨精神永远珍贵、永远大在!

回复4楼文友:201 - 17:1 :56 谢谢来访,留评,这纯属我个人的一些感受和看法。的确,对陈永贵和大寨应该两分开来,应历史地看待这些功过得失。

5楼文友:201 - 14:51:11 枫林,你在哪里啊?是阳泉吗?还是

前几年去昔阳,哪里不好,没有你现在描写的好啊。在哪里憋了几天,都快闷死了

回复5楼文友:201 - 17:18: 0 宾馆被子小是真的,其他的,真得好多了,现在晋中市在太行山上的几个县城,就数昔阳建设得最好了。都怪我没有交代清楚,没有放到全国读者的角度去考虑,难怪看不明白。再者好与坏会因人而异的,视角不同,心情不同,可能看到得、感受到的也就不同了。我想,如果你现在在来看看的话,应该就不会是原来的那种感觉了。问好嫣然,祝安好!

6楼文友:201 - 08:08:07 是我没有说清楚,我好好回忆了一下,应该是8年前吧,去了一次昔阳县城,不过我是在一个小庄子里住着的,是不怎么好,八年啊,日新月异,等有时间,我一定再去看看去!O( _ )O哈哈~

回复6楼文友:201 - 09:19:2 你到那儿,好像只有半个多小时的路程,五十分钟就可站在虎头山,放眼全世界了!

7楼文友:201 - 19:2 : 1 欣赏美文!好文笔,好思路!一篇优美的文章,如果失去读者论坛,那就失去了力量。欢迎朋友互相往来,问好优秀的作者,我永远是你忠实的读者! 我的梦想成为中国当代优秀女作家

回复7楼文友:201 - 09:21:25 谢谢雪玫瑰的抬举,希望能多交流。

无副作用减肥药物

体重超重特重的如何减

肥胖症产生的原因

剖宫产术后预防便秘方法
家用血糖仪使用方法
老年痴呆的护理要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