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

南京南唐陵区三号墓现腿骨或证墓主人为大周的

三号墓 顶部。图片由南京市博物馆提供

南唐二陵的陵区内, 沉睡 的不光是烈祖李昪、中主李璟,还有其他人。对于南唐陵区内 三号墓 墓主人身份,虽然早有推测认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 大周后,原本一直被视作某种臆测,但昨日前往墓葬现场了解到最新进展,考古人员根据墓葬规模、形制、特殊位置、文物特征并结合史料判断,多种证据指向墓主人身份不一般,该墓极有可能是南唐大周后周氏的 懿陵 。

小多了?

现在价值大约两千元 规模已超另一皇后墓

由于酸性土壤导致污染, 三号墓 出土的墓志铭严重风化,无法确认墓主人身份。但南京市博物馆研究员王志高表示,可以根据墓葬规模、形制、特殊位置、文物特征等线索,并结合史料作出相应推断,墓主人的身份不一般。

在南唐二陵考古发掘60周年之际,南京市博物馆和南唐二陵文物管理所在对南唐陵区进行全面调查勘探时,发现了三号墓。全长7. 米,总宽5.8米。墓葬设有封门墙、甬道、墓室,对称分布耳室,砖室顶部还砌有排列整齐的防盗用的石板。从规模来看,虽然整个墓葬的规模较南唐二陵来说小了很多,但对照南唐时期的考古发现来看,此种规模的墓葬屈指可数。据悉,1999年 月,南京南郊铁心桥高家库村发现的卒葬于南唐后期的杨吴宣懿皇后墓,砖室全长也不过5. 2米,墓室两侧亦设对称分布的小耳室。

豪华防盗

独葬彰显尊贵

此外,从墓穴位置来看,位于安葬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和皇后宋氏的钦陵延长线上约一百米距离,仍在南唐陵区的范围内,这也说明了墓主人身份的特殊。而且由于墓葬非合葬墓,也表明墓主人身份的尊贵。更惹眼的证据是,墓葬内还设有一定的 防盗措施 。在墓葬顶部,巨石铺砌成了防盗层。 总共有6排巨石,前5排每排 块,厚度在20厘米左右,大小有1米见方,每块石头都有数百斤。最后一排石块相对较小,总共有5块。这样的阵势就是为了防止墓葬被盗掘。 可惜, 三号墓 先后仍旧历经了三次盗掘。这导致墓中的珍贵文物多被盗掘,留给后人的有价值的文物,以及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线索太少。据王志高透露,仅出土银质、铁质、瓷质和玉石质等文物20多件。 尽管防盗措施最终没能使墓葬免于盗掘,却彰显了墓主人的尊贵身份。

神奇小腿骨

薄命红颜 现身

根据出土文物中有不少女性头饰,考古人员推断墓主人为女性。王志高说, 这些女性头饰,跟我们上世纪80年代在杭州发现的吴越国皇后的随葬品完全一样。 究竟墓主是不是盛传的李煜的皇后 大周后 呢?我们需要寻找更多的证据。尽管尸骨遗骸几乎荡然无存,一截神奇的小腿骨,却为揭开墓主人的身份指明了方向。

今年1月底,考古人员将这块骨头送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鉴定,最终人骨遗骸鉴定专家得出了两种可能性结论: 这截骨头的主人可能是十五六岁大男孩;也有可能是成年病弱的女性。 第二种可能令考古人员眼前一亮, 从第二种可能来看,跟大周后长期受疾病折磨的情况完全吻合。 根据《南唐书》的记载,公元964年,皇宫蜡烛掉地,受到惊吓的猫乱跑,吓坏了4岁的小皇帝,生了一场大病,几天后就去世了。李仲宣的去世让大周后伤心欲绝,整天哭泣,生了一场大病。三天后,大周后化完妆嘴含玉,从容追寻爱子李仲宣而去,年仅29岁。只留下一句深情款款的告白, 婢子多幸,托质君门 。

墓壁 洗脸

南唐二陵彩画焕新颜

据悉,南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将在今年启动。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暨遗址文化公园区规划保护和建设工程、明故宫保护与展示利用工程等历史文化遗迹的再现工作已经列入今年的计划,洪保墓保护、明城墙有计划地使用等历史遗迹已经着手开发。

此外,南唐二陵钦陵墓室濒危彩画抢救性修复保护第一阶段工作于近日基本完成。专家采用科学方法对滋生苔藓、藻类、表面土锈和盐析流挂进行了去除和防治,并对风化褪色的彩画进行了显现和加固,使腐蚀模糊不清的彩画清晰显现出古朴原貌。现场看到,肉眼已能够辨认出墓室墙壁上朱砂色的莲花、柿蒂、缠枝牡丹等花纹。

本报 张楠 实习生 许慧

一吃火锅就肚子疼怎么办
肠道不好怎么办
经常闹肚子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