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鲜嫩谁与争葱茏随笔两题
【苋菜】
《园蔬荐村酒戏》(宋·陆游)
身入今年老,囊从早岁空。元无击鲜事,常作啜醨翁。菹有秋菰白,羹惟野苋红。何人万钱筋,一笑对西风。
这是陆游在晚景时写的一首诗,大意是:我从今年感觉自己开始老了,可钱袋却是很久之前就发觉已经干瘪了的。本来也没有什么新鲜事可言可说,我只当一个常常喝点淡酒的老头子罢了。腌菜是秋季肥白的茭笋,羹汤则是郊野鲜红的苋菜。人何必花费万钱来吃一顿饭呢?我不禁对着西风微微一笑。
这段粗略的译文,实难表达陆游的那一种乐天安命的精神,且字句译得未必准确,读者朋友聊作一哂。只不过是看上了诗句里的“羹惟野苋红”。
还读过一首诗:“雨伤肥韭虫蚀菘,残春力去园蔬穷。笋奴菌妾已休退,分肉市远疲奚僮。呼僮荷锄理荒秽,掘土渗湿梳晴风。郊原万绿正初夏,耰草未误分秧工。蹲鸱一区汶野种,瓜美欲摄东陵踪。登盘皆后二三月,惟有苋陆天所钟。吾乡此物分紫白,紫者尤美风味浓。抽芽十日露叶密,风摇小蝶翻畦中。芜菁早腌莴苣老,鲜嫩谁与争葱茏。”
好长的一篇园蔬诗,写的是:霪雨影响了韭菜的肥美,白菜也遭虫咬,到了残春,园蔬皆尽。笋也没了,菌也没了,买肉又离市集太远,没办法,叫上僮仆,咱们锄草种菜吧。可惜种出来的菜也得两三个月后才能吃,倒是苋菜,长出来就可以食用。在我的家乡,苋菜分为白苋与紫苋,紫苋风味尤其的浓。发芽十天就叶密攒簇,这个时候芜菁也腌作了咸菜,莴苣也老了,这份鲜嫩葱茏,还有谁敢跟它比呢?
这话说得太对了。
可是为什么一直没有感觉到呢?因为再怎么青黄不接,再怎么芜菁早腌莴苣老,也没有想起来要吃苋菜啊。如今的它,不过是草罢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苋并三月撒种,六月以后不堪食。老则抽茎如人长,开细花成穗。穗中细子,扁而光黑,与青葙子、鸡冠子无别,九月收之。”古时的苋才是真正当菜来种的。
不过,就算是草,苋菜也是好草。真的。
小时候拔草喂猪,“马生菜”生得层层叠叠,叶片蛋圆厚实,日晒而萎,经水立活。猪喜食。后来晓得了马生菜即马齿苋,也可拔回来洗净晒干,青黄不接时蒸包子,有淡淡的一股酸味,也不坏。“落利菜”就要躲着些。长得根壮蓬粗,招招摇摇,好像在说“采我吧,采我吧”,叶片上蒙一层绒样的细粉。若是把它拔回去,猪吃了拉肚子,兔子吃了也拉肚子。“人青草”长在田埂地头,有红人青,有白人青。红人青的叶片是红的,白人青的叶片是绿的。这个可以随便采,采来喂猪,猪吃了没一点事,随便吃。兔子也随便吃。咕哝着三瓣嘴,文雅而飞快地嚼进嘴巴里。实在是很温和的一种草。后来才知道它叫苋菜,其实在早先的时候,人拿它是当菜来吃的,后来菜样丰富,才挤占了它的地位,让它沦落为草,供猪牛羊马兔为食。即使做草,也是性情温和的好草。
自己吃苋菜,是因为读了汪曾祺先生回忆西南联大生活的文章,里面讲到教授和学生们拔草吃:“学校里的苋菜多肥大而嫩,自己动手去摘,半天可得一大口袋。借一二百元买点油,多加大蒜,爆炒一下,连锅子掇上桌,味道实在极好。”又查资料,晓得了苋菜即人青,于是去田边寻觅,果然这里一棵那里一棵相映成趣。蛋圆的叶,有的是青,有的是红。专掇嫩尖尖上的芽叶,老叶勿摘,糙口,不好吃。
嫩芽极难摘,跟采茶针相似,要有充分的耐心。看似大大的一朵,及至掐在手里,也不过小小的一两片、两三片,半天工夫才能摘得一小篮。不过着实是乐趣,摘了这里,又看见那里,摘了这片叶,又瞄见了那片叶。就这么愈摘愈远,回头看,田埂上一溜歪歪斜斜的脚印。这本来就不是什么正经活计,可以一边摘一边抬抬头,看看天。绿草红花,偶尔还有一只蝴蝶飞。
不过这多是绿苋。若要红苋,则是农人特地种来做边界的。本来也不为吃,不过吃也无妨,“格”比绿苋高一些。
摘回来的苋菜,可就随便吃了,没有法则的。
可以清炒,多加大蒜,熟后再撒蒜末,吃的是它的清爽。红苋拌饭,苋汁把饭染得都是红的。煮面的时候加上几叶绿苋,面香之外,别有一种香。至于陆游所说的做羹,自然是红苋。煮玉米粥的时候加几片绿苋叶子,撒一点细盐,做成菜粥,也是好的。还包过苋菜馅的饺子。第一次用这种馅没经验,用生苋菜拌猪肉,煮出来的饺子一个个硬鼓鼓,吃在胃里也不舒服;后来就晓得要把苋菜焯熟之后过凉,然后剁碎做馅,馅子就绵软起来,且香味奇异厚重。
在绍兴吃到霉苋菜梗。原来当地人不大吃嫩苋菜,要让它长得粗粗壮壮,然后把苋菜杆拔下来,洗净,切断,放木盆里加水,过几天捞出,用清水把浸出的白沫洗净,然后放入坛子里发酵。过几天,打开盖子闻一闻,有了香味,梗子外皮滑溜,轻按已软,捞出一碗,放锅里蒸,蒸时放盐。吃在嘴里,可真是咸!霉苋菜梗的卤子不要扔,来年还用它。这种卤还可以用来霉豆干、霉冬瓜、霉南瓜、霉丝瓜……我是北人,没吃过。不过既是当地人爱吃,必有它的出众之处。
在昆山吃到一种菜,名曰“炒米线”,绿绿细细,茸茸软软。我看着它不肯下箸,一定要猜出它的本名,因为它本来就和我们日常吃的米线不是一回事。结果猜来猜去猜不中,及至一箸到口,方才明白,就是苋菜!
【芫荽】
明·屠本畯:
相彼芫荽,化胡携来。臭如荤草,脆比菘薹。
肉食者喜,藿食者谐,惟吾佛子,致谨于斋。
或言西域兴渠别有种,使我罢食而疑猜。
想那芫荽菜,是胡人带过来。它的香味如同荤草,脆美又堪比白菜。吃肉的人喜欢吃它,吃菜的人也与它脾胃相谐。只有我们这佛门弟子,不敢用它来吃斋。(香菜被列为“五荤”之一,和尚家家的不能吃,怕吃了破戒。)有人说是西域之地除了它,还有别的滋味美妙的菜品,使我停下筷子而心怀疑猜。
不知道明人屠本畯为什么要将它收入野菜里,它明明是菜蔬的。香菜又名芫荽、盐荽、胡荽、香荽、延荽、漫天星等,最初因是胡人带来,所以直截了当称其为胡荽,就如胡萝卜之名为“胡”萝卜一样。唐代《博物志》载,公元前119年,西汉张骞从西域引进。后来,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皇帝石勒认为自己是胡人,胡荽听起来不顺耳,下令改名为原荽,后来演变为芫荽。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讲,香菜可消谷,治五脏、补不足等。许慎的《说文解字》释“芫”字为“鱼毒也”;释“荽”字为“以香口也”。《齐民要术》中有“种胡荽”之条目,虽长,却读之有味,学之有用。那房前屋后有片土之人即可学而种之,特录全文如下:
胡荽宜黑软青沙良地,三遍熟耕。树阴下,得;禾豆处,亦得。春种者用秋耕地。开春冻解地起有润泽时,急接泽种之。
种法:近市负郭田,一亩用子二升,故穊种,渐锄取,卖供生菜也。外舍无市之处,一亩用子一升,疏密正好。六、七月种,一亩用子一升。先燥晒,欲种时,布子于坚地,一升子与一掬湿土和之,以脚蹉令破作两段。多种者,以砖瓦蹉之亦得,以木砻砻之亦得。子有两人,人各着,故不破两段,则疏密水裛而不生。着土者,令土入壳中,则生疾而长速。种时欲燥,此菜非雨不生,所以不求湿下也。于旦暮润时,以耧耩作垄,以手散子,即劳令平。春雨难期,必须藉泽,蹉跎失机,则不得矣。地正月中冻解者,时节既早,虽浸,芽不生,但燥种之,不须浸子。地若二月始解者,岁月稍晚,恐泽少,不时生,失岁计矣;便于暖处笼盛胡荽子,一日三度以水沃之,二三日则芽生,于旦暮时接润漫掷之,数日悉出矣。大体与种麻法相似。假定十日、二十日未出者,亦勿怪之,寻自当出。有草,乃令拔之。
菜生三二寸,锄去穊者,供食及卖。十月足霜,乃收之。
取子者,仍留根,间拔令稀,穊即不生。以草覆上。覆者得供生食,又不冻死。又五月子熟,拔取曝干,勿使令湿,湿则裛郁。格柯打出,作蒿篅盛之。冬日亦得入窖,夏还出之。但不湿,亦得五六年停。
一亩收十石,都邑粜卖,石堪一匹绢。
若地柔良,不须重加耕垦者,于子熟时,好子稍有零落者,然后拔取,直深细锄地一遍,劳令平,六月连雨时,稆生者亦寻满地,省耕种之劳。
秋种者,五月子熟,拔去,急耕,十余日又一转,入六月又一转,令好调熟,调熟如麻地。即于六月中旱时,耧耩作垄,蹉子令破,手散,还劳令平,一同春法。但既是旱种,不须耧润。此菜旱种,非连雨不生,所以不同春月要求湿下。种后,未遇连雨,虽一月不生,亦勿怪。麦底地亦得种,止须急耕调熟。虽名秋种,会在六月。六月中无不霖,遇连雨生,则根强科大。七月种者,雨多亦得,雨少则生不尽,但根细科小,不同六月种者,便十倍失矣。
大都不用触地湿入中。生高数寸,锄去者,供食及卖。
作菹者,十月足霜乃收之。一亩两载,载直绢三匹。若留冬中食者,以草覆之,尚得竟冬中食。
其春种小小供食者,自可畦种。畦种者一如葵法。若种者,挼生子,令中破,笼盛,一日再度以水沃之,令生芽,然后种之。再宿即生矣。昼用箔盖,夜则去之。昼不盖,热不生;夜不去,虫栖之。
凡种菜,子难生者,皆水沃令芽生,无不即生矣。
作胡荽菹法:汤中渫出之,着大瓮中,以暖盐水经宿浸之。明日,汲水净洗,出别器中,以盐、酢浸之,香美不苦。亦可洗讫,作粥清、麦末,如 、芥菹法,亦有一种味。作裹菹者,亦须渫去苦汁,然后乃用之矣。
这下好了,不光种,连腌法都有了。家里腌芫荽极简单,就是拔一把芫荽洗洗净,剁剁碎,配合上青红辣椒碎、葱碎,以香油精盐腌之,一会儿即可吃。用来佐粥极妙,配合着吃油条也极妙。
我进城后,才晓得城里人叫芫荽不叫芫荽,叫香菜;而我家乡人不叫香菜,就叫它芫荽,一直如此,代代如此—这更教我认知了看似土土的乡间俗话与古老的语言鲜明的传承关系。
芫荽这东西着实的神奇,也不晓得它怎么能香到如此地步。看似平常的土地长出来的平常的青茎绿叶,茎嫩柔细,叶子小如榆钱,舒张如花瓣,在地上铺展得开开的,不依不饶地向天空喷吐它的香气,也不晓得它哪来那么大力气。它是不能掐的,否则若是消受不了此种味道的,会被香气冲一个跟头;若是爱它的,又会受不了诱惑,不管不顾地掐几茎塞进嘴里。
爱吃芫荽的人,可用芫荽氽汤,做芫荽菜丸子,烧烤的时候串两根芫荽,或是吃火锅和麻辣烫的时候煮芫荽,吃牛肉面、羊杂汤的时候必有芫荽,因它可除腥解腻。
且还可包芫荽饺子。长到四十多岁,我就吃过一回。当年母亲图便宜买回二斤来,于是我买回来二斤牛肉,开始包饺子。包芫荽饺子的时候,女儿才一周岁多一点,躺在床上睡大觉。父亲坐在客厅里抽烟,我、我母亲、我小孩的父亲坐在一起包饺子。一边包,芫荽特有的浓烈的香味就往鼻孔里钻,让人觉得好像置身菜田,阳光热烈,清水潺湲。饺子出锅,蘸香醋,直吃得人欲罢不能。到现在,我吃过白菜馅、芹菜馅、南瓜馅、冬瓜馅、西红柿鸡蛋馅……的饺子,却没有哪一种比当年的它更好吃。
如今女儿已经要读大学,母亲已老,父亲瘫痪,且日渐一日地痴呆,而我经一番磨折,也成了一个有前夫的人。“时光如水”这话说得太诗意,只能说当年平常的芫荽那平常的香气百唤不回。
上见一首小诗,写芫荽的,蛮有味:“不要寄希望太多,我只信守一个承诺:在你的幸福生活里,增一道香的感觉。”芫荽天生没有天下为公的大情怀,只是小女人的小家碧玉的情思,可是你又不能说它俗气;就算俗,也俗得雅致。宋代释文莹的《湘山野录》有一段逸闻趣事,讲一个叫李退夫的人,号冲晦处士,带着儿子游于京师,住在北郊别墅里。“一日,老圃请撒园荽,即《博物志》张骞西域所得胡荽是也。俗传撒此物,须主人口诵猥语,播之则茂。退夫固矜纯节,执菜子于手撒之,但低声密诵曰‘夫妇之道,人伦之性’云云,不绝于口。夫何客至,不能讫事,戒其子使毕之。其子尤矫于父,执余子咒之曰:‘大人已曾上闻。’皇佑中,馆阁以为雅戏,凡或淡话清谈,则曰:‘宜撒园荽一巡。’”那意思就是说谈话过于清淡的时候,大家就想讲荤段子。用“撒园荽一巡”来表达这个意思,真是 得精致。
周作人有《八十自笑诗》:“可笑老翁垂八十,行为端的似童痴。剧怜独脚思山父,幻作青毡羡野狸。对话有时装鬼脸,谐谈仍喜撒胡荽。低头只顾贪游戏,忘却斜阳上土堆。”这老翁很显然晓得这个典故,也颇晓得它是什么意思。八十少淫,仍心思浮荡,不过到底是文人才子,浮荡他也浮荡得精致。
共 476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由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园蔬荐村酒戏》以及一首佚名所作诗歌,引出了关于苋菜生动的回忆,以及对于苋菜采摘、类别、煮法的介绍。文字间充满着自然的气息,仿佛苋菜的清新于鼻尖环绕。而后一篇作者由屠本畯的诗切入到芫荽,把本是百姓餐桌上司空常见的香菜,却引经据典,写的鲜活生动: 看似平常的土地长出来的平常的青茎绿叶,茎嫩柔细,叶子小如榆钱,舒张如花瓣,在地上铺展得开开的,不依不饶地向天空喷吐它的香气,也不晓得它哪来那么大力气。 行文饱满而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令人赞叹。好似《舌尖上的中国》,引领读者走进美食的天堂。。:桑子
1楼文友: 06:44:10 苋菜,是一种很上口的野菜。我小时候常采常吃,滑溜溜的。它不是长在山里,所以不叫山菜,又不是自家种植的,所以叫野菜。香菜,虽不是主菜,却是餐桌不可少的。只是我不知道它还有那么多的别称。
2楼文友: 20:48:16 食物吃的不单单是味道,而是长久的历史与积淀。 宝剑、纸笔、乌鸦
楼文友: 15:15:09 看的不是菜,欣赏的是文章绝妙的好。老百姓的餐桌,大自然的馈赠。我们这个小区的植物园里,各种野菜多不胜数,苋菜、荠荠菜、婆婆丁、车轱辘菜、小根菜。只要愿意采,一年到头吃不完。唯有香菜是要买的,用香菜包饺子还没吃过。读了文章后不妨尝一尝。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汉森四磨汤适用人群
剖宫产术后如何预防便秘
剖宫产术后上腹胀嗳气
小孩有眼屎是怎么回事云南省特色植物药指哪些
管孩子消化不良的药物
- 下一页:祝福祖国的话
- 上一页:天涯散文笑过春秋哭过冬夏
- 06月21日游戏大丹犬图片位置
- 06月21日游戏外出期间罗威纳犬脚部受伤应该如何医治位置
- 06月21日游戏外出时怎样让拉布拉多犬对我们言听计从位置
- 06月21日游戏给狗狗吃零食的好处位置
- 06月21日游戏多事之秋我们要时刻关注伯恩山犬的健康位置
- 06月21日游戏外籍英文师打破重重困难携手动保组织拯救无位置
- 06月21日游戏夏季遛狗要注意这三件事否则狗狗受伤追悔莫位置
- 06月20日游戏猫属什么科的动物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猫科动物位置
- 06月20日游戏猫咪饲料的对比说明位置
- 06月20日游戏猫咪饮食要当心忙碌也不能随便位置
- 06月20日游戏猫咪训练的四点要素位置
- 06月19日游戏刚生完小狗没奶怎么办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