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

流年闯红灯小说

那是一个小雨淅淅沥沥落了很多天的傍晚,老木发觉口袋里的香烟已经抽完了,就出家门,向马路上走去。小店离家有一段路程,老木走在泛着青光的柏油马路上,路面很滑,不时从远处传来急刹车的声音。那时候,老木的心情很郁闷:他下岗了,加上老伴的糖尿病又加重,还有孙子要上幼儿园,一大笔择校费要缴。这些都是老木烦心的事儿。

老木在一边走,一边合计着,准备去找一份工作。当然,肯定是临时工了,虽然自己都五十好几的人,但是身子骨还是挺硬朗的,什么活计都能干,怕就怕现在的人力市场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如今,大学生流落街头、无处可去的都司空见惯、不足为奇,更何况我这样的老头子呢!社会发展得真快啊!

不知不觉中,老木就踱到城市的边缘。因为是傍晚时分,人迹稀少,只是偶尔飞驰过一辆庞然大物一般的渣土车,它们像一头头猛兽那样吼叫着、轰鸣着从老木身边掠过,浓烈的烟尘很容易就把一个人淹没。当尘埃落定,渣土车早就无影无踪。

天渐渐暗淡下来,偶尔刮过一阵清凉的晚风,路两边的树叶一片一片从树上落下来,抬首仰望,天空中,有一群大雁,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向南方飞去。秋天到了,老木知道应该回去了,一家子人正等着他回去吃晚饭呢。拆迁的事让他喜忧参半,只要跨进家门,老伴的唠叨就没完没了,让他六神无主、坐立不安。谁也不想做“钉子户”,但他实在不想从农村走进城市。单不说没有了住了一辈子的老屋,还有自己的几亩土地和两块菜园,只说城市里的环境,就让他无法忍受:天空是灰蒙蒙的,吃水是化学消毒的,汽车噪音,人情淡漠。哪比得上在乡下?你看,天一亮,就能听见鸡鸣狗吠,还有那清脆悦耳的各种鸟鸣;一起床,走出屋子,就能看见红彤彤的太阳和蔚蓝的天空,就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就能吃上自己亲手培育出来的蔬菜和瓜果。虽然是一墙之隔,却是两个不同的天地。老木就这样习惯了每当夜幕降临,便走出家门散步,避免一家人关于买房、补助之类的烦心事儿。

一连串的声响,传进老木的耳朵里。他一回头,眼前的一幕让他目瞪口呆:路中心,一辆摩托车摔倒在一边,地上直挺挺地躺着男女两个人。渣土车只是一顿之后就加大油门,裹着一团雨雾从老木身边绝尘而去。此时,渣土车冲过的路灯正是红灯,那样鲜红和醒目。老木还是透过薄薄的水雾,看清了车尾后面,那个黄色牌照上的几个凌乱的数字:苏ATXXXX。

老木以为,那躺在地上的两个人,可能因惯性摔倒而暂时性昏迷,很快会醒过来,然后站起,扶起摩托车,发动,再骑上车,回他们自己该去的家。

老木迟疑了一会儿,还是转身回头,走到两个人身边。他希望马上看到,地上的其中一个立刻坐起来,然后发出哭喊和叫骂声。可是,时间足够让一些事物复苏也没有看到有一点动静。老木就蹲下身,伸出手,探向男人的鼻翼,气息全无;再移到女人鼻孔,全无气息。老木的手就开始了哆嗦,他这才看清了两个人头部下面都流了一地的血,黑黑的、浓浓的,像一摊糨糊一样凝固在一起。

男女双亡!

老木疯子一样地奔向买香烟的小商店,迅速地拨打110,报了案。

老木又一次走过死者的身边时,感觉手有些冷冰冰的。傍晚的凉风渐渐大起来,身后偶尔驰过一辆小轿车或猛兽一样的工程车,震得老木浑身颤抖。不时,会有人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风景一样扫上两眼,一踩油门就过去了,没有一个人停下车来问个究竟。

老木忽然觉得,自己是一个被人撞上偷窃的贼一样不安起来。他赶紧的,就真的像贼一样逃离了现场。他似乎已经隐隐地听见了警车和救护车的鸣叫声,而且越来越近。

第二天的早报道了昨天的交通事故,包括广播、电视和报纸。

老木还是通过早上的电视,看到死者的家属到现场的画面:一对很老的夫妇,头发都白了,抱着一名大概两三岁的孩子。孩子刚会喊“爸爸妈妈”,哭喊着,用手拉扯着地上的死者。老太太呼天抢地地哭喊着,我的儿子啊,我的孩子,你丢下我们几个老小咋办啊!然后一歪,也失去知觉,倒在地上。老爷子一手抱着孙子,一手扯着老伴,说不出一句话,目光呆滞。

现场说,肇事司机没有报案,也没有留下任何可以查询的联系方式,这样的行为是不人道的。加上雨天,给破案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希望目击者,也就是报案者站出来提供线索,尽早破案,给死者家属一个交代。警方很快出台了奖励提供线索人,也就是目击者出庭作证的方案和奖励数额:5万元人民币。

还没有说完,老木就赶紧走过去把电视关了。因为,他听见老伴从菜园回来推开院门的声音。老伴回来,看到老木一脸的阴郁就问,老木,你咋了,脸色那么难看,是不是不舒服,要不咱去医院看看?

老木就像做贼时被人逮了个正着一样,满脸的尴尬。听了老伴关切的询问,赶紧摇头说,不去,我没有哪不舒服,刚才看到电视上一个,有些生气,就关了,你别瞎掺和。

老木不想让老伴知道自己的心事。老太婆嘴碎,只要一听见什么事,就满大街地宣传。他不知道这件事最终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虽然那笔奖金有些诱人,但其背后的利害关系,还不是他老木所能看穿的。就算不是为了那笔不菲的奖金,就是冲着受害家属,冲着人道主义精神,何况还有那名两三岁的孩子,于情于理都有不可推卸的和义务站出来说句公道话。老木还是担心自己的眼睛会不会看花了,会不会把肇事司机的车牌号码看错了?只要错一个数字,出庭作证就等于把自己推上审判台,那就构成诬告,成了诽谤罪,到时自己可怎么下台,自己的老脸就丢大了。还是等等再说吧,但愿警方能尽快破案,那是最好不过的结局。自己家的事情就够烦心的,再卷进车祸里,会不会把自己的老毛病折腾复发了,那就不好收拾了,别到时候落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

老伴打开电视,坐在沙发上摘剥毛豆。早还没有结束,正在采访交警大队的大队长。大队长又重复了刑警队的破案进度和奖励细则,再次回放车祸现场,最后,和交警都激励目击者能站出来提供线索,而且还说奖励是小事,最重要的,是人的道德良心,相信每个有良知,有同情心的人,都会站出来的。不说别的,只看在那名 岁大的孩子分上,看在可恶的肇事司机不负的行为上,都该站出来,把这件交通事故早日结案。然后是孩子的爷爷和奶奶的哭诉和乞求,对着电视机前的观众鞠躬,甚至下跪。这些场面就似一记又一记重锤,狠狠地敲砸在老木的头顶和心上。老木感觉到有些胸闷,呼吸变得急促和艰难起来。老伴一看就慌张了,赶紧扔掉手里的豆角,扑过来搀扶着老木,又是抹胸口,又是捏手心,就差一点没有掐人中了。老伴一边忙碌着,一边急切地问,老木,你哪不舒服?是不是犯病了?我们快去看医生吧?要不我打叫救护车?孩子们都上班了啊!快说呀,老木,不能说话,你就点个头呀。

老木闭上眼睛,仰起头,抬手冲老伴摇了摇,什么话也没有说。

老伴只好把老木扶到沙发前坐下来,然后走过去把电视给关了。老伴想起刚才她买菜回来,看到老木那难看的脸色和他说的话,心里就更纳闷:看也能看犯病?真是越老越犯浑啊!现在电视里什么奇怪的事没有呢?这样值得吗?往后,咱还能再看电视吗?老伴虽然有些生气,也只能在心里憋着了,她看见老木就倚靠在沙发上像睡着了似的,只好什么也不说,依旧坐下来剥豆角。

又是一个淫雨霏霏的早晨,老木没有像以往那样出门去溜达。他只是在老伴要出去时,嘱咐她带一份《金陵晚报》回来。

上午8点多的时候,有人在敲门。老木开门一看,两位穿制服的警官站在门口,屋外不远处,停着警车,车顶上闪烁着红绿相间的光亮。老木的心就一紧,知道自己想躲避的事终究是躲不过去,他只好微笑着把警察引进屋子坐下,然后为他们每人倒杯开水,就坐在沙发上,等待警察的询问。

胖一些的警官,望着老木温和地笑一下说,木大爷,我是刑警队的,叫李成仁.我旁边这位是交警大队的警官方正圆。我们来是想请您配合我们,了解一下7月12日发生的特大交通事故。据我们了解,那天案发时,你在附近的小商店买烟,还打了一个。经商店家的小孩说,你打的正是报警110。所以,我们认为您有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报案的人,也可能您就是现场目击者。

老木无声地点点头,沉默一会,就把自己的所见重复了一遍。但他没有说出车牌号码,因为他暂时还没有把握肯定那一组至关重要的数字。交警队的方正圆警官正记录着老木的陈述,不时抬头看一眼老木或刑警李警官。

李警官还是紧接着追问一句,木大爷,您甭急,仔细想想,有没有看清楚肇事车的车牌号,这是我们破案的唯一线索。老木还是摇摇头,很为难地说,我没有看清楚,当时天已经很暗,又下着小雨,我的眼神本来就不大好使。

两位警官相互看一眼,方正圆警官收好记录本,对老木说,木大爷,您别介意啊,我们是来了解一下情况的。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您老人家,我们至少已经找到报案的人。至于目击者,我们再继续找吧,你有空的话,也帮我们打听打听好吗?事故现场,相信您是看到了,惨吧?有情况与我们联系。说着,掏出一张名片递给老木,老木伸手接过来,揣进衣服口袋里,说,喝口茶再走吧。两位警察端起茶杯,象征性地抿一口就放下了,说了声“谢谢”,走出了老木家的门。

老木望着,警车鸣叫一声,渐渐远去了,不由得叹一口长长的气息,仿佛刚才在菜园里翻了一畦地一样,累了又休息很久的那种轻松感。老木刚叹气完,老伴就挎着篮子进来,她放下手里的菜,把今天的《金陵晚报》扔在沙发上,望着老木就紧张地问,老木,听说警察到我们家来了,是什么事情呀?不是儿子出什么事吧?要不是因为拆迁的事情,我们拖得是不是太久?

老木本想冲她发火,但还是忍住,女人总是喜欢胡思乱想、大惊小怪的。他淡淡地说,是来了解前几天发生的车祸的,他们可能是查到我打报警的那家小店的号码了,然后就找到我。是我报警的,我把事情的经过说一遍,他们就走了。说完,老木拿起沙发上的报纸翻阅起来。

晚上,儿子媳妇回来了,他们一家一边吃晚饭,一边看着。

电视画面上,又是那位,带着兴奋的表情报道:观众朋友们,7·12特大交通事故案,有了重大进展和突破。据交警队和刑警队透露,他们已经找到报案人,就是距离事故现场很近的木家庄的木大爷。他也是目击者,只是因为他年龄大,没有看到肇事车的车牌号,有些遗憾。但我们相信,一定会有人看到过这辆车的车牌号码的,让我们拭目以待。我们仍将关注这件车祸,继续追踪报道。我们相信:法恢恢,疏而不漏。也希望那名驾驶员和他的家人或亲戚看到报道后,能良心发现,主动投案,争取宽大处理,否则,等待他的,将是更加严厉的处罚。

老伴望着老木笑眯眯地说,你的大名还上电视了呢。要是你看清楚车牌号码,你肯定就上电视台成了本城的名人,还有那5万元奖金呢。可惜,你还是露不了这个脸,没有这个运气。儿子、媳妇也跟着起哄说,是呀是呀,早知道,给老爸配一副老花眼镜不就成了。

老木把筷子重重地往碗上一搁,冲着他们大声地呵斥着,你们就知道露脸,就知道钱,你们知道这里的利害关系吗?现在什么样的人没有,搞不好,把自己的老命搭上也不一定,吃饭,别废话,我烦着呢!

不幸被老木言中。天一亮,老伴开门就尖叫起来,是哪个该死的在我家门上插了一把刀啊,上面还有纸条呢,老木,你快起来看看啊!

老木和儿子同时穿好衣服跑出来,儿子首先抢过纸条念出来:“不要去作证,刀不会认人,后果自负。”十几个汉字就如一片片冬日的雪花落在老木的脸上,冷冷的,冰浸到心里面。老伴听完儿子的话,第一个就喊叫起来,老木,你做了些什么事啊?警察找你,连杀人犯也来找你了,这可怎么好收场哟?我的天呐,这日子还怎么过哟!

老木看着老伴那张欲哭无泪的脸,只能大声吼叫道,够了,你还嫌我不够烦吗?啰唆什么?事情总会有个水落石出的时候。我都没有慌,你瞎叫唤什么?老伴就赶紧住了口,默默地进到厨房里,做一家人的早饭去了。

老木把儿子手里的纸条和匕首拿过来,回到自己的卧室,叹口气,坐在床边呆呆地发愣。儿子此时走进来。他看到父亲心事重重的样子,就小心翼翼地问,爸,你有事瞒着我们吧?能不能跟我说说?两个人分担,总比一个人承受好吧?也许我能帮你解决难题也不一定啊!

老木抬头朝儿子望了一眼,年近40岁的儿子,脸上也有了一些皱纹,夜班换白班的生活,让他比别人苍老很多,人都说,男人四十一朵花哩。唉,都是自己没有用,没有给子女创下一份殷实的家业,否则,儿子也不会这样的劳累。人啊,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创业集财,到有儿孙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没有尽到,后悔莫及啊!

共 14279 字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木老汉在买烟过程中,目睹渣土车撞上路人的情形,他因为良心,上前察看究竟,没成想两人不幸身亡,他毅然报警。第二天,电视让老木心神难安,纠结中,警察上门取证,他隐瞒了车牌号。心事重重的他坐卧不宁,儿子看出端倪,父子一番畅谈,最终他在儿子的鼓励下打说出了肇事车牌号码,意想不到的是威胁同时上门。老木迫于无奈,远走散心,无巧不成书,老木与肇事司机结伴同游北京,他们一路相伴,肇事司机无法承受心理与现实电视宣传压力,最后痛心悔过,此时,门开处,刑警站在门外,情节曲折,峰回路转,小说圆满结束。一篇具有警示作用的小说,作者用一个司空见惯的场景,引出一系列后续故事,给人以启迪,做人就要遵守应该遵守的秩序法规,还要有道德,有善心,知错就改,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是充满阳光与温暖。问好作者老师,感谢赐稿流年,推荐赏读,期待精彩继续。【:宇蓝】

1楼文友: 17:06:59 欢迎老师入驻江山,入驻流年,期待精彩继续。

2楼文友: 00:05:04 这篇小说是一篇有意思的小说,一场交通事故引发的血案,闹得鸡犬不宁最后却柳暗花明,不得不佩服作者构思的巧妙。

读完全文却发现小说中人物的名字也非常有意思,年老的老木,交警大队的方正圆,肇事司机孙国亮,看似只是几个很随意的名字却都以名字刻画了各自的人物性格。

有一种过马路叫做中国式过马路,看似随大流的一件小事却关系着每个人的安危!

记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过马路要等绿灯,走人行道,这样被撞赔偿的多。看似玩笑的一句话却蕴含着不可说的道理!

(题外话)今天回公司的时候正巧碰上一起车祸,还好红绿灯路口车速都不快,但是对于撞车和被撞的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这篇小说极具有现实意义,反映了现代人过马路和开车的一些问题。引人沉思。

文章很好,很喜欢,拜读,问安!欢迎常来流年玩! 摘下温和的面具,只剩下一张哭花了的脸!

小儿呕吐吐奶溢乳有什么后果

小儿呕吐吐奶溢乳有什么区别

小儿食积发热表现

小孩经常流鼻血怎么回事
腹胀腹痛拉肚子是什么原因
灯盏花领军企业有哪些
友情链接